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雷科技 16分钟前

两千元起!国产奇葩手机征战海外,靠“搞怪”也能闷声发财?

当前的手机市场,大屏旗舰们卷得飞起,各家都在比拼谁的屏幕更大,性能更强。

为了塞进更大的电池,各家中端主力机的机身宽度都在往 80mm 以上冲刺;为了塞进更好的主摄,含相机模组的机身厚度基本就做不到 15mm 以下;小屏机子确实多了,唯独重量始终是在 200g 上下徘徊着。

说实话,这样的产品,看久了真的会有点审美疲劳。

所以当我看到外媒报道,某国产厂商居然在海外推出了一款超奇葩的卡片手机时,你应该能感受到我兴奋的心情吧。

(图源:iKKO)

据外媒 Notebookcheck 报道,以 HiFi 音频设备和创新 AI 耳机闻名的国产厂商 iKKO,在海外众筹平台 Kickstarter 上正式发布了自家的首款手机—— iKKO Mind One AI,该机主打迷你外观,整合 AI 助手,摄像头可以实现前后翻转,甚至还能安装全键盘保护壳。

这么另类的产品,好用不好用那真的只有上手后才知道,但不管怎么说,相比现在这群一天到晚想着卷拍照、卷轻薄、卷性能、卷价格的主流手机大厂——

这款产品至少听起来还蛮有意思的 l

在开始之前,还是照例先给大伙介绍一下 iKKO 这家厂商吧。

iKKO 是一家来自香港的公司,最初以其在 HiFi 圈内颇有口碑的入耳式耳机和便携解码器(俗称 " 小尾巴 ")而闻名。他们家的产品,向来以不俗的音质和时常有些超前的设计理念为卖点,而在 2024 年推出内置 ChatGPT 的 ActiveBuds AI 耳机后,他们更是点亮了 AI 科技树,开始在 "AI+ 硬件 " 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到了 iKKO Mind One AI 这款产品上,他们更是将特立独行发挥到了极致:

不同于如今千篇一律的细长 " 玻璃砖 ",iKKO Mind One AI 是一个近似方形的卡片式设备,长得很像一个精致的卡片夹,整体极简的线条,也让它看起来更像一台专注的 HiFi 播放器,而非一部传统的智能手机。

而在设计之外,这款手机的第一个看点就是它的大小。

整机尺寸只有 86x72mm,厚度 8.9mm,配上一块 4.02 英寸的方形 AMOLED 真全面屏,差不多就是巴掌那么大,官网的介绍视频里有小姐姐拿在手上的示意图,小小的也很可爱。

放在这个动辄近 7 英寸屏幕的时代,对习惯了揣着一块板砖出门的我来说,这种便携性简直是一种解放。

翻到手机背面,则是一颗非常复古但又很实用的翻转摄像头。

不同于当前手机背面复杂的 " 浴霸式 " 多摄模组,这颗相机可以实现两面拍摄,同时满足前摄和后摄的需求,这使得 iKKO Mind One AI 得以用上一块没有打孔的方形 AMOLED 真全面屏。

不仅如此,这甚至是一颗 1/1.56 英寸的索尼传感器,也就是 IMX766 类似物。

要知道,直到 2025 年,好几家头部厂商的标准版旗舰依然在采用着 IMX766 类似物做主摄,搭配上好几颗素质一般的超广角 / 微距镜头。这样看,iKKO Mind One AI 的相机配置其实还蛮合理的。

而且这意味着自拍也能用上主摄的全部实力,对于爱拍照的人可玩性就很高了。

核心配置上,这款机子配备了 8+256GB 存储组合,基本相当于目前常见的最低配手机,至于处理器方面则暂时没有公布,官方仅有的介绍词是 " 同尺寸内的高性能芯片 "。

你问我 " 同尺寸内的高性能芯片 " 是啥?

