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欧洲上演了近 16 年来最大规模的日全食。
德国电力系统紧急应对,抽水蓄能机组全负荷储能,燃气电站精准填补每一秒的电力缺口,欧洲电网跨国协调,周密的布置让德国的电力系统有惊无险地通过了这场电力危机。
2025 年 4 月 28 日,西班牙遭遇黑色时刻,在短短 5 秒钟内,约 15 吉瓦的发电能力突然消失,这相当于当时全国电力需求的 60%。
随后交通瘫痪、通信中断、公共服务陷入混乱,超过 5000 万民众被波及。
当取之不尽的光,更大范围替代化石能源成为主力电源,人类需要的不仅是更多的光伏电站,更要构建与绿色电力特性深度匹配的新型电力系统。
01
" 主动思考 " 的构网型储能:用比特管理瓦特
在红海东岸,沙特阿拉伯王国人怀着对这片古老沙地的浪漫想象,将要在这里建造一座令人心驰神往的度假天堂。
2.8 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海域与沙漠地带,依靠飞机和渡轮连接超 50 家奢华酒店、数十个私人岛屿,私享的潜水区域和顶级高尔夫球场将满足世人对于奢华度假的极致想象。
然而,靠天吃饭的波动性太阳能,该如何支撑起一套安全、稳定的电力系统,一直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最终,来自中国的科技巨头凭借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赢得了沙特方面的信任,成为这座未来电力系统主发电设备的唯一供应商。
这套把光伏搭载构网型储能的中国方案,不仅点亮了红海新城,也照亮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未来。
02
水光互补,阴阳相生:以恒稳的姿态向电网输出稳定的清洁电能
柯拉光伏电站,是人类首次在海拔 4600 米的永冻层上构建能源矩阵。总装机规模 100 万千瓦,年均发电 20 亿度,这是人类首次在海拔 4600 米的永冻层上构建能源矩阵。
03
光伏制氢,驭光成氢:为零碳社会注入 " 绿色燃料 "
在新疆独库公路的尽头,丝绸之路上的古城——库车,正在上演一场能源领域的新旧碰撞。
来自光伏的绿色电力和来自天山的雪水,在绿氢厂的电解槽里,共同完成了一次神奇的跨越,只留下纯度达到 99.999% 的绿氢。
04
虚拟电厂:以虚调实,守护城市电网的稳定运行
截至 2024 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3140 万辆,占汽车总量的 8.90%。当越来越多车主享受着电动汽车快充带来的便捷时,也正给城市电网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中国人的方案是,构建一座虚拟电厂,把散落在城市各处的充电桩、储能站、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运行信息,通过 5G 网络连接起来,统一到虚拟电厂管理平台上,虚拟电厂这个看不见的 " 数字管家 " 对能源进行实时灵活调配,用无形的智慧,调度有形的电力资源,以虚调实,守护城市电网的稳定运行。
当前,中国正在以多元创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让光伏从 " 靠天吃饭 " 的能源变为可控可调的主力电源,让电网从被动应对波动的载体进化为主动调度的智慧网络。这不仅是为 14 亿人打造了稳定清洁的电力动脉,更是向世界提供可复制的能源转型方案,推动人类从化石能源时代迈向 " 零碳文明 " 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