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摩登中产
不如我们从头再来。
一
2004 年,冯小刚包下 T97 次列车,取名 " 天下无贼号 ",从北京南下香港。
列车经郑州,过武汉,越长沙,车厢内德华高歌,葛优醉饮,一路欢声。
一年后,微醺的葛优转战《夜宴》剧组,这次冯小刚用一亿两千万,重建了一座皇城。
数米高的青铜吊灯有两百盏,皇后的凤辇造价五十万,1.2 万平的大殿诡秘森严,大殿前数十匹骏马奔腾,每根毛发都用黑油熨染。
那几年,中国电影尽是大手笔与大场面。
陈凯歌的《无极》,到香格里拉布景,在无人区修路,为几秒镜头买了 100 多头高原犏牛。
徐克的《七剑》,远行天山三年,武器造了上千把,准备连拍 6 部,对标星战。
更早之前,张艺谋在内蒙胡杨林深处,拍下《英雄》第一个镜头。片中的树叶,都是 60 元每包,从老乡家收购。
刀光剑影裹着王霸雄图,呼啸向前。人民大会堂首映礼上,200 大学生身披秦甲,高喊:风!风!大风!
2006 年,张艺谋开拍《满城尽带黄金甲》,那风已浩荡无双。
电影投资 3.6 亿,在横店 1:1 仿建故宫,一万平广场上,铺满四百万朵菊花。
51 岁的周润发身披八十磅重的纯金龙袍,龙行虎步,穿过金色廊柱,登上朱红高台,放眼望去,一片金色的海。
两年后,投资更高的《赤壁》到来。吴宇森要用 6 亿投资," 拍一部伟大的电影 "。
六千名群演,奔跑在八卦阵之中,两千艘战船,浮动在波涛之上。最长一艘战船,首位长达 38 米,号称亚洲版特洛伊。
那些风声水气,已成绝响。多年后,参与拍摄的群演,回味起漫天落雪般的灰烬," 像大梦一场 "。
那是澎湃的大时代,而时代越澎湃,主角反而越是小人物。唯有上行,才有逆袭。
21 岁的李宇春,被 352 万条短信选成全民偶像,登上时代封面,她原本计划是毕业做北漂,在地铁通道站唱。
33 岁的郭德纲,穿过大雾回天津办专场,一月接受采访 140 场,不久前他的梦想还是小剧场能坐满,说句 " 我很欣慰 "。
那些年,我们看着旭日阳刚唱上春晚,看着王宝强越过原野,看着黄渤奔跑在《疯狂的石头》收尾,高架桥两侧,浮出海市蜃楼。
穿行过上行周期的人,都相信奇迹。
那十年,优酷上最火的歌是 " 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 ",毕业季上最流行的歌是 "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 ",而写进高考作文题的歌是: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
飞翔的人们掠过金色年代。
2001 年,中国男足挺进韩日世界杯,2002 年,姚明亮相休斯顿火箭队,2004 年,刘翔 110 米栏决赛夺金,创造世界纪录。
那天,疾驰如风的他说:我感觉今天自己是一个奇迹的主角。
2008 年,更大奇迹上演,29 个巨大焰火脚印,沿北京中轴线破空踏来。
鸟巢之内,千人击缶,万人高歌,李宁飞天踏画,圣火熊熊,成为一个时代的燃点。
火光下,人人都是奇迹的主角。
二
奇迹背后,是经济狂飙带来的底气。
2001 年,中国 GDP 增速 8.3%,而这只是那十年的最低值。
2003 年到 2007 年,中国 GDP 连续 5 年两位数增长,2007 年增速达到 14.2%。
在西方,中国崩溃论悄然退场,英国记者金奇写了《中国震撼世界》,并成为英国年度最佳图书。
在国内,央视《大国崛起》纪录片多轮重播,盗版碟热销,被摆在摊位最显眼位置。
狂飙的经济,让原材料需求激增,煤老板成为上行周期第一批宠儿。
他们一夜暴富,再一掷千金,最爱到北京买房投资。煤老板们对望京不屑一顾,要买就买 " 一环 ":
以天安门为圆心,用圆规画圆,半径在 3 公里以内,否则不买!
