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目光都聚焦在 OpenAI、Anthropic、谷歌、Meta 等明星 AI 公司时,真正靠大模型落地大规模盈利的,却是一家相对不太知名的公司—— Palantir。
你或许没听说过这家公司,但你一定知道它参与的两项著名军事行动:
一是通过分析海量数据与情报,协助美国军方成功定位并击毙了本 · 拉登。
二是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军队利用 Palantir 的 AI 软件,发动 " 蛛网行动 ",无人机千里奔袭,摧毁了多架俄罗斯战略轰炸机。
Palantir 已连续多年实现盈利。从 2023 年初至今,股价更是飙升了 15 倍,市值高达 3000 亿美元,超过老牌 SaaS 公司 Salesforce,跻身美股科技市值前十,和微软、苹果、英伟达、特斯拉等科技巨头并驾齐驱。
从情报界黑箱到华尔街宠儿,从最初选择切入冷门的政企市场,到如今被视为 " 最具潜力的 AI Agent 公司 ",Palantir 凭什么能快速崛起?
一、Palantir 到底是做什么的?
Palantir 成立之初便带有浓厚的反主流色彩。公司由 PayPal 联合创始人彼得 · 蒂尔、Alex Karp(卡普)和另外三人于 2003 年创立,最初资金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风险投资部门 In-Q-Tel。这笔早期的投资金额不大,却为 Palantir 打开了进入国防行业的大门。
彼得 · 蒂尔本身就是硅谷异类,他公开批评美国政府福利计划和硅谷盛行的政治正确,并全力支持特朗普竞选。他运营公司时也刻意与主流保持距离。比如,Palantir 将总部从硅谷迁至丹佛,远离传统科技公司聚集地和专注的领域。
Palantir 目前的核心产品线包括 Gotham、Foundry、Apollo 和 AIP,四者共同支撑了 Palantir 在数据分析和 AI 应用领域的能力。我们先来看前三条产品线:
1. Gotham
Gotham 是 Palantir 的起点,主要面向政府和国防部门,提供军事和情报分析服务。它通过将各类物理世界信息整合到一个应用中,极大提高了决策效率与质量。Gotham 的客户包括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联邦调查局(FBI)、美国军方以及北约。
Gotham 的核心功能是整合来自多个数据源的信息,特别是看似无关的数据,以发现金融欺诈、预防恐怖袭击或用于军事行动。这些数据源可以包括卫星图像、监控视频、银行对账单、电子邮件、录音、个人旅行记录、交通罚单、医疗记录等。通过交叉比对这些数据并发现异常,Gotham 可以为客户提供深入洞察、优化决策,并进行预警。
例如,在俄乌冲突中,Gotham 被广泛使用。指挥官只需输入目标坐标,Gotham 就会自动计算射击的方位与距离,并将任务分配给最合适的武器。此外,Gotham 还会统计战斗结果,并利用数据反馈自我学习,不断优化决策过程。
最著名的例子是,Gotham 帮助美军成功找到了本 · 拉登的藏身之地。通过构建一个全面的人物知识图谱,结合监控的信使信息、巴基斯坦院落周围的可疑迹象,比如异常的垃圾自燃、居民不外出等,最终确认了本 · 拉登的藏匿位置。
2. Foundry
Foundry 是 Palantir 为大型企业客户量身打造的产品,它的技术虽然与 Gotham 相似,但应用领域主要是商业场景。Foundry 通过整合企业的大量数据,运用算法发现异常现象,如财务欺诈、供应链效率低下等。
Foundry 通过对企业分散的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并应用数据本体论(Ontology),有效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使人工智能能够深度应用于企业的工作流程。
据 Palantir 官网介绍,Foundry 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包括航空航天、石油和医疗等。例如,空中客车(Airbus)使用 Foundry 优化了航空航天制造流程,实现了 25 倍的投资回报率;英国石油公司(BP)利用 Foundry 优化了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营流程,节省了 10 亿美元的成本;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也曾尝试使用 Foundry 进行数据管理。
3. Apollo
Apollo 是 Gotham 和 Foundry 的部署与数据集成平台,解决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
Apollo 特别适用于高安全环境,支持在隔离系统中部署软件。它能够满足军方和国防领域对数据安全和合规性严格的要求,同时也能为商业企业提供类似的保障。
随着软件部署变得越来越复杂,Apollo 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集成通用功能并允许定制的软件部署平台,支持自动更新和版本管理,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特别是对传统企业客户有很大吸引力。
