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庞宇
外卖风暴持续,巨头间的补贴大战仍在升级。
7 月 8 日,京东(JD.US、09618.HK)外卖宣布正式启动 " 双百计划 ",投入超百亿元,扶持更多品牌销量破百万。时代财经了解到,这是京东在此前外卖百亿补贴计划基础上的新一轮加码。
至此,阿里巴巴(BABA.US、09988.HK)、美团(03690.HK)、京东三大巨头在即时零售赛道的正面交锋进一步升级。
刚过去的 7 月第一个周末,外卖补贴大战掀起高潮,相关话题冲上多个平台热搜。阿里巴巴旗下淘宝闪购、美团两大平台 " 天降 " 优惠券,彻底点燃消费者的热情,史无前例的 " 爆单 " 盛况让商家和骑手始料未及。
" 太突然了 "" 一下就爆单了 "" 骑手都忙疯了 "" 后面实在忙不过来只能暂时关闭线上外卖渠道。" ——回忆起这场补贴风暴,杭州本地某连锁超市的店长向时代财经表示。
不停地吐出订单的打单机、忙得不可开交的店员和骑手、以及刷屏各大社交平台的 " 薅羊毛 " 晒图,共同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难得一见的即时零售对决图景。
而这一盛况仍将持续上演。时代财经从接近阿里人士处了解到,上周六是阿里巴巴制定的百日闪购增长计划的第一个冲单日。自 7 月起,淘宝闪购推出 " 超级星期 6" 活动,消费者每个周六都可在这里买到优惠力度更大的商品,领取涵盖 5 个时段的加码券包,包括早餐、午餐、晚餐、下午茶及夜宵时段优惠券。
全民 " 薅羊毛 "、商家打单机疯狂吐订单、骑手日入翻倍
这场全民参与的外卖风暴始于巨头们真金白银的 " 撒券 "。
7 月初,淘宝闪购宣布启动高达 500 亿元的补贴计划,包括大额红包和免单卡。7 月 5 日,淘宝率先吹响冲单号角,发放大额外卖红包券,美团迅速跟进。" 满 25 减 21"" 满 25 减 20"" 满 16 减 16" 等无门槛优惠券大量涌现,部分商品甚至实现到店 "0 元购 "。
极端优惠下,大量用户蜂拥而至抢券下单,平台服务器承压。7 月 5 日," 美团崩了 " 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美团方面随后回应称,因用户下单量突破历史峰值,触发了服务器限流保护所致。
补贴激发的消费热情带来了空前的订单峰值。
7 月 5 日晚 9 点不到,美团宣布即时零售订单(包括餐饮和零售订单)突破 1 亿单历史峰值,2 小时后,这个数字又被推高至 1.2 亿,其中餐饮订单超 1 亿。淘宝闪购也在 7 月 7 日宣布,闪购日订单量超过 8000 万单,其中非餐饮订单超 1300 万。这意味着,两大平台单日合计完成约达 2 亿笔订单,创下中国外卖史上新纪录。
而 3 个月前上线了 " 百亿补贴 " 的京东也最新披露,截至 7 月 8 日京东外卖上线 4 个月已有近 200 个餐饮品牌在京东外卖销量破百万。一个月前,京东外卖在 618 大促期间公布过其外卖日订单量已经突破 2500 万单。
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网友晒出的 " 薅羊毛 " 战利品:有人一次下单十几杯奶茶塞满冰箱,有人用大额优惠券成箱囤矿泉水,甚至提前预订了接下来几天的午餐外卖。
亲身参与了这场补贴风暴的消费者王珂告诉时代财经:" 大概周六(7 月 5 日)晚上 9 点左右,小区‘薅羊毛’群里开始疯狂转发领券链接,一传十、十传百。我和家人一共用上 6 个美团账号,每个账号都领到 3 张‘ 0 元购’的券,还有一些大额补贴券。" 当晚她在朋友圈晒出 " 战利品 ":"0 元购 " 了 16 杯茶饮,包括蜜雪冰城、沪上阿姨、书亦烧仙草等品牌。
据王珂回忆当天到店取餐的场景:店员 " 忙成一锅粥 ",消费者都在外面挤不进去,出票机打印出来的小票 " 堆积成山 "、飘落满地,有店员甚至直接将小票贴满了整个手臂。
" 到店后发现有些茶类饮品已经售罄,只能更换其他饮品。不过能拿到已经属实不易。还有部分没用完的券周日可以接着用,或者预约至周一线下取单。" 王珂说。
而这样的场景,在上周末的大街小巷的茶饮店中实现了 " 复制 "。
Tims 天好咖啡外卖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外卖大战的推动下,多家门店订单量暴增,有门店涨了 3 倍。时代财经从奈雪的茶方面了解到,周末两天奈雪的茶外卖订单也破了峰值,两天突破 100 万单,环比增长 50%,单店最高环比增长 230%。
巨量的订单从茶饮店一路席卷至零售店,一些不需要备餐、售卖快消品的超市也成为了被疯抢的对象。
" 大概在周六中午 12 点左右就看到订单增长,晚上 7 点之后订单开始猛增,到晚上 9 点左右,就全面‘爆单’了。" 杭州本地某 24 小时连锁超市的店长林琦向时代财经回忆到。
" 其实淘宝闪购相关业务员有提前一天在群里通知,7 月 5 日当天平台会天降补贴,可能会出现这样(爆单)的情况,让大家做好接单准备。" 尽管如此,对于第二天到底会发生什么,包括林琦在内的大部分商家都还是 " 处于比较未知的状态 "。
