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高能E蓓子 昨天

当 TVB 阿叔开始跳女团舞:建议香港把“银发爱豆”列入非遗

我提议,香港有两样东西可以申遗,一个是 "430 姜公诞 ",一个是 TVB 的银发经济。

姜公诞,就是以现役顶流姜涛的生日(4 月 30 日前后)为核心,以本土 " 姜糖 " 带领下形成的全民能与的庆典活动。庆典前后,铜锣湾铺满姜公应援物料,叮叮车免费,人山人海,交通一度瘫痪,场面堪比长洲抢包山。

TVB 银发经济,有别于传统行业的 " 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 ",是由中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主要受众是内地年轻人。

一个优秀的案例,就是前两天晚上,6 位年龄加起来超过 300 岁的 TVB 男艺人组成老年男团,在直播中大跳《晚安大小姐》,立刻冲爆内娱热搜,还反向冲击了港娱头版。

银发经济,正是落日 TVB 绝地反击的新思路。

" 有种看熟人擦边的尴尬 "?

先介绍一下这个临时出道的老年男团。

成员包括 45 岁的吴卓羲、41 岁高钧贤、41 岁的王浩信、60 岁郭晋安、63 岁欧阳震华、55 岁的林晓峰,平均年龄 51 岁,其中有三个都是视帝。

吴卓羲是 dancer 出道,王浩信也曾是男歌手,小小抖音舞轻松拿捏,但后面的欧阳波比和郭晋安,像极我在广播体操划水的样子,尤其舞台灯打下来,欧阳波比老师你的头真的好亮……

有 TVB 儿童表示,有种看熟人出来擦边的即视感,尴尬又心酸。

除了这段男团舞,当晚王浩信吴卓羲和林晓峰还在节目里大唱《活着 viva》,后面王浩信跳了一段性感的《万物生》,露出胸肌;吴卓羲大跳《星奇摇》,两位甚至 1V1battle 了一段。

认真卖力的程度,让我真的很好奇,他们到底收了多少。

和尬舞名场面一起诞生的,还有各种热梗:" 禁止虐待老人!"" 像复健运动 "" 成何体统 "" 过气艺人再造就业 "。

作为 TVB 老粉,我觉得……真的好好笑好上头啊!!完全是欢乐大于尴尬。

首先尬舞的这几位,其实已经没有现役 TVB 艺人了,欧阳震华是千亿女婿,郭晋安是上市公司老板,林晓峰出身演艺世家,王浩信吴卓羲高钧贤都处于事业发展的二次上升期。

从合约角度和缺钱的角度,都不存在 " 被逼营业 " 的心酸。

对他们来说 ,就是参加了一场直播秀,节目组要求他们跳舞,他们就配合了,TVB 出身的艺人一向都是这么有娱乐精神的。

毕竟 72 岁的高层曾志伟都会在《奖门人》里戴粉色头发穿裙子 cos 阿妮亚,平均年龄仅 50 的他们,跳段舞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这场意外破圈,恰似一场精心设计的 " 意外 " —— TVB 用数十年积累的观众缘,在银发艺人身上找到了新出口。

TVB 银发产业:熟龄艺人 + 经典 IP+ 中年叙事

TVB 的银发产业,最初也是无心插柳。

2016 年前后,随着陈法拉、胡杏儿、徐子珊、钟嘉欣、杨怡等五花旦相继离巢,TVB 女星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为了应对无人扛剧的局面,TVB 先是将一批脸熟的万年配角升咖,胡定欣唐诗咏黄智雯李施嬅等等就是这几年开始迅速上位,并成为劳模般的存在的;

二是在亚视闭台停播期间,接收了一批资深的 " 亚视脸 " 如田蕊妮江美仪陈炜。

2022 年江美仪拿下视后,向陈炜喊话:" 我们好争气啊!"

