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全天候科技 42分钟前

小米 YU7、自研芯片、新机“定档”,高盛:买!

5 月 19 日,小米汽车在官方微博宣布,将于 5 月 22 日 19 点发布小米 SUV 车型 YU7,自研手机 SoC 芯片玄戒 O1 和小米 15SPro 旗舰手机将于同日发布。

雷军透露,这次重磅新品特别多:手机 SoC 芯片小米玄戒 O1,小米 15SPro,小米平板 7 Ultra,小米首款 SUV 小米 YU7 等。

消息公布后,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18 日,高盛发布研报,预计小米一季度智能手机、大家电及平板业务表现强劲。小米在智能手机领域持续获得市场份额,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其高端化进程稳步推进。尽管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放缓,但自研玄戒 O1 芯片的推出可能进一步助力小米高端化战略。

在 AIoT 业务方面,高盛预计 AIoT 收入同比增长约 50%,尤其是大家电和平板电脑将成为 AIoT 业务的重要增长点。预计 2025 年 SU7 ( 含 SU7 Ultra ) 交付量约为 32 万辆,YU7 约为 8.5 万辆。

高盛对小米维持 " 买入 " 评级,目标价上调至 62 港元。截止发稿,小米股价为 51.95 港元,距离目标价约有 21.6% 的上涨空间。

智能手机业务稳步提升市场份额

5 月 17 日晚,在小米 15 周年战略新品先导发布直播中,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透露," ‘玄戒 O1 ’芯片是小米造芯 10 年的关键里程碑,非常值得大家期待;搭载小米自研‘玄戒 O1 ’芯片的产品有好几款,不仅仅是手机。"

雷军表示,只有做高端旗舰 SoC,才会真正掌握先进的芯片技术,才能更好支持我们的高端化战略;小米玄戒 O1 采用第二代 3nm 工艺制程,力争跻身第一梯队旗舰体验。

高盛在研报中对小米 2025 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期(1.7 亿部)低于市场共识(1.81 亿部),但看好小米在中国市场持续从苹果和荣耀等品牌中获取市场份额。高盛的数据显示:

2025 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 1%,小米全球市场份额达 14%

截至 5 月 11 日的 52 周中,小米在中国市场的 47 周实现同比份额增长,优于 OPPO、苹果和荣耀等竞争对手

高盛认为,自研玄戒 O1 芯片的推出可能进一步助力小米高端化战略,类似于苹果 Mac 自研芯片后的市场表现(自 2020 年 11 月发布自研芯片后,Mac 全球 PC 市场份额平均提升约 2 个百分点至 9%)。

也有业内人士称,随着小米自研手机芯片的发布,小米将成为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全球唯四、国产唯二拥有核心自研芯片的手机品牌。有券商分析师评价称," 玄戒 O1" 的发布标志着小米芯片技术自主权的真正突破。

AIoT 业务高速增长

高盛表示,小米 AIoT 业务表现亮眼,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约 5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大家电领域:国内空调、洗衣机和冰箱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 103%、184% 和 145%;电视和净水器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 7% 和 78%

平板电脑: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 57% 至 310 万台,在全球和中国均位居第三

高盛预计,大家电和平板电脑作为两个最重要的 AIoT 细分领域,将在 2027 年贡献 AIoT 业务约 40% 的销售额和 50% 的毛利,高于 2024 年的 30%/35% 水平。

小米电动车工厂二期已于 4 月中旬通过政府验收,且于上周交付小米,这意味着很快将开始试生产。同时,三期工程也显示出早期迹象。高盛预计:

SU7(包括 SU7 Ultra)2025/26 年交付量将达约 32 万 /33.5 万辆

YU7 预计交付量约 8.5 万 /36 万辆,相当于特斯拉 Model Y 在中国销量是 Model 3 的 2.3 倍

AI 生态加速构建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还在 4 月 30 日推出了首个开源推理型大语言模型 MiMo

MiMo-7B 尽管参数量较小但能适用于高端智能手机,在公开数学推理和代码竞赛评估中超过了 OpenAI 的 o1-mini 和阿里巴巴的 QwQ-32B-Preview

小米 OS 原生 AI 助手 " 超级小爱 " 月活用户达 8,200 万,成为中国 AI 原生应用中排名第五的产品

高盛认为,凭借超过 7 亿活跃智能手机安装基础和 9 亿多连接的 AIoT 设备,小米正在构建全球最大的 AIoT 生态系统,有望打造无处不在的消费者导向型物理智能生态系统。

高盛维持小米 2025-27 年收入预测基本不变,但上调了同期调整后净利润预测 3-6%,以反映更强劲的 IoT 销售和毛利润前景:

2025 年一季度预计收入同比增长 45% 至 1095 亿元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 70% 至 94 亿元

目标价从 59 港元上调至 62 港元,基于:1 ) 小米核心业务 23 倍 2026 年 EV/NOPAT;2 ) 小米电动车业务 740 亿美元的 DCF 估值;3 ) 10% 控股公司折扣

四大积极催化剂,助力股价回升

在 13 日的研报中,德银认为,在未来两个月内,小米将有四个积极的催化剂:

一是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预计,小米 2025 年一季度销售额将同比增长 9%,达到 75869 辆, " 智能电动汽车及其他新业务 " 的毛利率将环比增长至 22%。

因此,德银预计小米电动汽车业务的净亏损将同比下降 87%,环比下降 57%,约为 3 亿元人民币;一季度总收入将持平,约为 1090 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 230 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 3%);一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 100 亿元(同比增 54%,环比增 20%)。

二是 "Xring" 芯片发布。

三是投资者日活动。公开信息显示,小米计划于 6 月 3 日举办 "2025 投资者日 " 会议,随后于 6 月 4 日至 5 日在北京进行智能电动汽车工厂参观。

四是 "YU7"SUV 发布。 报告预测,"YU7"SUV的月销量将达到每月约 3 万辆。

相关标签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