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公司抢占 " 农业 +" 新赛道
城投公司依托政策红利与资源整合优势,通过撂荒地开发、智慧农业示范园建设、农旅融合项目运营等路径,延伸 " 种植—加工—文旅 " 全产业链,以科技赋能与绿色转型重塑乡村产业生态,实现农业增效与城乡协同发展。
安徽省等省份出台专项政策,鼓励文旅与农业、科技等产业跨界融合,支持城投公司通过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参与田园综合体、民宿集群等项目。政策红利不仅体现在资金扶持上,更体现在土地流转、税收优惠等资源配置的倾斜,例如广东省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明确支持农文旅项目的用地指标。
消费端的升级浪潮也为农业附加值提升打开空间。数据显示,2024 年乡村旅游市场规模突破 9000 亿元,其中 80 后、90 后客群占比超 60%," 轻旅行 + 深体验 " 成为主流需求。增城农投集团创新推出 " 丝苗米稻田定制 " 模式,用户通过小程序认购稻田收获权,不仅能获得定制化农产品,还可参与插秧、收割等农耕体验,单项目带动户均增收 3 万元,验证了 " 订单农业 + 文旅 " 模式的市场潜力。
城投公司的独特优势在于整合资源的全产业链能力。湖北梁子湖区城投以花海资源为核心,开发菜籽油、莲子米等深加工产品,并搭建线上销售平台,线上销售额占比达 40%;同时推出文化研学、米食嘉年华等活动,年引流超 30 万人次,形成 " 一产奠基、二产增值、三产引流 " 的产业闭环,将农业产值从传统种植环节向加工、服务领域延伸,整体附加值提升 200% 以上。在 2022 年,通过这个农旅融合项目,共种植大豆 2900 亩、向日葵 300 亩、湘莲 800 亩、水稻 800 亩。城投公司与东沟、梁子、沼山 3 镇沿东梁子湖的 9 个村支部签订协议,构建 " 支部+村投+国有企业 " 多元开发新格局。
运营能力与环境保护的双重考验
尽管前景广阔," 农业 +" 仍面临多重风险。同质化竞争成为突出问题:低端农家乐、采摘园等项目盲目跟风,导致产品结构趋同,约 30% 的乡村旅游项目因缺乏特色陷入 " 一次性消费 " 困境,复游率不足 10%。此外,土地合规与生态保护压力日益凸显,农文旅项目必须严守耕地红线。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宁海街道海浒社区位于星云湖畔,曾是当地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近年来,随着星云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面对这一挑战,海浒社区积极探索转型之路,通过创新性地发展农文旅融合模式,成功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对 " 要生态还是要饭碗 " 的抉择,海浒社区创新 " 党组织 + 村办公司 + 农户 " 三级联动机制,以 " 烟粮协同 " 种植模式重构生态农业版图。通过土地流转整合零散耕地,建成连片沿湖生态区,构建 " 烤烟 + 水稻、蚕豆、鲜食玉米等 " 的多元轮作体系,同时配套推广水肥一体化、" 四虫一剂 "(四类天敌昆虫是指:夜蛾黑卵蜂、捕食螨、叉角厉蝽、蚜茧蜂(或烟蚜茧蜂);一剂生物农药是指,烟草内源抗病毒制剂)和全程机械化等绿色生产技术,每亩田节水达 40% 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下降 50%,农户亩均收入提高 10% 以上。
当前,投资回报周期长与运营能力成为 " 农业 + 文旅 " 发展的短板,农业项目普遍具有投资大、回报慢的特点,陕西商洛某民宿项目需 20 年运营才能收回成本,并且依赖专业团队管理。这也表明,构建 " 农业 + 文旅 " 新生态,要改变 " 重投资、轻运营 " 的传统思维,建立起科学的产业运营体系。
模式创新成为破局关键
广东增城 " 云上稻田 " 项目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用户支付定制费用后可获得专属稻田收割权、农产品配送服务及全年研学体验权益,二次消费转化率达 35%;陕西商洛张峪沟项目通过 " 土地入股 + 保底分红 " 机制,吸引村集体和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户年均增收 3 万元,同时降低土地流转阻力,项目落地周期缩短 40%。此外,四川蒲江城投依托柑橘种植基地建设中央厨房,开发果汁、果脯、预制菜等产品,并通过电商平台拓展全国市场,线上销售额年均增长 120%,实现 " 从田间到餐桌 " 的全链条增值。
近年来,甘肃省庆城县立足丰富的农业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秀美的自然风光,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白马铺镇把 " 农文旅融合 " 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庆阳市 " 以文塑旅、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农文旅深度融合 " 的发展目标,深挖资源禀赋,放大特色优势,在王畔村高标准打造 " 以苹果产业为核心,以农文旅融合为载体,能人带头、全民参与 " 的 " 一心两轴三区 " 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
同时,深挖历史文化富矿是庆城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庆城县全力打造岐黄周祖文化品牌,启动实施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国家 5A 级景区创建,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下," 农业 + 文旅 " 正成为乡村建设的新支点。通过政策赋能、科技驱动与模式创新,将涌现出更多 " 农业 + 文旅 " 融合发展的区域品牌,将 " 农业 +" 的蓝图转化为 "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 的可持续路径,实现城乡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