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量子位 昨天

小扎官宣 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97 年小孩哥带队,11 人名单 7 位是华人

小扎疯狂抢人后的下一步棋,终于落子。

就在今天凌晨,小扎亲自发布了一封内部信:

成立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MSL),包括基金会、AI 产品和 FAIR 团队,以及一个专注于开发下一代模型的新实验室。

由 Scale AI 前 CEO、华人 Alexandr Wang 来带队;GitHub 前 CEO Nat Friedman 协助领导团队。

随着实验室的成立,一份" 华人含量极高 "的 MSL首批成员名单也一并出炉——

共计 11 人,其中华人就占7 人!

而他们的前东家,正是小扎近期挖角行动的 " 围猎范畴 ",包括 Anthropic、谷歌 DeepMind 和 OpenAI 等。

有意思的是,此前被猜测在 Meta 的 AI 进程里处境尴尬的图灵奖得主LeCun,并没有被小扎划进这次新的组织架构中。

网友也在找——

首批 11 人,华人占 7 人

毫无疑问的,,成了这次小扎新团队成立之际的关注点。

首先就是领队的 28 岁Alexandr Wang,出生于 1997 年,MIT 辍学,后来成立 Scale AI,本月 Meta 给 Scale AI 投资了 143 亿美元后 " 入队 " 小扎。

在这次的内部信中,小扎对其评价可谓是颇高:

我认为他是其同辈中最出色的创业者。他参与了行业内几乎所有领先模型的开发。

其次就是将协助 Alexandr Wang 领导 MSL 的Nat Friedman,很多人熟知的 GitHub 前 CEO,此前 " 要被 Meta 挖走 " 的传言这次也是尘埃落定。

小扎除了让他协助领导之外,在内部信中也透露了更加具体的职责:

负责我们在人工智能产品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工作。未来, Friedman 还将和 Connor 还将明确后续的职责。

过去一年,Friedman 一直在 Meta 咨询委员会任职,所以他对我们的路线图和需要开展的工作已经有了清晰的了解。

除了这两位核心人物之外,小扎还公开首批成员的名单:

其中,7 位华人名单及他们的相关工作如下:

毕树超(浙大校友):GPT-4o 语音模式和 o4-mini 的共同创造者,此前在 OpenAI 领导多模态后训练工作。

Huiwen Chang(清华校友):GPT-4o 图像生成的共同创造者,此前在谷歌研究院发明了 MaskGIT 和 Muse 文本转图像架构。

Ji Lin(清华校友):参与构建 o3/o4-mini、GPT-4o、GPT-4.1、GPT-4.5、4o-imagegen 以及 Operator 推理栈。

任泓宇(北大校友):GPT-4o、4o-mini、o1-mini、o3-mini、o3 和 o4-mini 的共同创造者,此前在 OpenAI 领导后训练团队。

Pei Sun(清华校友):曾在谷歌 DeepMind 负责 Gemini 的后训练、编码和推理工作,此前创建了 Waymo 的最后两代感知模型。

于佳慧(中科大校友):o3、o4-mini、GPT-4.1 和 GPT-4o 的共同创造者,此前在 OpenAI 领导感知团队,在 Gemini 中共同领导多模态工作。

赵盛佳(清华校友):ChatGPT、GPT-4、所有 mini 模型、4.1 和 o3 的共同创造者,此前在 OpenAI 领导合成数据工作。

4 位非华人名单如下:

Trapit Bansal:在 OpenAI 开创了思维链强化学习(RL),是 o 系列模型的共同创造者。

Joel Pobar:曾在 Anthropic 从事推理工作,此前在 Meta 工作 11 年,涉及 HHVM、Hack、Flow、Redex、性能工具和机器学习方面的工作。

Jack Rae:Gemini 预训练技术负责人,负责 Gemini 2.5 的推理工作,曾在 DeepMind 领导 Gopher 和 Chinchilla 早期大语言模型研发工作。

Johan Schalkwyk:前谷歌研究员,是 Sesame 的早期贡献者,也是 Maya 的技术负责人。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成员名单中不包含 Meta 从 OpenAI 苏黎世挖的 " 三人组 ",也就是 ViT 的核心作者 Lucas Beyer、Alexander Kolesnikov 和翟晓华。

MSL,要做什么?

在熟悉完团队首批成员后,我们再来看下小扎的 MSL 要做什么。

在内部信中,他对 MSL 的愿景定位在了 " 为每个人打造个人超级智能 ",并表示自己也会投身其中:

我们将启动下一代模型的研究,争取在未来一年左右达到前沿水平。

Meta 在向世界交付超级智能方面占据独特优势。我们有强大的业务,能支持构建远超小型实验室的计算能力。

而对于此前持续疯狂抢人的事情,小扎也表达了他的看法:

过去几个月,我与 Meta 内部、其他人工智能实验室以及有前景的初创公司的顶尖人才会面,为这项人才密集的小型工作组建创始团队。

我乐观地认为,新人才的涌入以及并行的模型开发方式,将助力我们实现 " 为每个人提供个人超级智能 " 的承诺。

但 MSL 的成立似乎并不意味着 " 挖角行动 " 的收尾,因为小扎还说 " 团队还在组建过程中,未来几周还有更多人才会加入 " ……

而网友们对于小扎的这次大动作也有诸多问题。

首先就是实验室名称,有人认为为啥现在都在叫 " 超级智能实验室 ":

还有跟 "Super" 杠上的,戏称 Meta 马上要改名叫 "SuperAIBook" 了(此前 OpenAI 也有个超级对齐团队):

但让网友们最最最最关心的,还当属 LeCun:

Meta、FAIR、LeCun,到底要搞哪般?

参考链接:

[ 1 ]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6-30/zuckerberg-announces-meta-superintelligence-effort-more-hires

[ 2 ] https://www.wired.com/story/mark-zuckerberg-welcomes-superintelligence-team/

[ 3 ] https://x.com/kimmonismus/status/1939740091926167675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量子位 AI 主题策划正在征集中!欢迎参与专题365 行 AI 落地方案,一千零一个 AI 应,或与我们分享你在寻找的 AI 产品,或发现的AI 新动向

也欢迎你加入量子位每日 AI 交流群,一起来畅聊 AI 吧~

一键关注 点亮星标

科技前沿进展每日见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