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研发大神 " 余程冬 " 正是某短剧男主的大名,疑似碰瓷华为的余总。更绝的是 " 骁米集团 " 的董事长叫 " 苏柒 ",与小米汽车同音。
光看简介就知道这是部 " 神剧 ",让我第一次有了想花钱看短剧的冲动,结果发现已经被平台火速下架了。
从短剧到 " 短国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曾经很多人看不起的微短剧,已经悄悄长成了影视圈的 " 巨无霸 "。
2024 年,短剧行业总规模干到了 515 亿元,什么概念?去年我国电影总票房 425 亿,相当于被短剧按在地上摩擦。
要知道,这可是从 2019 年才起步的行业,短短五年时间,就干出了别人几十年的规模,预计在未来三年会冲击千亿市场。
网传这部剧只拍了 10 天,后期投入才 8 万多,果然是小投资大回报,背后的投流公司更是月入 4 亿,难怪有人说 " 这简直比电诈来钱还快 "。
截至 2024 年 12 月,全国超过 6.6 亿人在看短剧,相当于每两个网民里,就有一个是沉迷其中,比点外卖的人数还多。
短剧为什么能让越来越多人欲罢不能?其实,本质就是拿捏住了人性。
编剧们写本子的时候,都算好了时间,5 秒立人设,10 秒来反转,20 秒必打脸。前一秒男主还在工地搬砖被骂,下一秒就掏出黑卡买下整个公司;女主刚被婆婆刁难,转头就亮出豪门千金身份……
这种 " 扮猪吃虎 " 的反转,堪比过山车,刺激你的肾上腺素,疯狂分泌多巴胺。
一部剧下来,爱恨情仇,钱权交织,耳光像鞭炮一样此起彼伏地响,看得人心潮澎湃。
从 " 豪门恩怨 " 到 " 重生改命 ";从 " 乡村爱情 " 到 " 星际穿越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拍不出来的。
当你还在沉迷古偶,现偶的时候," 老偶 " 已经开始悄悄收割养老金了。
而霸总的风,早已经不知不觉吹到了美国。我们这里最烂大街剧情,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场精神盛宴,毕竟少看了 20 年网文,没见过什么 " 大世面 "。
她们就喜欢看 " 霸道总裁小娇妻 "、" 两个狼王爱上我 ",付费率高达 50%,是国内用户的 5 倍。
随着短剧的爆火,演员们的片酬也跟着水涨船高。" 短国 " 不再只谈论背后的资本赚了多少钱,而是慢慢有了自己的顶流。
今年,演员柯淳凭借《好一个乖乖女》,迅速飞升。2 个月短视频平台粉丝数涨到 400 多万,广告代言接到手软,一本杂志卖了 100 多万。
以前,300 一天都有人拍,而现在短剧头部演员的片酬近两年翻了十倍,档期需提前两个月预约。
现在就连长剧演员都开始抢这碗饭了,74 岁的 " 庆奶 " 一头扎进短剧片场,挑战五天拍完 57 集。
李若彤跨界监制的短剧,成功登陆卫视黄金档,收视率吊打同时段长剧。
谁能想到,曾经被称作 " 草台班子 " 的短剧行业,如今竟成了摆在影视圈 " 开饥荒 " 面前的一根救命稻草。
有人拍一个月短剧,比在好莱坞一年赚的还多,片酬一口气翻了 7 倍。
当然,入局的越多,行业的水越混。
很多剧都剑走偏锋,为了博眼球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超乎物理学生物学的魔幻。
一部天雷滚滚的《痔疮姑娘》,堪称现代版医学院奇迹。霸总一巴掌打掉了女主的痔疮,从此开启两人的 " 痔爱人生 ",就这烂俗的剧情,还被翻拍了四遍。
导演骂编剧,男主甩锅经纪人,一个敢写,一个敢演,一个敢拍,合着真把观众当垃圾桶。
不仅剧情歹毒,画面也经常出 Bug,主角动不动就变脸,要不就多出个手指,猎奇到观众都忍不住看了一集又一集。
现在点开短视频平台,已经被 AI 宠物大军给统治了。它们一会儿上演 " 回家的诱惑 ",一会儿又是 " 后宫喵喵传 ",想看点人间的东西都很难。
没有深度好故事,迟早会被市场抛弃。短剧裁员潮已经不可避免的来了,很多头部公司都开始裁员,撤销部门。
这部剧不走狗血路线,不玩重生之梗,聚焦于 80 年代重组家庭的平凡日常,上线三天播放破 10 亿,给行业树立了一个新标杆。
其实,充值过亿的爆款只是凤毛麟角,几乎所有行业都逃不过 " 二八定律 "。在看似繁荣的背后, 90% 的玩家都成了炮灰。
有人栽了跟头因此破产,但有人才怀揣希望刚刚上桌。
这个曾靠野蛮生长破圈的行业,正站在从 " 流量狂欢 " 到 " 价值沉淀 " 的转折点上。
当套路化的爽感不再奏效,它唯一的出路就是精品化。要不然,还真不如去看那些 AI" 猫猫狗狗 " 有意思。
参考资料:
新华网文化观察:火爆的微短剧,如何迈入 2.0 时代?
萌玩资本:明星扎堆拍短剧,是 " 掉价 " 还是 " 真香 "?
娱乐资本论:粉圈初成、片酬翻 10 倍,短剧造星进入 2.0 时代
编辑: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