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子怡
编辑 | 彭孝秋
全球钓鱼市场正如火如荼,整体规模已超千亿美金。
在美国,钓鱼是仅次于徒步的旅行户外运动;在欧洲,其海钓群体每年在钓鱼活动以及相关装备方面的支出高达 105 亿欧元,也是全球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钓具市场。
在中国,钓鱼人群超 1.5 亿,而且年轻人乃至青少年都正成为钓鱼运动新的主力军。可以说,钓鱼这项过去被视为 " 中年男人三宝 " 之一的运动,现如今热爱的人早已不只有中年男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钓具品牌当属禧玛诺,去年来自钓具的收入达 52.2 亿元。其最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借助制造自行车变速系统的高精度技术,站稳高端渔轮市场上地位。
近期,长年为海外企业代工生产钓鱼装备的乐欣户外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乐欣户外 "),不禁二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试图通过资本市场实现日后的代工厂转型。
01 钓鱼行业的 " 边缘企业 "
乐欣户外的业绩并不出众,已连续三年下滑。
招股书显示,乐欣户外 2022 年至 2024 年营收分别为 8.18 亿、4.63 亿和 5.73 亿;净利润从 1.14 亿元降至 0.59 亿元,缩水近半。尽管 2025 年前四个月营收同比增长 27.8%,达 2.23 亿元,显现复苏迹象,但整体未恢复至疫情高峰水平。
对此,乐欣户外解释称,疫情期间因钓鱼具备 " 低社交 " 特性而需求激增,但随着生活正常化,娱乐选择多元化导致钓鱼热度降温。从产能数据也能看到:公司实际产量从 2022 年的 793.3 万件锐减至 2024 年的 416.8 万件,工厂利用率由 95% 降至 83.4%。
事实上,钓鱼运动在全球的热度并没有降温,只是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Global growth insights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渔具市场规模达 1601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增长至 1658 亿美元,2025 至 2033 年均增长率为 3.6%。
公开数据显示,国内现存渔具相关企业约 78.5 万余家,2023 年上半年新增注册 24.5 万余家,与 2022 年同期相比上涨 109.8%。
乐欣户外真正的问题在于,其业务主要涉及的是钓鱼椅和钓鱼床、钓鱼帐篷、钓鱼箱包等钓鱼装备。而钓鱼市场的核心品类是钓具,乐欣户外则基本不涉足。
招股书显示,2023 年,全球钓鱼装备的零售额为 68 亿元,钓具零售额为 1310 亿元,约是钓鱼装备的 19.3 倍,可见鱼竿、钓线、饵料等钓具的市场空间更大。
一位钓鱼行业的从业人士告诉硬氪:" 乐欣做钓鱼包起家,后续发展到其他周边,然后以打猎等帐篷为主了。欧洲市场占有率应该不错,它主要做 OEM 订单,没有自有品牌,(类目和体量)在行业属于边缘公司。"
钓鱼装备市场本身体量偏小,加之乐欣户外超 90% 收入依赖 OEM/ODM 业务,前五大客户贡献近 60% 营收。
国际知名户外品牌迪卡侬、钓鱼用具品牌 Rapala VMC、Pure Fishing 都是其重要客户。乐欣户外同大客户的深度绑定,让其利润、话语权都有限,也面临着倘若大客户中断合作、业绩将大受影响的风险。
02 收购品牌的缓慢转型
乐欣户外早就意识到过于依赖代工业务的弊端,曾以收购品牌的方式发展其 OBM(原始品牌制造商)。
2017 年,乐欣户外收购英国垂钓品牌 Solar。
虽然 Solar 的销售额在 2024 年较 2018 年增长三倍,但占整体营收仍然偏少。招股书显示,2022-2024 年自有品牌收入仅从 3550 万元增加至 4060 万元,占比从 3.9% 提升至 7.9%。
乐欣户外目前的产品矩阵涵盖 9000+SKU,涵盖床椅配件(50.7%)、包袋(25.1%)、帐篷(22.9%)三大品类,代工与自有品牌业务营收断层差距明显。
招股书中,乐欣户外也谈及对 OBM 业务的规划。公司表示:未来有针对性地扩大 Solar 的规模。例如,计划拓宽 Solar 的产品线,引入与其品牌定位相符的新钓鱼装备品类;与更多下游零售商合作,为 Solar 扩大销售团队及进一步开拓销售渠道。
日后,乐欣户外准备通过推出或收购更多钓鱼用具品牌,应用该运营模式优化跨市场及跨客群增长,从而加大 OBM 投入。
收购成熟品牌诚然是中国企业实现转型的办法之一,但前提也要有良好的业绩打底和转型的坚定决心。
乐欣户外的尴尬之处在于,业绩下滑不振,对代工业务依赖度十分深重。
招股书显示,乐欣户外来自 OEM/ODM 模式的营收,于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及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止四个月,分别占总收入的 94.1%、90.2%、92.3% 及 92.9%。
成立于杭州的乐欣户外享受到不少时代红利优势,其为浙江泰普森控股子公司。
泰普森控股的创始人杨宝庆于 1993 年,开始从事户外休闲用品业务。2002 年 7 月,创立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2008 年,组建泰普森控股,泰普森主要生产户外家具、帐篷、包袋、花园家具、渔具、打猎装备、沙滩装备及其配套产品等。乐欣户外作为子公司,专注钓鱼领域。
招股书显示,过去业绩记录期间,乐欣户外研发成本共计约 970 万元。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在中国持有 76 项专利,包括 56 项实用新型专利、6 项发明专利及 14 项外观设计专利,以及在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持有 35 项专利。
作为一家拥有 9000 多个 SKU 的钓鱼装备制造商,乐欣户外的专利数量却仅过百项。如此悬殊的比例,不禁让人对其在产品研发上的重视程度及未来的竞争力打上问号。
还需注意的是,乐欣户外在 IPO 前夕完成一笔近乎清仓式的分红。
招股书显示,2024 年 7 月 29 日,乐欣户外向其控股股东浙江泰普森实业分派现金股息 6500 万元,公司在 2024 年 9 月已支付该股息总额。按照公司的持股结构,杨宝庆及关联方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合计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 94.77%,因此上述分红额几乎都流向了控股股东。而公司去年净利润甚至不足 6000 万元。
乐欣户外是否能成为 " 钓鱼第一股 " 犹未可知,摆在其面前的问题却实在太多。不是所有的 IPO 都为了增长,有时候更像是最后一杆 " 抛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