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全天候科技 28分钟前

日本财富管理“历史性变化”:进入通胀时代,日本人要从存款转向投资了?

日本财富管理市场正经历由通胀压力与人口结构变化驱动的根本性转型。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 5 月 18 日的报告中表示,日本持续通胀使现金存款实际收益转负,迫使家庭金融资产从保守配置转向权益类投资,股票与投资信托占比分别升至 13.4% 和 6.1%。分析师预测,到 2035 年,高净值及富裕阶层金融资产规模将达 1089 万亿日元(6.9 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4.6%-8.3%,这可能推动权益资产中枢上移。

现金贬值压力倒逼投资需求

大摩分析师表示,目前日本家庭长期维持的 " 高储蓄、低风险 " 配置模式在通胀持续化面前难以为继。

截至 2024 年底,家庭金融资产中现金存款占比虽仍达 50.9%,但较 2015 年的 56% 已显著下降,而股票与投资信托占比分别从 2010 年的 8.2%、3.6% 升至 13.4%、6.1%。核心驱动因素来自通胀对实际购买力的侵蚀 —— 2024 年 CPI 同比涨幅达 2.8%,而银行存款平均利率仅 0.03%-0.1%,持有现金的隐性成本首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显性化。

政策层面,新型 NISA 账户成为转型催化剂。这个年投资上限 90 万日元的免税工具,2024 年开户数达 2560 万,年新增投资 17.4 万亿日元,其中 59% 流向股票,47% 配置于 ETF。数据显示,20-40 岁投资者占 NISA 用户的 58%,其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达 38%,是 50 岁以上群体的 2.3 倍,反映出年轻一代对 " 投资抗通胀 " 的认同度显著高于前代。

老龄化催生代际资产转移

日本老龄化率已达 28.7%(2024 年),财富代际转移规模持续扩大。

大摩测算认为,未来十年间,年轻一代将继承超 300 万亿日元资产,推动家庭金融资产从 " 储蓄型 " 向 " 投资型 " 迁移。这一趋势在高净值与富裕阶层尤为明显:资产超 5000 万日元的客群中,27% 的金融资产流向股票与另类投资,较 2020 年提升 9 个百分点,而遗产规划、跨境投资等需求占比超 60%。

财富金字塔基座的大众市场同样经历结构性变化。资产不足 5000 万日元的大众富裕阶层占比 57%,成为增长核心引擎。在线券商通过低佣金策略抢占市场,2024 年线上经纪交易占比达 80%,SBI Securities 等平台取消国内股票佣金后,客户数一年内激增 45%;数字银行 Rakuten Bank 以 1.6% 的存款利率吸纳 24 万亿日元资金,移动交易占比达 67%,用户粘性较传统银行高 35%。

数字化能力决定生存空间

日本财富管理的历史性转折,本质是通缩时代思维惯性的终结。对于投资者而言,核心挑战已从 " 是否投资 " 转向 " 如何在变革中构建适应性策略 "。

金融机构的估值逻辑正从传统银行业务转向财富管理能力 —— 具备强数字化能力的头部银行(如三菱 UFJ、瑞穗)有望在转型中脱颖而出,而依赖线下渠道的机构可能面临客户流失压力。

传统金融机构正面临 " 数字达尔文主义 " 挑战。80% 的经纪交易通过线上渠道完成,而部分区域性银行线上交易占比不足 35%,客户流失率较数字银行高 18%。

头部机构的转型路径集中于技术渗透与生态整合。70% 的金融机构已部署通用 AI,三井住友计划 2028 年前投入 500 亿日元开发生成式 AI,用于客户需求预测与投资组合优化;机器人顾问管理资产达 20.5 万亿日元,费用率仅为传统服务的 1/3-1/2。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