关于ZAKER 合作
雷科技 15分钟前

新一轮旗舰手机大战将至!影像持续进化,AI 或是新的胜负手?

在日前举办的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上,高通确认小米将成为首家推出搭载高通下一代骁龙 8 Elite 芯片手机的厂商。如无意外,高通将于 9 月 23 日骁龙峰会首日发布下一代骁龙 8 Elite 芯片,按照去年的节奏,小米大概率也会在 9 月底发布搭载该芯片的小米 16 系列。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同一天,iQOO 开启了超前预热。iQOO 手机宣布,全网招募「iQOO 15 首批体验官」,在 8 月 1 日 ChinaJoy 举行 iQOO 王者荣耀 5v5 惊喜开馆活动,现场招募 8 支队伍进行对战,冠军队伍每人获得一台 iQOO 15。

图 / iQOO

至此,小米和 iQOO 也算拉开了新一代旗舰手机大战的序幕。当然,参与其中的厂商也远不只是小米和 iQOO。

很多数码爱好者可能还记得,早几年旗舰手机的发布时间主要集中在年初,当时不管是高通还是联发科都会在前一年的年底发布新一代旗舰芯片,直到骁龙 8 Gen 1 依然是选择在 12 月初发布。

关键的变化可能发生是 2022 年,高通当时选择在 11 月中旬提前发布了「口碑逆袭之作」骁龙 8 Gen 2,随后小米也提前在 12 月发布了高端化战略的「关键转折点」小米 13 系列。而在随后两年,高通、联发科以及国产安卓厂商不断提前旗舰的发布周期,越来越逼近华为和苹果。

图 / 小米

到今年,高通和联发科甚至基本锁定了 9 月下旬的档期,又和手机厂商一起将旗舰机的发布时间提前了几十天。从目前来看,小米 16 系列很可能就在下一代骁龙 8 Elite(预计为骁龙 8 Elite Gen 2)的发布一周后(9 月 29 日 -30 日)召开新机发布会,iQOO 15 系列则可能要等到国庆假期后。

与此同时,OPPO Find X9 系列和 vivo X300 系列大概率也是下一代天玑旗舰芯片(预计为天玑 9500)的首批搭载机型,两者之间的首发争夺也会是一大看点。而另一边的苹果,自然也会在 9 月稍早时候发布全新一代的 iPhone 17 系列。

芯片发布节奏提前,新机也要一起提前发布,这一连串的「提速」背后,其实也掩盖不住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旗舰手机还能怎么卷?芯片性能一年一个台阶,屏幕、快充、外观这些老赛道已卷到近乎极限,厂商要想交出真正有新意的产品,必须做出一些策略层级的变化。

相比小米 16 系列目前来看更倾向稳扎稳打的产品策略,iQOO 15 系列则可能有不小的变化。不只是命名跳过了 14,按照 iQOO 产品经理 @戈蓝 V 的说法,iQOO 15 在电竞性能、屏幕显示、独显芯片上相比友商产品都有不小的优势。

图 / 微博

如果说这些都是 iQOO 在既有优势上的延伸,那么影像上的变化可能是iQOO 15 系列给市场的惊喜按照 @数码闲聊站等博主爆料,iQOO 15 全系都将标配 5000 万像素 3X 中底潜望式长焦镜头。与此同时,iQOO 15 系列很可能分为两个机型:iQOO 15 标准版、iQOO 15 Ultra,其中 Ultra 机型大概率还会在影像(尤其是长焦)上继续加强。

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影像可以说是当下「高端化」的分水岭,在很多品牌那是 Pro 甚至 Ultra 的专属配置,而现在下放到了标准版。这不仅是 iQOO 补齐影像短板,更是品牌定位的一次突破尝试——从「跑分机器」到「体验旗舰」,再到如今可能向水桶旗舰演进。

这一点也能体现在一加上,尽管从目前爆料信息来看,新一代的一加 15(同样跳过 14)在之前一加 13 已经配备 3x 潜望长焦的基础上,不会再次重点升级影像部分。但一加在保持性能优势的同时,也确实在向水桶旗舰靠拢,工程机电池来到了 7000mAh 以上,同时屏幕分辨率可能退回 1.5K。

