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保代吴杏辉事涉国宏工具 IPO 项目。
国元证券:保代马志涛、徐明事涉安芯电子 IPO 项目。
财信证券:保代蒋序全事涉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项目。蒋序全所涉项目在东吴证券任职期间,目前蒋序全已不是保代,资格转为一般证券业务。
广发证券:保代李佳佳事涉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项目。李佳佳所涉项目同样在东吴证券任职期间,其与蒋序全是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签字保代。目前她也已不是保代,资格转为一般证券业务。
东吴证券:保代王新、张琦事涉国美通讯非公开项目。
中金公司:保代赵善军事涉上海思尔芯 IPO 项目。目前赵善军也已不是保代,资格转为一般证券业务。
另有 7 位保代均是首批 D 类保代,分别是刘能清(中信建投证券)、邱荣辉(中信建投证券)、王鑫(广发证券)、杨磊杰(中金公司)、张旭东(开源证券)、郑克国(中天证券)、何宽华(广发证券全资另类投资子广发乾和投资)。
根据最新名单,若按照所涉案件情况,中信建投证券、东吴证券、中金公司、国元证券保代上榜居多,IPO 和非公开发行项目是名单中保代受罚的主要来源。
8 名保代来自 6 家券商
投行是资本市场的 " 看门人 ",保代是 " 守门员 " 的一线人员,在近几年监管加大力度督促投行回归本源,推动保代更加勤勉尽责下,迄今有数百位保代受到处罚。记者曾与业界人士有过沟通,业内人士预测,通过罚单的数量以及监管采取的监管措施力度,预计未来暂停业务或受到限制的保代的比例将持续攀升,目前来看,D 类保代名单更新就体现了这个趋势。
从新增 D 名单的出发点来看,旨在促进保代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边界和执业风险,更加尽职尽责地开展工作,有助于加快保代的优胜劣汰,强化自律约束,提升行业整体的执业质量。
新增的 8 名保代来自 6 家券商,涉及项目包括国宏工具 IPO、安芯电子 IPO、上海思尔芯 IPO、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项目以及国美通讯非公开项目等五个,这些项目均为轰动一时的案件,具有典型性。
东吴证券事涉两笔项目。
一是关于国美通讯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张琦、王新为签字保代。东吴证券为国美通讯 2020 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提供保荐承销服务。
经证监会查明,东吴证券为国美通讯 2020 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提供保荐(主承销)服务,在执业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出具的《发行保荐书》《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过程与认购对象合规性的报告》等文件存在虚假记载,包括:未对贸易业务内控流程审慎核查、走访流于形式。
证监会认为,东吴证券在为国美通讯 2020 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提供保荐承销服务过程中未勤勉尽责,未审慎核查发行募集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出具的《发行保荐书》《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过程与认购对象合规性的报告》等文件存在虚假记载,上述行为违反《证券法》第十条第二款、第二十九条的规定,构成《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一百八十四条的情形。对于东吴证券上述违法行为,张琦、王新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关于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东吴证券为紫鑫药业 2014 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提供保荐服务,蒋序全、李佳佳为签字保代。
经证监会查明,东吴证券为紫鑫药业 2014 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提供保荐服务,持续督导期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在保荐执业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出具的《发行保荐书》《持续督导保荐工作总结报告书》等文件存在虚假记载,包括:未对在地林下参重大采购合同进行审慎核查、未对发行对象履行认购义务能力审慎核查、持续督导期间未对在地林下参采购事项审慎核查。蒋序全、李佳佳为签字保代。(含持续督导期)。
基于上述两件案件,证监会曾对东吴证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东吴证券及 4 名保代合计被罚超 1500 万元。
关于国宏工具 IPO 项目,由于 IPO 保荐职责履行不到位,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公司被上交所通报批评,对签字保代吴杏辉予以 6 个月内不接受其签字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及信息披露文件的纪律处分。
安芯电子 IPO 项目方面,由于安芯电子 IPO" 带病撤退 ",国元证券曾在今年 3 月被通报批评。其中,负责安芯电子上市的两名保荐代表人马志涛、徐明被上交所予以 6 个月内不接受保荐代表人签字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及信息披露文件。
上交所认为,保荐人国元证券在为发行人发行上市申请提供保荐服务过程中,出具的核查报告与实际情况不符,且在该所多次要求其对相关问题进行核查的情况下,仍未能对发行人研发人员认定、研发费用归集、收入确认准确性等多方面存在的异常情况予以充分关注并审慎核查,先后出具的多份核查报告中发表与事实明显不符的意见,违规事实清楚,情节严重。马志涛、徐明作为保荐代表人对此负有直接主要责任。
上海思尔芯 IPO 项目方面,中金公司在为思尔芯科创板 IPO 提供保荐服务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出具的发行保荐书等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赵善军为签字保代。
一系列资格罚之下,这无疑对券商保代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需要持续加强合规意识、优化风控机制等,更加重视声誉带来的 " 重量 "。
对于上述处罚,所涉投行券商基本有所表态,称切实以案为鉴,强化全面整改,坚持以投资者为本,不断强化执业质量管控,把好资本市场 " 入口 " 关,夯实 " 看门人 " 责任,更好地服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D 类名单动态更新,强化自律约束
投行业务一直是监管重点。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压严压实中介机构 " 看门人 " 责任,不仅仅对相关机构和个人实行 " 双罚 ",还多次采取 " 资格罚 ",D 类名单就体现了这个部分。目前看,投行业务的竞争不仅是承销能力的比拼,更是合规内控水平的较量,这个趋势很鲜明。
保荐代表人 D 类名单自发布以来就备受业界关注,这主要在于声誉约束带来的影响。2024 年 9 月 20 日,中证协发布《关于修订的决定》,完善保荐代表人负面评价公示机制,强化对保荐代表人的声誉约束。其中对 A 类名单进一步完善,增加撤否信息;并在 A、B、C 三类名单基础上新增一项 D 类(暂停业务类)名单,旨在进一步压实
投行 " 看门人 " 责任,强化对保荐代表人的声誉约束。
财联社记者也曾在《D 类保代暂停业务!监管深度强化保代分类,进一步完善负面评价公示机制》《狠招!16 位 D 类保代被监管 " 暂停营业 ",涉及项目都曾轰动一时,还有保代或将涉及》两篇报道中,对于 D 类名单的产生、更新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有过全面报道。
D 类展示的是资格罚,采取动态更新机制,非固定名单,资格罚毕就会离开榜单,主要与保代被具体采取的监管措施以及其期限挂钩有关。目前来看,相较于首批 D 类名单,汪家胜、杨丽君、李纪元、赵宏志、贾文静、李春、肖晋、许戈文、朱保力等 9 位保代已经不在名单内。
中证协此前称,协会将不断强化证券公司的合规风控意识,提升券商及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更好发挥资本市场 " 看门人 " 作用,服务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一组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为止,已有超过 30 家券商因投行业务违规而受到处罚。根据监管机构的处罚原因分析,这些违规行为涵盖了投行业务的多个关键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尽职调查、质量控制内核、项目收费以及持续督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