" 有想象到爆单的情况,但是没有想到这么火爆。" 林琦说,她店里的店员拣货能力已经算是非常强," 但爆单那天我们一度积压了 50 多单,每个人手上都拿着十几单在拣。" 为了接住这波订单洪流,林琦还动员朋友一起帮忙,店里拣货人员从 3 个增加至 5 个。
一同忙碌的还有店里不停吐出订单的打单机。到了当晚 9 点多时,打单机前已经堆满了厚厚一摞," 打印机速度远远跟不上下单的速度,我们店员直接用手写了。" 林琦说道。
后面实在忙不过来,她只能叫公司那边暂时关闭其超市的外卖渠道," 到 10 点半,大家把积压的订单都出掉后,才又重新上线。"
正常情况下,林琦的超市在两个外卖平台上合计一天的订单量在 600 单左右,而 7 月 5 日当天两个平台合计订单逼近 1100 单。
对于具体的补贴力度,林琦并未细究,她后来才从消费者的外卖单上看到," 有消费者买了一堆东西,最后实付只有两块钱。" 不过,商家的利润并未受到影响,林琦说," 相当于商家先垫付这部分补贴,后面平台会把补贴返还给商家。"
消费者薅到了羊毛,商家增加了订单,骑手也增加了收入。
像林琦经营的这样中大型超市,日常门口会有 3~4 个骑手在等待接单,但是当晚骑手逐渐在门口排起了长队,大约 9 点 ~10 点,门口等候的骑手已接近 20 个。
" 一般如果商家不卡餐,到店后两分钟就可以拿到单,但是 7 月 5 日晚,有的外卖店订单甚至要等上 15~20 分钟。" 美团众包骑手王强向时代财经表示,尽管遭遇了卡单,但其到手收入仍增加不少," 周末这两天跑了 50~60 单,挣了 800 块钱 ",而此前他平均一天挣 200 元左右。
另外,王强还收到了美团向骑手发放的冲单奖励和高温关怀金。例如在周六下午爆单时段,其领到的额外冲单奖励达到每单 5 元。周末两天,王强累计领到高温关怀金 144 元。
巨头排兵布阵,竞逐 " 大消费 "
实际上,今年以来,互联网巨头们的外卖大战已经经历了几轮升级。
高盛研报测算,三家公司仅在 6 月单季度的总投资额就达 250 亿元,这场价格战持续时间或远超以往,将重塑行业格局。分析师指出,预计将在 2025 年 9 月达到投资峰值,随后有望在 2025 年下半年出现拐点。
补贴大战的背后,巨头们的根本目标是通过高频次的外卖服务获取用户流量,打造一个囊括 " 衣、食、住、行 " 的综合性大消费平台。
为争夺这一巨大的流量入口,除斥重金以外,巨头们还纷纷调整组织架构,重新排兵布阵。
大约两周前(6 月 23 日),阿里巴巴宣布将饿了么、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意味阿里将以 " 一个淘宝 " 集中作战。集团 CEO 吴泳铭将此次调整定义为 " 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 ",强调未来要从用户角度出发整合业务模式和组织形态,为消费者创造更丰富优质的生活消费体验。
时代财经注意到,就在这轮外卖补贴大战上演之际,淘宝联合飞猪低调上线了 " 特价酒店 "。用户在淘宝 APP 闪购页面,可看到与 " 美食外卖 " 并列的 " 特价酒店 " 栏目,点开后便可领取 " 满 150 减 15"" 满 300 减 30" 的闪购 " 酒店专项券 ",参加活动的酒店清一色打上了 " 闪购 " 标,价位大都在一二百元左右,价格较过去 30 天降了 30%~90% 不等。
不过,据时代财经观察,目前 " 特价酒店 " 仍处于测试阶段,仅在重庆、深圳等部分省市上线,北京、上海等地还均未上线。
在外卖业务中稳居 " 铁王座 " 的美团,同于 6 月 23 日对外发布公告称,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小象超市将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美团闪购将联合近百万家实体门店,把消费者购物体验从 " 等快递 " 变成 "30 分钟送达 "。同时,为集中兵力拓展即时零售,美团还收缩了社区团购业务美团优选。
京东则在今年 3 月进军外卖后,将目光进一步瞄向更高毛利的酒旅市场。6 月 18 日,京东正式宣布进军酒旅,面向全体酒店经营者发布公开信,酒店商家参与 " 京东酒店 PLUS 会员计划 ",享受最高三年 0 佣金。
这之后,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一场分享会上透露京东做外卖、酒旅的逻辑:京东所有的业务只围绕供应链展开。" 京东为酒店、餐饮成立了新通路事业部,我们先做的是便利店,第二就是餐饮,第三做酒旅,其实都为了背后的供应链去做铺垫。" 另外,刘强东还透露,一个月后(7 月份),京东外卖会出现一个跟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由此来看,这场以百亿补贴为起点的外卖风暴,不仅仅是一场短期的价格竞争,更是巨头们对用户流量、市场份额和供应链整合的长远布局。一个更高效、多元的即时服务网络正加速成型,未来的商业图景或将由此重新定义。
(文中王珂、林琦、王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