他们买奔驰越野,开信贷公司,投资影视剧,多年后,导演彭浩翔对煤老板念念不忘," 你给我拍个艺术电影,拍什么内容我不管,一定让我女朋友走红毯 "。
2010 年,30 多个煤老板集资 50 多亿,成立汾酒投资公司,豪言让汾酒产能提升 3 倍,和茅台一争高下。
与煤老板一起纵横江湖的,还有地产商。
1998 到 2007 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年增速 20%,2007 年,26 岁的杨惠妍成为中国新任首富。富豪榜单前 100 名中,有 39 人从事地产业。
巨浪之下,热钱开始聚拢中国。
2006 年,美国红杉资本合伙人迈克尔造访中国,称中国伟大公司或许还没有诞生。
一年前,号称投资半径 " 不超出硅谷 40 英里 " 的红杉资本来到中国,成立红杉中国基金。
红杉合伙人沈南鹏,意气风发坐在上海恒隆广场 28 楼办公室内,桌上摆着 3 部手机,每个月话费上万起步。
窗外,黄浦江江水奔流,一往无前。
那年,朱啸虎刚加入金沙创投,很快有外号 " 点石成金 ";今日资本徐新,刚投资土豆网,并称哪怕不盈利 " 我们愿意养它三年 "。
投资京东时,徐新嫌刘强东要 200 万美元太少,主动加到 500 万美金:
" 你现在没尝到钱带来的威力,你会觉得 200 万是远远不够的。"
2006 年春节,从华盛顿飞回上海的 38000 英尺高空上,吴晓波给新书《激荡三十年》写下题记:
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
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
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2005 年 8 月,百度登陆纳斯达克,当天涨幅超 350%。
媒体采访李彦宏,问他知不知道百度造就了 8 个亿万富翁,50 个千万富翁,400 个百万富翁。
李彦宏说,分享财富,共同奋斗。
两年后,阿里巴巴上市满月酒,酒桌上员工都在计算身家;同年,史玉柱在陆家嘴摆上市庆功宴,给所有人涨薪,并一人发一枚老凤祥定制金币。
财富浪潮从楼市到股市,从煤老板到互联网新贵,最后漫过每一个人。
北京海淀,星巴克内坐满创业者,推门进店,投资、创业、技术理想的话题扑面而来。
高中辍学的李想,4 年身家过亿,笑谈发家历程:" 我们这些人,前两年,还糊里糊涂的,什么都不知道…… "
《新周刊》写出那十年的急切和野望," 如果你三十而未富,那你这辈子很可能已经没有机会了。"
当时只道是寻常。
三
2007 年,身份神秘的外企经理李可,写了《杜拉拉升职记》,两年卖出 210 万册。
书里干练坚强的南方女子,成为无数白领的人生范本," 杜拉拉信奉踏实,不懈努力,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
上行周期的年轻人,总是自信又乐观,相信未来注定是他们的。
有媒体调查北上广深 8 个城市青年,发现 7 成以上年轻人不在乎失业,自信很快就能找到新工作。
他们相信爱情,选择伴侣时,更多考虑人品志趣,门当户对被排最后。
他们相信梦想。广州赤沙村的小情侣,相信一定能搬到市区;北京唐家岭的蚁族,则梦想 " 三年一辆车五年一套房 "。
在国贸,白领相信 30 岁前能当上主管,主管相信后半生都是中产,飞机靠背插着的杂志上,说就应该 "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回望那十年,繁华之下是狂飙,而狂飙的遗泽是信心。信心是最强大的惯性。
惯性之下,那十年流光溢彩。
他们是许三多,他们是杜拉拉,他们是见证奔腾的马冬梅和夏洛,他们是贾樟柯的风流一代。
风流轮转。
19 年后,满城已无黄金甲,横店广场也无耀眼明黄,蚁族的城中村已化森林公园,碧桂园忙着交房,昔日女首富焦头烂额。
去年夏天,徐峥穿着不合身的外卖服,试图讲述逆袭人生,结果被骂得声名狼藉。
电视上播的是小欢喜、小舍得、小别离,45 岁的黄磊在楼道上痛哭流涕: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工作。
有人剪辑了马云的视频,2008 年,马云说: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2018 年,马云说:要改变我们自己。
2020 年,马云说:都难都难,现在都难。
所有人都在翻山渡海,沿着周期向上攀爬,而旅途越艰难,越想念远去的夏天。
今年 42 岁的刘翔,已退役十年,罕有露面。
2020 年一档综艺上,他和几个小朋友在大巴车上休息,小朋友问他到底几岁。
刘翔笑着回答说:" 我想永远停留在 21 岁,再来一遍。"
越来越多人回望那十年,不是贪恋黄金的甲光,而是想重温信心的力量。
每个上行周期,狂飙的经济,总能带来信心,而重启上行周期,则需以信心为起点,凝聚心气。
今年夏天,苏超火爆,一座座奥体中心内,人声鼎沸,人潮如海。
这只是草根联赛,但当人们都相信它会成功,都有心气把它办成功,它就能成为奇迹。
夏夜漫长,体育场灯光璀璨,欢声如雷,笑容如昨。
恍惚间又有热风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