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 " 三人篮球 " 吗?
顾名思义,就是每队三名队员上场的篮球比赛。
在竞技体育领域,三人篮球还是一个很年轻的正式比赛项目,2010 年青奥会才首度 " 登台 ",但其发展却堪称神速。
到了 2020 年,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如今,这项由街头篮球发展而来的运动,已被视为世界第一的城市团体运动项目。
许多城市都在竞夺三人篮球相关赛事的举办权,西安便是其中的 " 幸运儿 ":
5 月 17 日 -18 日,来自塞尔维亚、法国、中国等全球 16 支球队,在西安一决高下。
这也是世界顶级三人篮球职业赛,首度登陆西安!
无论哪座城市,走在校园里、公园中,篮球场的场地永远处于爆满状态。一旦走上球场,无论是运球如飞的疾风少年,还是投篮犹如 " 神枪手 " 的中年汉子,都能顷刻化身观众眼中的王。
中国人对篮球有多痴狂?
根据中国篮球协会 2024 年发布的《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报告》,我国篮球人口高达 1.25 亿,其中核心篮球人口约 7610 万人。全国 6-65 岁人口中,打篮球的比例更是高达 10.9%。
怎么理解这个数据呢?
作为国球的乒乓球,全国人口数量约为 1 亿,比篮球少 2500 万;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我国人口数量也不过 2600 万。即使排除总人口基数高的情形,单看篮球人口比例,我国在世界上也是遥遥领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其实,篮球自 1891 年诞生后,很早传入中国,并迅速流行起来。许多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都热爱体育运动,比如朱德就特别热爱篮球运动。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我国篮球国家队就在亚洲打响了名号,并于 1936 年参加了柏林奥运会。
20 世纪九十年代起,NBA 转播引发收视狂潮,以及动漫《灌篮高手》的播放,带动不少青少年走上球场,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 " 篮球潮 "。
此外,篮球场建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也很低,找片水泥地,支两个架子刷点油漆就能使用,这使得篮球架和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成为过去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常被捐赠的运动器材。
相比之下,乒乓球、羽毛球等需要准备球拍和专用场地,所用球也都是消耗品,而篮球也更为耐用,这使得其成为既能容纳更多人参与,同时又最为经济的运动。
既好玩又热闹又经济,篮球在发展中的中国,就这样火爆起来。
这并非五人篮球去掉两人那么简单,三人篮球有其独特规则,更为戏剧化,也更扣人心弦。
三人制篮球赛规则:常规比赛时间为 10 分钟,常规赛时间内得分高的球队获胜,或者有球队在常规时间内率先得到 21 分即算获胜。如果常规时间两队打平,即进入决胜期(加时赛),决胜期内率先得到 2 分优势的球队获胜。
三人制比赛计分方式上,三分线内投篮得 1 分,三分线外投篮得 2 分,罚球得 1 分。每次进攻时间为 12 秒,不能背身单打超 5 秒,否则视为违例。
如此一来,其观赏性更强,攻防转换快,悬念也更加突出,对运动员的无氧运动和身体对抗能力要求很高,需要是兼具速度、灵活、身高和对抗的锋线型球员。
目前,中国已是三人篮球世界强队。
2023 年,在国际篮联个人积分排名前 100 的球员中,中国球员占据 12 席,仅次于世界冠军塞尔维亚队,与美国并列第二。2021 年东京奥运会,中国女队拿到铜牌,是三大球的首枚奖牌。今年三人篮球亚洲杯,中国男女队又分获亚军和季军。【1】
其体现为三大特色:
首先,参赛队伍多。共有来自法国、中国、蒙古的全球 16 支球队。
第二,选手实力强。既有塞尔维亚、立陶宛的传统豪强,也有蒙古、比利时这样的后起之秀。
第三,呈现 " 体育 + 娱乐 " 模式。现场设置篮球互动娱乐区、特色美食街,邀请知名乐队现场助阵表演。
技术流、身体流球队捉对厮杀,上演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
对于西安来说,篮球顶级赛事落地,更有望为城市擦亮新名片。
因为西安本就可以说是 " 篮球之城 "。
中小学和高校如云,校园篮球水平闻名全国。
去年全国篮校杯比赛,以西安铁一中陆港中学女子篮球队为班底的陕西青年女篮击败上海向明中学队,夺得冠军。西安交大男篮,则在 3 人篮球联赛全国总冠军中斩获第五。
赛事来看,已有奥运女篮资格赛、男篮亚洲杯预选赛、中日女篮对抗赛等多项国际国内顶级赛事落地西安,正将西安打造成 " 中西部篮球新高地 "。
纵观世界名城、名赛案例,赛事往往与城市共融共生。
有赛事,方能有活力,释放城市的不尽魅力。
就以 " 城马 "" 西马 " 为例,将马拉松的基因注入西安之后,带动市民健身跑步热潮。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篮球赛事,将西安篮球热度推向 " 白热化 "。
除了篮球,就在下个月,还有世界泳联花样游泳世界杯总决赛在西安举行,这是西安首度举办该赛事。同月,世界男子排球联赛第一站也将登陆西安。
不难发现,持续不断的赛事,正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革新城市风貌。
因为每一次重大赛事,都是城市对外的展示窗口,是国家甚至全球视野下,对西安城市的检阅。
它在提升西安办赛经验的同时,会让高水平管理日益常态化,让作为城市主人翁的文明市民意识深入人心,让西安更文明、更现代、更包容、更大气。
赛事本身,亦能强化积极向上、合作共赢的城市精神。
体育竞技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而这成果的达成,离不开人与人合作的坚持不懈。
个人竞赛比如游泳、网球等,每一位运动员都离不开教练团队的支持;团队竞赛,更需要体现集体的力量。
因而,与其说是运动员追求 " 赢 ",不如说是展现团队协作的结果。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不也是如此?它有赖于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每个个体,在人与人的协作中,释放出日新月异的伟力。
独木不成林,一人不为众。进击的西安,呼唤这样的热血沸腾。请将心跳的感觉,一个又一个赛事接力下去,一往无前。
来源 / 网观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