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国传媒可持续发展 · ESG 作品榜」微短剧单元评委会主席张歌东致辞:
各位同仁、创作者朋友们:
大家好!
微短剧的迅速发展代表了媒介生态转型下的一种全新创作活力。它的核心不仅是「短」,更是「准」与「深」——在有限时长中精准命中社会议题,并传达有力量的价值表达。
将「可持续发展 · ESG」理念嵌入微短剧创作与评估,不应只是技术性评级,更是一种价值观的重构。在流量逻辑之外,它提供了一种更有长期性、公共性与治理逻辑的创作方向。
微短剧真正的未来,不止于「好看」,更应在于「有义」。希望本榜单成为一次价值共识的生成场,也是一场责任意识的集体唤醒。期待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这条通往价值内容的道路上,共同构建中国微短剧产业的责任高度与创作厚度!
谢谢大家!
「第一届中国传媒可持续发展 · ESG 作品榜」微短剧单元首席评委赵瑞哲致辞:
作为第一届传媒可持续发展 · ESG 作品榜微短剧单元的首席评委,我很荣幸能与各位共同见证这一具有开创性的时刻。当「分钟级叙事」的微短剧遇上「可持续发展」的 ESG 理念,我们正以 VPI 模型(价值观 - 过程 - 影响)为罗盘,在内容创作的浩瀚海域中,锚定「向善破局」的坐标 —— 这不仅是对作品价值的重新定义,更是中国传媒业从「流量逻辑」向「价值逻辑」跃迁的关键一跃。
微短剧,作为传媒生态中极具活力的新物种,其影响力早已突破流量维度。它是技术的试验田:虚拟拍摄、AI 协同创作在此生根,降低能耗的同时拓展叙事边界;它是价值观的放大器:从《逃出大英博物馆》唤醒文化共鸣,到公益主题微短剧推动社会行动,微短剧以「轻体量」承载「重责任」;它更是治理创新的前沿:版权保护、数据安全、创作伦理在此面临最迫切的挑战,也孕育着最先锋的解决方案。
本届 ESG 作品榜的深意恰在于此,我们拒绝唯播放量论英雄的旧标尺,转而追问三个本质命题:当一部作品火爆全网,它是否践行绿色理念,避免剧组式的生态破坏?当一种创作模式引发跟风,它是否建立透明供应链机制,保障编剧等创作者权益?当一个 IP 席卷市场,它是否推动社会议题,实现社会责任传播的创新与实效?
微短剧的崛起,印证了中国传媒的蓬勃生命力;而 ESG 标准的引入,将指引这股力量驶向可持续的深海。我们尤为珍视那些「以微见著」的 ESG 探索:一个乡村题材微短剧带动当地就业的实践;一部环保主题作品对国际传播话语权的突破;一项片场管理创新对行业规范的推动……这些看似微小的「向善破局」,正是传媒赋能千行百业的最佳注脚。
传媒业的可持续发展,始于每一部作品的 「向善」 选择。愿各位创作者以 ESG 为镜,在方寸之间孕育深远价值,因为唯有承载责任与创新的内容,才能在信息洪流中成为不灭的灯塔,照亮中国传媒可持续发展的浩瀚征途。
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指导,香港中文大学商业可持续发展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与《传媒 1 号》联合发起的「第一届中国传媒可持续发展 · ESG 榜」,于 2025 年 6 月 8 日正式启动。本届榜单分设「上市公司指数榜」与「作品榜」两大类别。其中,「作品榜」设有剧集、综艺、电影、微短剧、纪录片、动漫、大型活动、出版物、广告、游戏等十大内容单元。
在微短剧单元,「短剧新视点」作为行业合作机构,将共同组织、传播、征集、评选,并与「短剧新视点」微短剧相关榜单活动形成双向推荐机制;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短片短视频专业委员会作为学术指导单位,将为本次榜单活动提供学术指导与权威评估。
作为当前最具产业活力与结构创新潜力的内容赛道之一,微短剧在技术变革与消费需求双重驱动下,以「短平快」的产品形态迅速崛起。2024 至 2025 年,行业迎来高速增长期,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500 亿元,用户规模超过 6 亿,付费用户比例不断提升,日均观看时长突破 100 分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微短剧也正步入从「高速扩张」迈向「高质量增长」的关键阶段。微短剧不断拓展内容生态边界,也面临着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责任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在这个背景下,参与「第一届中国传媒可持续发展 · ESG 作品榜」微短剧单元,不仅是一次作品展示的机会,更是内容创作者与可持续未来接轨的重要通道。
参与本次榜单,将为践行可持续发展 · ESG 理念的优质微短剧得到更多助力:
第一,双向推荐通道。入选本榜的优秀微短剧作品将被纳入「短剧新视点」等平台的年度推优体系,获得更多行业资源与传播窗口;同时,广电系统、行业合作单位已有的推优名单也将成为本榜的重要参考来源,打通「内容创作—作品流通—行业影响」的全链条路径;
第二,价值评估升级。本次评级让微短剧首次接受可持续发展 · ESG 视角下的科学评估,得到与以往榜单、奖项不同的嘉许价值,并让作品所承载的 ESG 价值被看到、认可与全网传播,拓宽主创未来的行业发展机会与潜力。
第三,全网传播矩阵。榜单结果将与行业合作机构「短剧新视点」联合发布,并通过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香港中文大学商业可持续发展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以及《传媒 1 号》共建的「中国传媒可持续发展 · ESG 传播联盟」进行全网传播。
第四,案例长期收录。标杆微短剧与优秀微短剧将有机会收录至《中国传媒可持续发展 · ESG 蓝皮书(2025)》,该蓝皮书将由组委会面向政府相关部门、主流媒体、行业平台、金融投资机构与高等院校定向推送,进一步拓展项目的学术影响力、政策关注度与跨行业价值。
以上机制将为参评者提供兼具短期传播与长期发展的多维支持,是一次把握微短剧行业风口、提升创作能级、实现作品破圈的宝贵契机。
目前,「第一届中国传媒可持续发展 · ESG 作品榜」微短剧单元现已全面开启作品征集。凡在 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期间上线的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微短剧作品,具备积极社会价值导向、责任治理意识及绿色制作理念者,均可参与评选。组委会依托「传媒作品可持续发展 · ESG 评级模型」与独特的「传媒 + 可持续发展 · ESG」跨学科评委阵容(横跨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艺术学背景),评出「第一届中国传媒可持续发展 · ESG 榜」微短剧单元的1 部标杆可持续发展 · ESG 微短剧、5 部优秀可持续发展 · ESG 微短剧。评选结果将于 2025 年 10 月 19 日,在《第四届融媒体与国家治理论坛:可持续发展 · 传媒 ESG 的向善破局》上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