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股书显示,优迅股份作为国内光通信领域的 "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专注于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跨阻放大器芯片(TIA)、限幅放大器芯片(LA)、激光驱动器芯片(LDD)等,广泛应用于光模组(包括光收发组件、光模块和光终端)中,应用场景涵盖接入网、4G/5G/5G-A 无线网络、数据中心、城域网和骨干网等领域。
上述四大系列产品中,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是优迅股份的支柱性收入来源,各期贡献 85% 左右收入。
其中,2023 年业绩出现下滑,主要因为通信市场需求波动,尤其是部分运营商网络建设节奏调整,影响了公司相关产品的销售。
招股书显示,2023 年,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限幅放大器芯片、激光驱动器芯片销量均出现下滑,当期分别为 8266.58 万颗、477.43 万颗、116.73 万颗,同比分别减少 3.04%、16.87%、53.37%。
不过,优迅股份采用的是 " 以价换量 " 策略,报告期内,公司四大产品销售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中,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跨阻放大器芯片、限幅放大器芯片、激光驱动器芯片产品单价持续下跌,分别由 2022 年的 2.66 元 / 颗、1.01 元 / 颗、1.27 元 / 颗、3.73 元 / 颗降至 2024 年的 2.49 元 / 颗、0.61 元 / 颗、1.16 元 / 颗、2.95 元 / 颗,期内分别降价 6.4%、39.6%、8.66%、20.91%。
对此,优迅股份表示,受采购产品结构变动、美元汇率上升叠加部分晶圆厂涨价等因素影响,晶圆平均采购单价呈上升趋势。
上游采购价格上升,下游销售单价下跌,直接挤压了优迅股份的盈利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 55.26%、49.14%、46.75%,三年累计蒸发 8.5 个百分点。
优迅股份表示:" 极端情况下,有可能存在上市当年营业利润同比下滑超过 50% 甚至亏损的风险。"
在该模式下,优迅股份供应商高度集中,报告期内,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同期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 86.36%、83.68%、89.47%。
若未来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游行业需求和国际半导体产业链格局等因素变动,导致晶圆及封测产能紧张甚至断供、采购价格大幅上涨,可能导致公司产品不能按期交货或成本大幅上涨,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