第一次担女主角时,胡定欣和唐诗咏已经 35 岁了,江美仪陈炜隶属 45 岁梯队,而在 TVB 的黄金时期,花旦们都是在 25 岁左右就拥有自己的代表作,迎来事业黄金期的。

陈慧珊演聂宝言时才 26 岁

男演员储备相对稳定一点,老生还有黎耀祥陈豪马国明当长青树,储备生萧正楠王浩信是个抬咖的好苗子," 亚视脸 " 的陈展鹏和 " 浪子回头 " 的陈山聪也有男主相。

为了避免 " 主角老龄化 " 的趋势,TVB 也努力扶植一批 90 后花旦,像蔡思贝刘佩玥陈凯琳,但由于没有群众基础 + 没有爆款作品,被强捧的小花反而引起大家反感。

年轻小生更是一个都没有跑出。

张振朗算是近年被寄予厚望的一位,今年初刚拿下视帝,但据林保怡说,他是接到《刑侦 12》剧本之后,才知道张振朗长什么样子的。

足本采访请期待

除了奶自家艺人,TVB 开始不断邀请老将回巢,同时翻拍或续拍经典 IP。

《法证先锋》《陀枪师姐》《创世纪》《巾帼枭雄》《宫心计》……都在这几年有了续章。

老将回巢还是靠谱的,就算作品本身质量平平,但至少号召力充足,能先拔头筹引起一波关注。

如今平台合拍剧制作升级,为了确保市场基本盘,启用老将担纲已是标配——这既是稳妥的商业策略,也是 TVB 独有的 " 银发经济变现 " 方法论:通过老将的观众缘撬动集体记忆,将情感共鸣直接转化为商业价值。

前年的《新闻女王》有佘诗曼马国明做 " 对家 ",《家族荣耀》有佘诗曼林峯组 CP,近期热播的《刑侦 12》有离巢十三年的林保怡,《执法者们》更是集齐 TVB 叔圈天菜 + 宣萱,主角团平均年龄 50+,放在内娱高低得算一部 " 银发剧 " 了。

当然港剧场没有这个概念,而为了匹配 " 主角老龄化 " 的现象,港剧发展出一套成熟的叙事策略——

巧妙地淡化年龄标签,尤其规避过往对女性角色的刻板刻画,像《男亲女爱》里 Miss mo 这种 " 大龄恨嫁女律师 " 的人设已经很难看见了。

当然恨嫁只是表面,miss mo 也是有追求的

职场剧里随手抓一个女性,要么是无视年龄枷锁的职场精英,要么是看不出年龄感的单身贵族,总之不会让 " 剩女 " 二字成为角色的注解。

看得出傅嘉莉已经 40 岁了吗?

加上一些量身订造的中女故事,中女演员的生命周期也变相增长了。

《婚后事》里离婚的疯女人,是陈自瑶入行 22 年首次当女主角;《下流上车族》里鲜活的家庭主妇,让江美仪在 53 岁的年龄拿下第一个最佳女主角。

当内娱的腥风血雨已经卷到 05 花,港剧却不得不放下对年轻青春面庞的执念,彻底打破女演员的所谓年龄枷锁,这种 " 中女友好 " 的氛围,是一口吃一个年轻人的内娱不敢想象的,但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银发经济,圈住两地年轻人

TVB 也将 " 银发产业 " 推向剧集之外的更多领域,包括综艺舞台、带货直播间以及很多线下的宣传互动。

刚结束的《中年好声音》,已经办到第三届。这个音综一开始就积极开拓中年人市场,定位是 " 让中年人继续追梦 " 的歌唱真人秀,而最高龄的参赛选手有 70 岁。

零明星、低成本,节目播出后成功掀起 TVB 的收视狂潮,制造大量社交话题。每位歌手都有自己的 fans 群,一些人气选手已经开过个人演唱会,他们集体亮相商演还能搞旺商场,带来人流。

本月初《中声 3》在启德体育馆办决赛,更是一票难求,TVB 主席许涛表示电话都打爆了。

隔壁电视台看到 " 银发经济 " 效应,也开始拓展一些中年综艺,比如选美节目《美丽 40 路》锁定的就是 35-50 岁,单身、已婚、已为人母的女性。

当年宫雪花以 47 岁高龄参加亚姐选美曾是惊世骇俗的新闻,放到这个节目里……妹妹还嫩着呢!这个节目也确实成为年度爆款。

不仅是大型的综艺节目,就连 TVB 资讯节目《东张西望》,都在挖掘 " 银发故事 "。

去年 " 何伯何太 " 的故事就引起了全城追更,后续还被阮兆祥李思捷恶搞成了 " 鹅伯鹅太 " 版。香港全城追更:何伯何太爱情故事

" 银发经济 " 不仅在本土收获了新的受众,内地年轻人也十分受落。

对成长于港剧黄金时代的内地年轻观众而言,那些曾活在荧屏里的戏骨们,如今通过直播互动、线下路演等形式,正完成从 " 时代 icon" 到 " 养成系偶像 " 的华丽转身。