考虑到这些体量比较小的厂商很难拿到高通骁龙处理器,再结合今年上半年整个众筹网站的情况来看,我认为这款产品最可能搭载的就是联发科的天玑 7300

一个猜想,不一定对。

不过在我看来,天玑 7300 其实也够用了,iKKO 还特地给这台机子整了个 " 双系统 ",Android 15 和 ikko 自家的 AI OS,前者让你能像正常手机一样刷短视频、玩游戏;后者则是一个深度定制的、无广告无干扰的系统,专为 AI 工具、专注学习和高效工作而生。

说白了,就是一个整合了不少 AI 应用的第三方桌面。

为了这个卖点,iKKO 还在 Pro 版本里内置了免费的全球网络,可以在全球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无需 SIM 卡或 Wi-Fi,直接使用其内置的 AI 工具,比如 AI 实时翻译、AI 生成个性化播客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免费网络仅限内置的 AI 工具,而且没有明确标注使用时限。

更夸张的是,官方还为它设计了一个可选配的全键盘保护壳。这个保护壳不仅能让你体验到类似黑莓的实体按键输入,居然还在壳上集成了一个 3.5mm 耳机接口和一颗独立的 CS43198 DAC 音频芯片。

好家伙,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做 HiFi 起家的。

要说槽点的话,这玩意只有 2200mAh 电池。

即便屏幕再小,系统优化再好,面对 Android 系统这个耗电大户,这款机子续航表现也着实令人担忧。

如今回想过来,像 iKKO Mind One AI 这样看似 " 不着调 " 的产品,在国产厂商的出海历程中,其实并不少见,像是 Kickstarter 和 Indiegogo 等海外众筹平台,早已成为国产厂商们测试小众、创新甚至各种 " 奇葩 " 想法的试验田。

事实上,iKKO 自己就深谙此道,早在 Mind One AI 之前,他们于 2024 年推出的 ActiveBuds AI 耳机就是一个成功的先例。

这款产品将 ChatGPT 大模型的能力集成到 TWS 耳机中,试图摆脱手机,实现独立的 AI 交互、翻译和音乐生成。

这个在当时看来颇为激进的想法,同样选择了在海外平台首发,并成功吸引了一批对 AI 硬件充满热情的早期用户,为今天这台更具野心的 AI 手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第一批核心粉丝。

而要论将这套 " 海外众筹 " 模式玩得最炉火纯青的,莫过于国产 Windows 掌机这个极度垂直的领域。

在 Steam Deck 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球之前,想在巴掌大的设备上畅玩 3A 级 PC 大作,几乎是天方夜谭。

然而,正是 GPD、AYANEO 等一批深圳厂商,将这个属于极客的 " 车库里的梦想 ",通过众筹平台一步步变成了现实,也让这种集成了游戏手柄的超小型 Windows 电脑成为了市场上的一股新风。

(图源:GPD)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巨大差异。

在国内,智能硬件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竞争的焦点往往集中在成本控制、渠道铺设和规模化营销上。一个过于小众、概念超前的产品,很难在性价比和走量的主旋律中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

然而,海外众筹平台的用户生态则截然不同。这里的支持者更像是 " 天使投资人 " 和 " 产品共创者 " 的结合体,他们不仅愿意为独特的创意和超前的理念支付溢价,更享受参与一个新产品从概念走向现实的全过程。

正因为众筹平台的存在,这些国产 " 奇葩 " 们得以绕开传统渠道的重重壁垒,与全球最挑剔也最富热情的用户直接对话,最终将一个极其小众的品类,硬生生做成了一个繁荣的细分市场,实现了中国制造在创新道路上一次精彩的弯道超车。

坦白讲,iKKO Mind One 就不是冲着大众市场来的。

它压根没想做一台面面俱到的 " 水桶机 ",反倒更像个专为小圈子打造的、新奇有趣的 " 极客玩具 "。

比起大家都在内卷的性能、影像、续航,它反而是一头扎进了便携、AI 和 HiFi 音质这几个点上,在保持手机功能性的基础上玩出了自己的花样,看起来起码比老前辈 Rabbit R1 要靠谱个五十倍有余。

(图源:Rabbit)

在千篇一律的手机市场里,能看到这么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个性产品,确实是件挺让人眼前一亮的事儿。

在我看来,它的目标用户画像极其清晰且狭窄:怀念物理全键盘和能单手掌握小手机、对音质有较高要求、同时又是对 AI 新功能充满好奇的数码发烧友。这三个圈子的交集,注定它不可能成为大众市场的宠儿,而是一款服务于极客的 " 大玩具 "。

但如果你恰好是上述画像的完美重合者,并且有充足的预算来 " 玩 " 一台新设备,考虑到目前只要 299 美元(折合人民币 2145 元)的早鸟价,那么 iKKO Mind One AI 或许能给你带来远超常规手机的新鲜感。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