不只是影像、续航和屏幕等方面,「全面均衡」的需求事实上也在逐渐覆盖到 AI 方面,这也在影响厂商的产品布局。按照之前的消息,联发科新一代旗舰 SoC ——天玑 9500,在功耗控制和 AI 算力方面有较大提升,正是为了承接厂商们「要性能也要智能」的诉求。而事实上,OPPO 和 vivo 也确实是国产安卓厂商中 AI 化更激进的厂商。

图 / 雷科技

AI 的重要性,恐怕也将在新一代旗舰上发生质的变化,从锦上添花变成旗舰产品的「基础设施」,而不仅仅是做个 AI 总结或者生成壁纸。

简单来说,AI 可能不再只是一个卖点,而是底层驱动逻辑的一部分,其中一个关键领域可能就是影像。根据透露,荣耀新一代 Magic 旗舰(预计为 Magic 8)将有 Ultra 版本,在影像方面会采用双 2 亿像素镜头,对应主摄和长焦并落地 AiMAGE,荣耀首席影像工程师罗巍后续也确认了该版本的存在。

此外,vivo X300 系列也大概率将搭载升级后的 V4 影像芯片,拉升拍摄体验的同时扭转去年炫光事件对于用户口碑的影像。作为一家人,iQOO 15 系列则一样会延续双芯策略,区别是 Q 系列显示芯片主要还是聚焦对游戏体验的提升。

在新一代旗舰全面登场之前,我们或许可以先把视线拉回过去大半年,看看目前在售的几大旗舰到底打得怎样,谁输谁赢,又是靠什么赢的。根据之前市场统计机构 BCI 公布的数据,截至 W27(7 月 6 日),几大国产厂商主力旗舰系列的国内激活销量分别为:

- 华为 Mate 70 系列:589.6 万

- 小米 15 系列:586.1 万

- vivo X200 系列:409.2 万

- OPPO Find X8 系列:317.5 万

如果再拉上 iPhone 16 Pro 和 16 Pro Max,这一代旗舰的市场格局就很清楚了——苹果依然在销量上遥遥领先,仅 Pro 两款激活量就超过 2300 万台,而华为 Mate 70 系列和小米 15 系列非常接近。即便考虑到华为 Mate 70 系列基本晚了一个月才发布和开售,小米 15 系列的销量成绩也是极其亮眼。

小米 15,图 / 小米

但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小米成功的关键。从产品层面,vivo X200 系列、OPPO Find X8 系列(包括 X8s/X8s+)实际上并不弱于小米,甚至还各有差异化优势,尤其集中在小屏款上 vivo 有影像优势,OPPO 有重量和极窄边框的优势。

不过相比 vivo 和 OPPO,小米在 15 系列(不算 Ultra)上的产品策略极其务实,和其他家旗舰相比并没有特别突出的长板,但相应也没有表现出各家的短板,体验非常综合。定价区间更合理,标准版配置水桶,Pro 版主攻高端性能,配合小米在品牌、渠道、供应链上积累的稳定发挥,最终换来了非常接近于华为 Mate 70 的销量表现。

但也正是这种「稳」带来了代差。在产品策略几乎不变的前提下,新一代的小米 16 系列从目前已知信息看,变化不大:依然是双机型策略、依然走性能 + 水桶的路线。这固然安全,但也意味着很难在用户心中建立起更多「差异化想象」。

对比来看,iQOO、荣耀、OPPO 等品牌的策略可能会更加激进。包括联发科的天玑 9500 也可能带来全新的「AI 旗舰打法」,而 vivo X300 系列则可能以 V4 影像芯片强化视频、拍照体验,力求从用户口碑反弹中找回市场位置。

因此,下半年的旗舰大战可能会是一场「稳」与「变」的对抗。一边是以小米为代表的绝对水桶旗舰,通过可靠配置和良好体验拿下市场;另一边则是 OPPO、vivo、荣耀等品牌的差异化全能旗舰,试图通过影像、AI、交互、体验等方面差异化体验,打动更多高端用户。

总的来讲,新一代旗舰大战最终的胜负,可能不只是由芯片、屏幕这些指标决定的,而是用户是否愿意为一个更「聪明」的手机,支付更高的预算。而从目前产品节奏来看,AI 与影像极有可能成为这轮旗舰大战最关键的分水岭。换句话说,在小米打好了基本盘的前提下,谁能在 AI 和影像上「打出一张新牌」,或许更有机会在下一轮战局中反超。

相关标签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