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有 2000 多棵登记挂牌的古树,该县青塘镇某水村就有一棵高大漂亮的古樟树,树干得三四个人合抱,树旁立的标牌显示,预估树龄为 410 年。
然而,这棵古樟树在 2023 年秋季突然枯死。凑巧的是,做樟木生意的曾某生就在树木枯死的节骨眼来某水村要买这棵枯木。一个外乡人怎么知道本村有古樟树刚枯死?觉得蹊跷的村民报了警。
百年大树相继枯死
难道有人作怪?
百年古树突然死亡后被求购并非孤例。自 2023 年夏季起,青塘镇多个村庄的古樟树接连 " 暴毙 "。其中,谢某村村头一棵三四百年的古樟突然枯死,更巧的是,枯死不久,就有位 " 曾老板 " 前来询购。
村干部回忆:" 以前枯死也没人来买。这次刚死他就来了。考虑到安全隐患,我们走了程序,9000 元卖给了他。"
曾某生随后办妥采伐证,砍走了这棵曾为村民撑起一片荫凉、被亲切称为 " 巨伞 " 的古树。归家的谢大娘发现树没了,心疼不已," 伐树那天不少邻居直掉眼泪 "。如今,原地只剩磨盘大的树蔸。
2023 年 5 月初,青塘镇洋某村也有三棵樟树以同样方式枯死并被曾某生收购。
真相:买主钻孔灌注农药毒死 5 棵樟树
2024 年 1 月,当曾某生试图购买青塘镇某水村一棵已枯死的古樟时,部分村民反对并再次报警。
民警勘查现场,发现枯树根部布满新鲜、规则的小圆孔。对此,村民无人知晓来源。
警方随即立案侦查。经宁都县公安局森林分局专案组抽丝剥茧,一个令人发指的真相浮出水面:正是曾某生和他雇佣的司机卢某,多次在夜间潜入村庄,用工具在选中的古樟树根部钻孔,灌注除草剂草甘膦,将其慢慢毒死。
调查显示,曾某生长期从事樟木买卖,熟知枯木采伐流程,从 2023 年初就开始在各村物色树形好、树干粗的樟树,并与同伙何某大、何某二共谋 " 搞树 ",还一度假借 " 找专业人员 " 名义向两个同伙收取 " 份子钱 "。
2023 年夏季的一天夜,选定目标后,曾某生与卢某趁夜色到某水村那棵古樟树下,树蔸处钻孔下毒,此后又以类似方法向多棵古树投毒。待古树被毒杀枯萎,他便以 " 安全隐患 " 为由,走程序低价收购枯木,再高价倒卖。如谢某村那棵,9000 元购入,转手竟卖了 8 万余元,净赚 7 万。这些珍贵的木材最终流向外省,成了高档家具或工艺品。
判罚:4 人犯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被判刑
2025 年初,宁都县法院判决:曾某生等人犯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主犯曾某生获刑两年八个月,其余三人获刑七至九个月不等。
宁都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刘小丹告诉记者:" 曾某生常年做木材生意,曾两次因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2021 年该罪名变更为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获刑,到案后拒不认罪,且有较强反侦查意识。为了查明事实、收集证据,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指导公安机关从同案人突破,同时前往曾某生住处搜查,扣押了关键物证即装有草甘膦的矿泉水瓶、打孔的工具等,从而让言词证据和物证等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为案件顺利查办提供有力支持。"
" 有证据显示,曾某生和卢某多次出入涉案村庄,绕着这些大树观测,我们还在曾某生的住所发现草甘膦。通过检测和鉴定,涉案樟树是因为被灌入草甘膦而死的,树蔸上的孔洞中还残留着草甘膦成分。草甘膦是一种常见的除草剂,可以导致植物死亡。当然,同案犯对犯罪事实的描述也能相互印证。为了查明事实,专案组还审查了枯木的去处、相关人员的资金往来情况。" 专案组成员表示。
被毒死的 5 棵樟树中,某水村的古樟树是有实际古树编号的二级保护古树,案发后鉴定树龄为 310 年;谢某村的古樟树已被砍伐无法鉴定,参照有关部门的登记,被认定为二级保护古树;洋某村的 3 棵樟树,其中有两棵树龄超过 100 年,达到三级保护古树,一棵树龄未达到古树保护标准。
检察机关认为,曾某生、何某大、何某二共谋毒害古樟树,三人在犯罪过程中是分工合作,没有主次之分。卢某只是帮助曾某生驾驶车辆,未参与策划,也没有参与利润分成,被认定为从犯。
2025 年初,宁都县人民法院判决曾某生等人犯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曾某生获刑两年八个月,其他 3 名涉案人员获刑七个月至九个月不等。检察机关目前正着手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本辖区古树名木保护。记者在走访时,村干部也反映:" 我们加强了保护古树名木的宣传,现在要是有陌生的外乡人总是围着我们村的树转悠,村民们都很警惕。"
2025 年 5 月底,公安部公布了 5 起破坏生物多样性犯罪典型案例,该案就是其中之一,更多人通过典型案例的公布了解到此类犯罪手法。" 多一个人了解此类犯罪手法,就多一双眼睛发现这种隐匿的罪行,可能就会少一棵古树受到毒害。唯有防范意识如星火燎原,才能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 刘小丹表示。
来源 / 央视网,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