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跨境转账,一般需要在数家银行间辗转 1-5 天才能收款;一次汇率波动,可能让企业利润蒸发数百万——长期以来,时效慢与汇率波动大一直是支付行业的两大痛点。稳定币的出现,正在改变这个局面,不需要中间多家中介银行,可以实时地点对点到账,甚至可以在 App 里面进行交易……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于 2025 年 5 月 21 日通过了《稳定币条例草案》,该条例将于 2025 年 8 月 1 日正式生效,蚂蚁、渣打、京东等各大企业纷纷布局——它们或聚焦跨境支付,或深耕 B2B 交易,或瞄准亚太与非洲市场,稳定币的应用市场已徐徐展开。
然而,稳定币的 " 稳定 " 如何保障?它与比特币等传统虚拟货币的核心差异何在?相比于传统跨境支付方式,稳定币有哪些优势?为此,我们特别对话某金融机构跨境业务专家江波,拆解稳定币发展情况与在出海领域的应用前景。
「对话人士:国内头部金融机构跨境业务专家江波,拥有多年金融及跨境支付行业从业经验。」
1. 稳定币如何解决传统跨境支付痛点?
36 氪:稳定币为什么受到如此高关注?为什么香港在这个时间节点推出《稳定币条例》?
江波:支付时效慢和汇率波动大是传统跨境支付领域一直存在的两个问题。传统的跨境支付方式,从海外银行回款到国内银行,时效可能是 1-3 天或 3-5 天。其次,对于体量很大的公司,汇率波动一天就可能影响企业几百万的利润。这些问题是很多人想改变的,而稳定币正是因此应运而生。
香港之所以在当下推出稳定币,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应对美元霸权和全球汇率体系的风险。同时经历这几年的发展,稳定币相对来说也已经比较成熟,适合进行商业化布局了。
36 氪:稳定币与比特币等传统虚拟货币在核心机制上的区别是什么?稳定币如何保证 " 稳定 "?
江波:稳定币和比特币设定的机制不一样。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稳定币背后需要法币或者高价值的资产作为兑换基础,也就是说,稳定币发行方需要将对应规模的资产放在合规银行,这是稳定币之所以 " 稳定 " 的核心。
36 氪:蚂蚁集团对稳定币的布局,为什么聚焦中国香港、新加坡和卢森堡市场?
江波:因为中国香港、新加坡、卢森堡都是全球金融体系相对完善,监管能力相对成熟的市场,香港有明确的稳定币监管细则,新加坡对于创新金融态度相对开放,卢森堡则是欧盟合规门户,所以他们聚焦这三个比较开放,包容度比较高的地方来做试点。
36 氪:目前许多大型机构和企业都在布局稳定币,不同发行方发币的侧重点和用途有什么区别?
江波:京东是通过京东币链科技发行稳定币,主要想通过稳定币链接亚太、中东还有非洲市场,与东南亚的供应商直接用自己发行的稳定币进行交易,可以实现分钟级到账;蚂蚁集团更侧重跨境金融和跨境支付业务,比如蚂蚁国际侧重于跨境支付业务和供应链金融;渣打银行目前聚焦于跨境 B2B 支付。
2. 市面上超 300 种稳定币,出海企业如何选择?
36 氪:大型企业与中小商家在跨境支付方面的痛点有什么不同?
江波:大企业主要关注汇率波动,因为每一笔交易都是上几千万美元规模,其次汇款时效性也比较重要。中小企业可能更关注手续费成本。
36 氪:相比于传统跨境支付方式,稳定币在支付效率和成本上有哪些优势?
江波:效率上,稳定币不需要通过中间多个银行参与,可以实时点对点到账,未来人们可以直接用稳定币在 App 里进行交易。并且跨境支付时效可以达到分钟级,这对于跨境电商商家来说至关重要。亚马逊商家的回款周期一般是 7-15 天,支付时效更高有利于保证现金流稳定,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成本上,稳定币的手续费只有外贸交易手续费的十分之一左右,甚至更低,在高频、小额订单场景下的优势十分明显。从我们接触到的客户来看,跨境电商商家从事数字服务出海的企业更愿意尝试稳定币,核心还是看到了稳定币在效率和成本方面的优势。
36 氪:稳定币有哪些潜在的风险,市面上现在有 300 多种稳定币,有跨境支付需求的企业如何选择适合且安全的稳定币?
江波:目前每个平台发行的稳定币所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有些是解决贸易问题的,有些解决时效问题,有些解决套利。企业要根据自己的业务场景来选择,现在这么多稳定币,都有专注的币种和服务场景,比如有商家只需要美元兑港元,那就可以选择港元或者美元稳定币。
另外稳定币的安全性方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去考察:一是发行方是否是持牌经营?有没有政府和监管机构做背书?二是流动性,因为币种买来之后,需要能满足随时变现的需求,比如现在市面上卖得比较多的是 USDT 和 USDC,很多可以做到当日变现。企业可以通过发行方的官方渠道来了解稳定币的具体信息,也可以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进行咨询。
(作者 冯亚玲 杨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