在直播带货的时候,他们会把直播间改造成经典剧集的场景,大聊当年的拍摄趣事,边曝料边卖货;

当内地直播间的 " 家人们 " 还在拼低价,TVB 老戏骨们早已用一句 " 你饿不饿?我煮碗面给你吃 " 完成了情感溢价。直播带货成交破亿,连同 TVB 股价大涨近 50%;

我的童年白月光 CP,会在直播节目里大大方方合体让我嗑,每次都引发集体回忆;

他们还会亲自拍视频玩梗,郭晋安就在直播中还原过 " 出来工作这么久,7 万块都存不到 " 的表情包。

在发展银发经济的同时,港圈也在积极奶新人。

比如在各种 S+ 制作里塞新面孔,用老带新的方式,让内娱逐渐对港剧接班人熟络起来。剧宣时段,剧组演员积极跑线下路映,和内地剧迷热情互动,唱歌跳舞整活张嘴就来,主打一个配合。

" 老带新 " 模式目前看是有效的,《新闻女王》里的 " 野心家 " 高海宁," 床宝 " 何广沛," 热血记者 " 王敏奕,都成功在内娱抓住了一批年轻观众。

《新闻女王》热播时,微博小红书各种玩梗热闹且欢乐,那段时间高海宁化身 5G 冲浪选手,随时现身评论区互动。

我唯一看不惯的,就是 TVB 能不能别整 " 老带新 CP 模式 " 了,陈豪保养得再好,和龚嘉欣还是像差了辈的。

不止 TVB,香港电影圈如今也常见这种 " 老带新 " 模式,优秀案例就是去年的《九龙城寨》,戏内是古天乐林峯带着城寨男团守卫家园,戏外是古天乐林峯带着城寨男团马不蹄停跑宣传。

林峯最近的演唱会,城寨男团也来当嘉宾了……四子大跳椅子舞,是小红书近期热点之一。

以上,不就是内娱一直呼唤的内娱活人么?

E 姐结语:

TVB 的银发经济之所以能持续破圈,本质上依托的是香港娱乐产业独特的文化基因——" 专业主义打底,市井气调味 "的生存哲学。

这种精神既成就了黄金时代的港娱辉煌,如今又成为银发艺人翻红的底层逻辑。

银发经济不是单纯的情怀杀,而是一代代宝藏艺人,通过一部部作品一首首好歌,积累下来的不可再生资源。

因此银发经济又是 " 不可持续 " 的,老带新的模式并不总是有效,它首先要基于作品足够优秀,最好是现象级的出圈爆款,这样后续的玩梗和互动才有收益。

比如同样是 " 老带新 " 模式,《新闻女王》就配角全员上桌,而《刑侦 12》连第二男主张振朗都没有太大水花……差别就在于前者用扎实的剧本为情怀赋能,后者则让情怀独木难支。

TVB 真正的软肋从来不是人才断层,而是创意贫血。当《香港爱情故事》用蜗居青年的真实困境打动观众,当《下流上车族》以荒诞喜剧折射社会现实,当《金宵大厦》用都市传说包裹人性寓言时,它们证明了一个真理——好故事才是最好的造星工厂。即便没有内地资本加持,没有巨星阵容坐镇,只要作品能戳中时代的痛点和痒点,自然能让新老演员共同焕发光彩。

或许,TVB 银发经济最该传承的不仅是那些熟悉的面孔,更是那个用 " 师奶视角 " 观察社会、用 " 市井智慧 " 讲述故事的黄金年代。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怎么看港圈 " 银发经济 "

来评论区说说吧 ~

上一篇:

台偶男团复出潮:40 岁大叔们又来收割 90 后养老金了!

拓展阅读:

香江十二传说:《金宵大厦 2》,港式奇幻靠什么吓人?

" 中女友好 " 的 TVB,让佘诗曼示范了什么是拿奖的极致

TVB 最强姐妹团情场塌房实录:恋爱脑流泪,事业脑流金

今天头条の作者 -

你的小仙女 E 姐,黑发的菜籽

值日生:菜籽 美编:树懒

相关标签
tvb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