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4 年 11 月入主大千生态(603955.SH)以来,步步高系动作频频,其中以真金白银 8.5 亿全额包揽定增,成为其迄今为止最大手笔的投入。
公司昨晚发布定增预案,已与控股股东苏州步步高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 " 步步高投资 ")签署《股份认购协议》,后者以 25.46 元 / 股价格全额认购,公司拟募集资金不超过 8.5 亿元,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交易完成后,步步高投资的持股比例将升至 34.26%,既化解控制权隐忧,又有望实现以 " 低成本入主 + 定增增持 " 两步走规避要约收购。
而此时的大千生态正处困境,2024 年营收从 2020 年的 9.4 亿元萎缩至 1.1 亿元,2025 年一季度,各项核心指标仍在加速下滑,今年上半年由盈转亏,多年来靠收缩园林工程主业 + 全力催收回血维系的 " 造血 " 局面已难以为继。步步高投资此番大力 " 输血 " 并在宠物赛道 " 拓荒 ",能否力挽狂澜,尚待观察。
步步高系包揽定增,两步走稳固控制权
根据定增交易预案,步步高投资拟以现金认购大千生态发行的不超过 33,385,703 股股份。按上限计算,交易完成后,实控人张源通过步步高投资的持股比例将从 18.09% 升至 34.26%。这一操作将化解步步高系的控制权隐忧。
张源是步步高系元老级人物,与 " 步步高 " 创始人段永平渊源深厚,回溯其 2024 年 11 月入主大千生态时,仅以 3.68 亿元、18.09% 的低持股比例便取得控制权。核心得益于大千生态分散的股权结构。
不过,由于大千生态第二大股东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始终维持在 10% 左右,若其后续联合其他股东发起控制权争夺,步步高投资的地位将面临挑战。此次增持后,步步高投资的控股地位将得到巩固。
此外,通过 " 低成本入主 + 全额包揽定增 " 两步走,步步高投资的持股比例虽将触及 30% 的要约收购红线,但由于步步高投资在定增预案中已承诺三年内不转让定增所获股份,所以,如果股东大会批准其免于发出要约的申请,步步高投资即可规避这一程序。
目前,该申请已提交董事会审核通过,尚需取得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交易所审核通过。
此次定增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大千生态表示,将有利于公司充足资金储备,增强资本实力,为公司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提升运营效率提供有利保障。
一边 " 输血 " 补流,一边 " 拓荒 "
全额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背后,是大千生态近年主业急剧萎缩、回款不畅导致的现金流压力。
大千生态主营生态园林工程总承包业务,聚焦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修复三大业务领域,业务模式包括建设工程总承包(EPC)业务模式、建设工程独立承包业务模式、PPP 业务模式。
以上业务模式的特点是公司垫付较多资金,且结算回款周期长。近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波动,以及地方财政承压等多重外部环境冲击,其经营模式的风险持续放大。
此背景下,大千生态业务规模持续收缩,多个募投项目推进缓慢,全力转向 " 催收回款 "。
截至 2024 年末,公司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期末余额 6.6 亿元。其中,最大一笔逾期回款涉及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林业保护发展中心的 " 东平县东平湖(水浒古镇至泰安港老湖码头段)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 " 和该项目的扩建项目,两项目合计逾期 1.22 亿元。
2024 年,大千生态营收从 2020 年的 9.4 亿元萎缩至的 1.1 亿元。进入今年一季度,公司核心经营指标仍在加速下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9464 万元。这种依赖零星回款维系的 " 造血 " 能力,显然难以为继。业绩预告显示,2025 年上半年,受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工程回款同比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由盈转亏。
常年腾挪闲置募集资金补流已成常态,步步高投资入主后,大千生态补流动作则更为果断,今年 5 月,公司将 2023 年终止 " 宣城市高速公路东、北出入口区域景观提升项目 EPC 及养护管理项目 " 和 " 新沂马陵山花厅部落配套及景观提升工程总承包(EPC)项目 " 后投向不明的剩余募集资金 1.06 亿元,全部用于永久补流。
与此同时,步步高系加紧新业务布局。2025 年 3 月,大千生态成立江苏千宠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江苏千宠 "),由于步步高系此前曾参与投资孵化宠物生活服务品牌 " 宠胖胖 "(背后实体杭州宠胖胖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 宠胖胖 "),且大千生态步步高系董事丁焱曾任宠胖胖总裁,外界一度猜测,步步高系有意将宠胖胖注入上市公司。
但对于两者关系,大千生态未作正面回应,仅表示江苏千宠目前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
公开信息显示,宠胖胖成立于 2021 年,2023 年员工人数 183 人,公司已进行两轮融资,天使轮融资的投资方正是步步高系。宠胖胖定位为一站式宠物服务综合体,旗下 APP 主打宠物社交 + 宠物服务,目前已在西安、北京、上海、沈阳、洛阳、南昌、长沙、南京、成都等地开设线下门店。(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张孙明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