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将严厉打击非法股票交易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网编:武杉 2025-07-10
据韩联社 9 日报道,韩国三大金融机构决定,将在本月 30 日之前成立 " 操纵股价联合打击整治工作组 "。
报道称,韩国金融委员会、韩国金融监督院和韩国交易所在首尔举行记者会,发布包含上述内容的 " 关于杜绝资本市场非法交易的方案 "。目前,该三大机构分管操纵股价案审查相关事务,由于各机构的调查权限各不相同,导致无法集中发力有效应对紧急事件。
因此,上述三个机构将携手成立联合打击整治工作组,针对重要操纵案件从头开始联合展开调查。
报道称,三个机构还表示,将对不公平交易、非法做空、虚假披露信息等行为贯彻适用 " 一次违法终身退市 " 原则。韩国金融委员会常任委员表示,相关制裁手段虽已有法律依据,但此前尚无适用先例,适用制裁的具体标准等还在制定中。
当天,韩股收于近四年来的最高水平,韩国综合股价指数当天上涨 18.79 点,涨幅 0.6%,收于 3133.74 点。这是自 2021 年 9 月 17 日(3140.51 点)以来的最高收盘点位。当天的成交量为 6.373 亿股,成交额达 12.5 万亿韩元,698 只个股上涨,199 股下跌。
提振股市也是韩国总统李在明上任时的承诺。2024 年至 2025 年初的韩国股市曾深陷泥潭。前总统尹锡悦因戒严风波被罢免,导致韩国政坛陷入长达数月的权力真空期,外资连续 9 个月净流出超 300 亿美元。
多重压力下,KOSPI 指数在 4 月探底至 2284.72 点,估值较标普 500 指数折价超 50%," 韩国折价 " 成为国际投资者避之唯恐不及的标签。
转折始于 6 月 4 日李在明就职。其在任前竞选中就提出的 "KOSPI 5000 点 " 目标被市场视为革命性宣言,上任便推出三大杀手锏。
一是公司治理改革。修订商法强制注销库存股、对高股息企业减税、强化董事受托责任,剑指财阀 " 低分红、低回购 " 顽疾。高盛测算,若改革落地,KOSPI 市盈率有望从 9.3 倍修复至 12 倍。
二是刺激消费,引入至少 30 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 1587 亿元)的补充预算。该补充预算的核心措施之一是 " 民生恢复支援金 " 方案,重点是振兴地方消费,计划向全国民众发放每人 25 万至 35 万韩元的现金补贴,希望通过快速见效的财政支出恢复民意支持与市场信心。
三是投资 AI。重点承诺将通过对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尖端科技产业的投资与支持,打造引领未来的经济强国。据韩国《每日经济》报道,李在明政府称,韩国将进军全球人工智能竞赛。政府承诺将投资 100 万亿韩元用于争夺 AI 主导权和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是开发出韩国的大型语言模型,并开放源代码。
QUAD 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 Han Sang-Kyoon 指出一个历史性变化:" 韩国首次出现承诺股东权益的总统。李在明承诺加强公司董事会对股东的受托责任,这将解决市场认为造成‘韩国折价’的最大原因。"
韩国历任总统均试图解决此问题,但收效甚微。尹锡悦推出的企业自愿 " 价值提升计划 " 反响冷淡——仅 14% 的上市公司参与。首尔积极型基金 Align Partners 创始人李昌焕(Changhwan Lee)直指其失败原因:该计划未能触及控制股东与其他股东间根本性的利益冲突。
此次,李在明及其掌控国会的民主党提出了被视为迄今最严厉的股东保护方案。据报道,核心是修订《商法》,明确董事对股东负有 " 受托责任 " ——而现行法律仅要求董事对 " 公司 " 负责,为大股东优先维护控制权而非提升分红和盈利能力提供了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 3 月 31 日全面取消了股市 " 裸卖空 " 禁令。" 裸卖空 " 指投资人卖出自己并不持有甚至尚未借入的股票或债券,在韩国属违法行为。韩国金融委员会 2023 年底宣布,重罚法国巴黎银行和英国汇丰银行,理由是这两家金融机构反复进行 " 裸卖空 " 交易。韩国媒体当时报道,这两家银行违反韩国《资本市场法》,须缴罚金共计 2030 万美元。
发现法国巴黎银行和汇丰银行的大规模违法卖空操作后,韩国金融委员会 2023 年 11 月决定,全面禁止韩国股市的卖空行为,直至 2024 年 6 月底恢复了 350 只股票的卖空交易。在此之前,韩国金融委员会曾于 2020 年 3 月实施全面卖空禁令,以应对新冠疫情所致市场动荡,2021 年 5 月放开 350 只股票的卖空交易。
CNBC 报道,韩国金融监管机构已显著加重对股市非法获利的处罚。非法获利 50 亿韩元(约合 2465 万元人民币)或以上者将面临 5 年至终身监禁刑罚。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