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这几年科技圈最有亮点的技术突破,AI 大模型几乎是每一家科技企业的必修课。然而 AI 既是 " 天使 "、也是 " 魔鬼 ",它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成为了互联网上最大的虚假内容制造机。日前抖音方面发布关于 "AI 起号 " 专项治理行动的公告,对利用 AI 进行账号批量生产、传播虚假信息的黑灰产链条展开重点打击。
然而就在同一时间,抖音和小红书大也都张旗鼓地推广 AI 技术,希望 AI 能渗透到自家的产品中。比如 5 月 16 日,在经过了数月的测试后,抖音 App 正式接入豆包,目前在抖音消息列表,豆包已作为好友显示,用户可与之进行对话,同时也支持直接跳转至豆包 App。
一边打击 AI 起号,一边又希望用户使用 AI 创作内容,看起来抖音和小红书似乎有点 " 精神分裂 "。
当然,这并不是抖音、小红书在 " 左右互搏 ",而是内容平台在 AI 时代不得不走钢丝带来的结果。因为内容平台既希望通过 AI 技术丰富内容池的深度和广度,又不想看到 AI 产出的低质内容污染内容生态。所以既要又要的心态,就是抖音、小红书一边推广 AI,一边打击 AI 的根源。
以抖音为例,相比于早前,如今普通用户已经越来越不爱发短视频了。但他们的理由也很直观,因为同样是分享日常生活,有专业脚本、剪辑、摄像团队拍出的内容就是会更受欢迎,所以就使得普通用户从内容创作中得到的正反馈不断持续下降。
现实也确实如此,自从抖音接入豆包之后,平台上就出现了一批由 AI 制作的创意短片。然而也能发现,并不是所有的 AI 内容都质量上乘,由 AI 粗制滥造的低质视频、乃至虚假内容同样频繁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毕竟当下的 AI 还不是 AGI,在还不能自主设定目标的时候,它更像是一个有效率的工具、而非一个智能助手。
可问题就在于,急于变现的创作者缺的就是时间,即便给他们提供了豆包这种优秀的 AI 产品,他们也没时间去打磨内容,反而会使用 AI 批量生成内容。遗憾的是,如今 AI 在批量化生成内容时的方差大到几乎不可思议。一如当初 " 内容农场 " 污染百家号、企鹅号等内容平台那般,如今 AI 也在无形中污染着抖音、小红书。
总而言之,抖音、小红书们并不是不欢迎 AI,他们希望看到是制作精良、创意十足的 AI 内容,而非千篇一律的同质化产物。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