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4 年年底更新了高通芯片的一加 Ace 5 系列之后,一加的粉丝们终于在半年后迎来了搭载天玑芯片的 Ace 5 至尊系列,且依旧是两款机型同步发售。
一加 Ace 5 至尊版采用 6700mAh 碳硅负极「冰川电池」,配合 100W 超级闪充,处理器则是目前天玑最强芯片 9400+;而一加 Ace 5 竞速版则是更大的 7100mAh 超大容量电池搭配 80W 超级闪充,处理器为天玑 9400e。
两款产品配合最高 16GB+1TB 的存储,搭配上 2124.15 元的起售价格,让一加再次刷新了性能旗舰的性价比。
满杯性能释放
一加 Ace 5 至尊版的核心卖点直指手游玩家的终极痛点——卡顿、断触、网络延迟。通过 " 电竞三芯 " 架构(天玑 9400+ 旗舰性能芯、灵犀触控芯、电竞 Wi-Fi 芯片 G1),这款手机几乎重构了游戏手机的硬件标准。
联发科天玑 9400+ 的强悍无需赘述:第二代全大核 CPU 提升 35%,12 核 GPU 性能提升 41%。实测在室温环境下安兔兔跑分 269W 分,实验室中更是能够突破 320 万分,GeekBench 6 单核 / 多核分数分别达到 2672 和 8302,性能稳坐安卓阵营第一梯队。
但真正的杀手锏是 " 风驰游戏内核 "。
当手游画质逼近主机、电竞选手的操作以毫秒定胜负,你是否还在忍受卡顿的团战、断触的枪声,或是一局未终便电量告急的尴尬?2025 年的移动游戏战场,早已不是参数的纸面厮杀。
帧率的 " 小数点战争 "、触控的 " 肌肉记忆博弈 "、续航的 " 持久力暗战 " ——玩家需要的不是一款手机,而是一台能征服每一帧、驯服每一毫秒、颠覆每一条电量焦虑曲线的终极武器。
通过将自研算法写入芯片底层,一加 Ace 5 至尊版在《王者荣耀》10v10 团战中全程满帧,1% Low 帧稳定在 118 帧(行业平均约 95 帧);甚至在《三角洲行动》中配合旁路充电,能够在高强度游戏场景下以 120Hz 持续运行,这种 " 每一帧都强大 " 的稳定性,让卡顿彻底成为历史。
在电池表现上,一加 Ace 5 至尊系列相比 Ace 5 系列又有了不小的升级。
一加 Ace 5 至尊版搭载了 6700mAh 的碳硅负极「冰川电池」,相较于 Ace 5 的 6400mAh 有了 300 mAh 的升级,配合系统能效优化,一加表示其主流游戏的满帧续航突破了 7 小时,而一加 Ace 5 竞速版则为更大的 7100mAh(竞速版并未搭载冰川电池),让用户彻底告别电量焦虑。
100W 超级闪充实测 10 分钟充电可畅玩 3 小时,边充边玩时旁路供电将机身温度压制在 39 ° C 以下,彻底解决 " 充电烫手 " 难题。
硬核玩家的「钛合金铠甲」
逐浪白配色的波浪纹理、燃力钛的未来科技感,延续了一加的简约美学。
深邃的钛银色从机身后背流淌而过,如同被锻压成型的液态金属,冷冽中透着工业美学独有的秩序感。指尖划过丝绸玻璃表面,细腻的磨砂颗粒与微光交织,仿佛触摸一块被精密抛光过的航天级钛板——它不谄媚炫光,却能在转动机身时,从棱角处迸发出若隐若现的蓝灰色锋芒,像是暗夜中蛰伏的机械兽瞳。
摄像头 Deco 区域被刻意压缩的线条,如同机甲战衣的接缝,凌厉而克制;边缘的钛色镀膜在强光下泛起金属氧化的虹彩,让人联想到科幻片中星际战舰的装甲涂装。
为了更好的握持手感,一加 Ace 5 至尊系列 摄像头 Deco 区域缩小 42%,搭配 8.1mm 厚度 +206g 重量,横握时不硌手,握持感扎实不笨重,IP65 防水应对日常泼溅毫无压力。
这不是一款讨好大众审美的手机,而是一件为征服游戏而生的武器——当你横握它时,钛银色调与掌心温度悄然共鸣,仿佛在宣告:性能,本就该带有冷硬的质感与澎湃的暗涌。
一加 Ace 5 至尊系列依旧在包装盒中为用户配备了亲肤硅胶软壳,可惜这次保护壳上并没有标注 Ace Performance 标志,但整体依旧是 OPPO 系产品附赠手机壳的质感,在这个价位段中算是非常不错的附赠配件。
作为一款电竞手机,一加 Ace 5 至尊版为用户配备了一块 6.83 英寸的 144Hz、1.5K 分辨率的显示屏,而一加 Ace 5 竞速版则为 6.77 英寸、120Hz 刷新率的显示屏;其中至尊版的屏幕还采用了晶盾玻璃,日常使用起来更加从容。
一加 Ace 5 至尊版重新定义了 " 电竞旗舰 " ——它不再只是参数的堆砌,而是通过芯片级优化、触控与网络的协同进化,实现了手游体验的质变。而竞速版则以 " 越级性能 + 巨无霸续航 ",成为中端市场的价格屠夫。
天玑旗舰芯暴力输出、灵犀触控芯定义职业级响应、电竞 Wi-Fi 芯化身信号穿墙王,再配上续航巨无霸的降维打击……这不是一次常规迭代,而是一场对游戏体验的全面围剿。
如果你追求极致的帧率稳定性和触控响应,至尊版是当之无愧的安卓天花板;若预算有限却不愿妥协性能,竞速版则用续航和性价比,写下了 " 降维打击 " 的新剧本。
卡顿?断触?电量焦虑?从这一刻起,它们只该存在于对手的噩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