如果只有 Gotham、Foundry 和 Apollo,Palantir 充其量也只是一个能获得政府合同的 SaaS 公司,增长潜力相对有限。真正让 Palantir 起飞的是其于 2023 年推出的人工智能平台—— AIP(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latform)。
AIP 的核心是将大语言模型(LLM)集成到 Palantir 的私有操作网络中,并无缝融合现有平台工具,能够直接为客户的业务数据和流程提供服务。AIP 支持来自 OpenAI、Anthropic、Meta、Google、xAI 等多个领先供应商的大语言模型,确保了平台在模型选择上的灵活性和领先性。
AIP 不仅是一个大语言模型接口,它还可以通过一系列工具将大语言模型能力深度嵌入到企业工作流中。例如,AIP Assist 作为聊天机器人和代码辅助工具,帮助用户导航平台和生成代码;AIP Logic 提供无代码的大语言模型功能,甚至可以直接编辑本体对象;AIP Agent Studio 允许用户创建交互式 Agent 以完成特定任务;而 AIP Threads 则用于实时分析。
这些工具的设计目标是将 AI 从单纯的信息提供者,转变为能够直接执行任务的 " 行动者 "。
AIP 的核心优势是在安全隔离、权限审计下调用大语言模型的能力。这对于政府和高度监管行业的客户至关重要。Palantir 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这些客户的需求,确保能够处理金融数据、个人身份信息(PII)、受保护健康信息(PHI)以及机密政府数据,并符合法规要求,每次 AI Agent 的行动都能被追溯、审计和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Palantir 的 AI Agent 在多个关键领域展现了落地能力,推动了客户降本、增收。例如:
在能源领域,Palantir 与 The Nuclear Company 合作,投入 1 亿美元开发 AI 驱动的核电站操作系统,标准化和简化了核反应堆的建设流程,并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
在汽车领域,Palantir AIP 加速了现场车辆测试经验向研发原型流程的整合。通过参考以往类似车型测试中获得的经验,减少了制作物理原型的时间。自然,也为车企提高了研发效率、节约了研发成本。
市值亮眼表现背后是 AIP 的成功应用。Palantir 在 2023 年迎来了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年盈利。2024 年第一季度和 2025 年第一季度,Palantir 的商业部门订单收入增长了 71%,而同一时期,政府业务收入也增长了 45%。
2025 年,Palantir 赢得了多项重要政府合同,这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防和政府数据基础设施领域的地位。例如,公司与美国陆军签订了价值 7.95 亿美元的 Maven 智能系统合同(加上 2024 年的合同,总额已超过 10 亿美元),此外,公司还与太空部队签署了 2.178 亿美元的合同,以及 6.189 亿美元的战场 AI 合同等。
三、Palantir 的两大护城河
Palantir 之所以能在一众 AI 公司中脱颖而出,并建立起难以超越的竞争壁垒,核心在于两大护城河:数据本体论(Ontology)和高度定制化的服务模式。
1. 数据本体论
数据本体论是 Palantir 最核心的技术之一,官方介绍中将其分成三个部分:数据(Data)、逻辑(Logic)和决策(Action)。
本体论的概念源于哲学,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构建结构化的语义模型,把分散的数据组织起来,使其在业务流程中能够被理解、连接和高效使用,而不仅仅是孤立的数字堆积。
据公开资料,Palantir 的数据本体论具备四项核心能力。
一是定义业务对象与关系,能清晰定义业务中的各类对象(如客户、产品、事件等)、它们的属性以及彼此间的关系(例如客户与订单的关联),让原本散乱的数据形成有序、可理解的结构。
二是语义建模,通过标准化的语义模型,把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串联起来,让用户能够洞察跨系统、跨部门的全局数据关系,而不只是看到孤立的信息点。
三是动态数据表示,能支持动态的数据流和交互。借助本体论引擎,Palantir 把各类数据流转化为 " 对象 " 和 " 行为 ",为 AI 模型提供可执行的操作框架,使 AI Agent 能够真正执行任务。
四是跨部门数据共享,可以打破部门和系统间的隔阂,消除 " 数据孤岛 ",让跨领域的业务协作和决策建立在一致、完整的数据视图之上。
