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27分钟前

亏损的芯片股杰华特要掏钱买资产,既为补强业务“短板”,又为赴港上市增色

5 月 20 日晚间,杰华特(688141.SH)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全资子公司杰瓦特拟以合计 3.19 亿元直接和间接收购 " 天易合芯 "40.89% 股权,并实际控制目标公司合计 41.31% 的股权。

收购完成后,公司及杰瓦特将向天易合芯董事会合计委派三名董事成员,占其整体董事席位的五分之三,从而将其纳入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天易合芯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传感器芯片和模拟芯片设计、研发和销售的半导体公司,2025 年一季度刚刚扭亏盈利,但公司负债有所增加。

作为 A 股十大 " 烧钱 " 芯片公司之一,杰华特同样受困于债务问题,其资产负债率已经从 2022 年末的 27.95% 增至 2025 年 3 月末的 50.29%,公司面临着较大的现金流压力,已经开始筹备谋划港股上市。顶着债务压力并购一家仍要斥资并购,杰华特不仅看中标的资产的赚钱能力,也是在做业务 " 填空题 "。

发挥 " 钞能力 ",弥补业务 " 短板 "

本次收购分为两部分。

一是杰华特拟直接受让 10 家机构所持标的公司合计 29.74% 的股权,作价 3.17 亿元;二是子公司杰瓦特通过受让标的公司实控人及员工持股平台股份,控制天易合芯 11.57% 的股权,并获得 11.15% 的股东权益,股份受让交易对价为 164.94 万元

图源自公司公告

需要解释的是,南京太芯易格电子有限公司(下称 " 太芯易格 ")、南京同舟合芯科技中心(有限合伙)系目标公司实控人及员工持股平台,未实际开展业务。交易前,太芯易格由目标公司实控人邹定锴、李纪鹏控制,交易后由杰华特控制。

在直接受让股权交易部分,有 9 家机构通过本次交易退出天易合芯战略及财务投资人行列,仅上海临知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交易后仍持股 1.26%。交易完成后,杰华特实际控制天易合芯 41.31% 的股权,另有平台团队持股 23.72%,战略及财务投资人持股 34.98%。

天易合芯创始团队和实控人与杰华特约定,将尽力达成目标公司 2026 年、2027 年每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 20% 的业绩目标,该业绩约定不设置惩罚条件,仅作为未来收购团队剩余股权的前提条件,即实现以上业绩约定后,杰华特未来有权对团队剩余股权开展持续收购。

杰华特、天易合芯同样都在模拟集成电路产业链,各自业务侧重不同。

杰华特主要从事模拟集成电路的研发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信号链芯片,其在电源管理芯片领域覆盖大部分业界主流品类,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讯电子等多个下游领域。

截至目前,杰华特的收入主要来自电源管理芯片业务,2024 年收入 16.46 亿元,占总收入比重高达 98.05%,而信号链芯片业务虽然同比大增 98.62%,但仅创收 1962.19 万元。

天易合芯则专注于高性能传感器芯片和模拟芯片设计、研发与销售,其产品属于信号链品类,如光学健康检测芯片、高精度电容传感芯片等,主要应用于智能穿戴、手机平板等消费类产品。2024 年,天易合芯营收 2 亿元。

杰华特最早发家于消费类的 AC-DC 芯片,这类芯片主要应用在手机充电器、电脑电源适配器等设备中,之后又延伸了 DC-DC 芯片、线性电源芯片和电池管理芯片等品类,这些都属于电源管理芯片。为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自 2020 年,杰华特开始向电源管理芯片和信号链芯片两个方向全面发展,但后来者表现难言出彩。

显而易见的是,将天易合芯收入囊中后,杰华特的 " 短板 " 业务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强。公告提到,收购交易会扩大公司信号链品类的产品布局。此外,天易合芯的产品已导入多家头部手机厂商,公司可以借助天易合芯的手机客户渠道,将其他电源管理等产品导入手机客户,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不过,杰华特也会面临新的风险。其公告指出,天易合芯尚处于投入阶段,整体项目投资周期较长,可能存在不能实现预期收益或产生资产减值的风险。这对于资金链比较 " 脆弱 " 且尚在亏损阶段的杰华特来说,又增加一道警戒线。

上市后业绩 " 变脸 ",计划去港市募资

亏损不断,债务压顶。

从杰华特的 2025 年一季报来看,似乎是 " 富裕之家 ",截至今年 3 月末,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尚有 9.94 亿元,本次收购交易总金额 3.19 亿元,看似轻松应对,实则不然。

对比 2024 年一季度末,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16.20 亿元,12 个月减少超 6 亿元,仅 2025 年前三个月就减少了近 2 亿元。" 烧钱凶猛 " 的杰华特已经连亏两年。

2022 年 12 月,盈利的杰华特成功落户科创板,上市后的首个完整财年,公司就上演 " 变脸 ",陷入巨亏。2023 年、2024 年,杰华特分别录得归母净亏损 5.31 亿元、6.03 亿元,2025 年一季度,亏损 1.13 亿元,已累计亏损 12.47 亿元。

研发投入主要侵蚀公司利润,2023 年、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各为 4.99 亿元、6.19 亿元及 1.91 亿元,增速各为 63.88%、24.02% 和 36.18%,更多的投入兑现在营收增速上存在时间差,同期,公司营收增速各为 -10.43%、29.46% 和 60.42%。今年首季,公司业绩改善明显,但仍未走出亏损。

大亏之下,公司在 2024 年 11 月公告终止了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除此之外,杰华特的债务问题呼之欲出。

上市前的 2022 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27.95%,到今年 3 月末达到 50.29%。两年多时间,猛增 22 个百分点,总负债规模已达到 20.46 亿元,上市前为 12.19 亿元。

科创板 IPO 时,公司募集资金 20.55 亿元,用于投入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模拟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汽车电子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先进半导体工艺平台开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富足度过了一段时间,去年开始,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变得迫切。

2024 年 4 月 30 日,公司公告披露,为满足公司及子公司的经营需要和发展需求,公司及子公司 2024 年度拟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 37 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其中杰华特不超过 32 亿元,子公司合计不超过 5 亿元。

2025 年 2 月 17 日,杰华特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及运营需要,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 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对此,公司称是为加快其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

一方面,杰华特缺钱,谋求港股上市或能解燃眉之急,但相对单一的营收结构或不易讨得资本青睐,并购天易合芯不仅是增加一块赚钱的业务,也有利于公司在为港股投资者讲出更有 " 钱景 " 的新故事。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 作者丨杨亚茹 编辑丨曹晟源)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