为什么本体论那么重要呢?首先,它能帮助 AI 理解业务。为 AI 提供可理解的上下文,让 AI 不只是回答问题,更能看懂业务逻辑并执行任务,实现从 " 聊天 " 到 " 干活 " 的跨越;其次,它能提升数据可操作性。让数据可被准确理解和直接用于操作;另外,它还能保障一致性与规范性。确保组织内部对数据的理解一致,避免因定义差异带来的混乱或错误,尤其在金融、医疗、国防等对数据一致性要求极高的场景尤为关键。
总的来说,Palantir 通过本体论把复杂、异构的数据,转化为有业务意义且可操作的 " 数字孪生 "。这不仅为 AI 提供了可执行的语义基础,还帮助客户打破数据孤岛、优化决策,最终形成高度粘性、可深度定制的解决方案。
2. 高度定制化
在商业模式上,如果说 OpenAI 是致力于打造一个 " 超级聪明的大脑 ",那么 Palantir 则是将这个大脑装进了 " 能动手干活的身体 "。
绝大多数 SaaS 公司都追求标准化产品以快速复制和抢占市场份额,但 Palantir 从一开始就选择了高度定制化路线。在与企业客户签订合同后,Palantir 会派遣工程师团队深入客户公司内部,深度了解其业务模式,挖掘基础数据,然后部署定制化的 AI 系统。
拿 Palantir 起家的军事订单来说,即便在美军伤亡率很高的阿富汗战场,Palantir 也都会派出工程师到前线,和巡逻士兵一起收集数据。近年的俄乌冲突中,Palantir 联合创始人兼 CEO Alex Karp(卡普)也是在冲突爆发后,第一位前往前线的美国科技公司创始人。
这种 " 重模式 " 通常是被极力避免的,因为它意味着高投入、难以快速规模化以及较高的服务成本。但 Palantir 却成功走通了这条路。深度集成和定制化服务,虽然初期成本高昂,但带来了极高的客户粘性。客户一旦采用,Palantir 就成为其 " 神经中枢 " 的一部分,很难轻易被替代。就像企业一旦采购了微软 Windows+Office 组合,就很难再换成其他办公软件。
只有真正嵌入客户 " 神经中枢 ",AI 才有用,Agent 才有护城河。未来最强大的 AI,大概率不是运行在云端的聊天机器人,而是运行在每个国家、每个行业、每个组织里的看不见的 Agent,它们能够直接执行任务、优化流程,甚至做出决策 。
四、彼得 · 蒂尔与新一代超级军工复合体
作为新一代超级军工复合体,Palantir 的快速崛起离不开一系列特殊的时代背景:硅谷政治右转、特朗普当选,以及美国再工业化加速。
近年来,硅谷的政治光谱逐渐转向。越来越多的明星企业家、创业者和投资人对硅谷盛行的政治正确感到不满,渴望重塑美国的科技政策,甚至公开倒向特朗普政府。特斯拉和 SpaceX 创始人埃隆 · 马斯克、著名 VC 机构 a16z 创始人马克 · 安德森,以及本文的主角—— Palantir 董事长彼得 · 蒂尔,都是这股 " 硅谷右转 " 潮流的代表人物。
在军工领域,蒂尔所代表的科技右翼试图让科技创新重新融入国防体系。他们认为,美国国防部内部缺乏有效竞争,商业创新与国防建设早已脱节,导致美军装备和技术不再像冷战前那样占据绝对优势。Palantir 正是要弥补这一空缺,将最前沿的 AI 技术引入国防系统。因此,从反恐到乌克兰战场,从国防到能源管理,Palantir 的技术始终与美国国家利益紧密相连。
在最近与 Ross Douthat 的对话中,彼得 · 蒂尔提出了一个反常识的 " 技术停滞论 ":他认为自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全球在许多领域陷入停滞,社会缺乏真正的突破性创新,更多只是在 " 从 1 到 n" 的重复扩张,而非 " 从 0 到 1" 的原创。
他将部分原因归结为过度专业化和思想保守,并直言对特朗普的支持是一种政治风险投资,意在通过扶持 " 颠覆性代理人 " 打破僵局。
从公开资料看,彼得 · 蒂尔的思想体系复杂且独特,融合了基督教末世论、模仿理论和技术决定论。他的核心信念是,西方社会正面临虚无主义、进步主义与全球极权主义的威胁,而他自视为引领文明远离深渊的未来派先驱。
在商业上,他坚持企业应追求垄断而非竞争,认为竞争是失败者的游戏,并主张通过不断创新和主导利基市场实现垄断。这一反传统的商业观同样深刻影响了 Palantir 的战略路径。
p>正如前文所述,Palantir 从一开始就避开了通用型、标准化 SaaS 产品的红海市场,转而选择一条重度定制化路线,深度嵌入政府和大型企业的 " 神经中枢 ",提供高度集成、难以替代的数据与 AI 解决方案。这条路线虽然 " 重 ",但一旦客户被深度绑定,护城河也随之变得异常牢固。当然,一个随之延伸的话题是,在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部署先进的 AI Agent,这也意味着 Agent 不再只是技术本身,更是未来全球博弈的关键。
参考资料:
1. Palantir 官网:https://www.palantir.com/
2. 彼得 · 蒂尔对话 Ross Douthat: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V7YgnPUxcU
3. 硅谷 101: https://mp.weixin.qq.com/s/3czMJVPW8riVAc5RTSb97Q
4. Palantir 其他公开报道及财报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划重点 KeyPoints,作者:He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