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5 日晚,网络作家、车主代表 " 风云 XTony" 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在车主方表达起诉意向后,小米汽车副总裁李 XX 及销售交付服务部总经理张 X 于近日与其进行了 3 个多小时的线下约谈。双方 " 充分交换了意见,进行了坦率的交谈,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会谈是有益的,但很遗憾没能达成最终方案 "。
5 月 16 日,上述车主告诉红星资本局,他所在的维权诉讼群成员都主张通过诉讼维权,预计耗时半年以上。
上述车主代表称,小米方面承认宣传上存在问题,但表示如果同意用户退订,将 " 直接造成小米汽车的崩塌 "。车主方对此并不认同,并表示接下来会保持对话。目前,该车主所在的维权诉讼群已超过 70 人,计划共同起诉小米汽车虚假宣传,并主张 " 退一赔三 "。
" 小米汽车副总裁称退订小米会崩塌 " 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当晚,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微博发文表示," 这两天出差见了很多行业朋友,也和一些车主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沟通,充分聆听大家的声音,但整个过程本人从没说过今日谣传的信息,目前相关报道均为不实内容,请造谣传谣者自重。"
此前,车主们认为,小米汽车曾宣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具有双风道空气动力学设计、能辅助散热、提升下压力等功能,还暗示其具有特殊内部结构、普通版无法改装。这种独特性和高端感正是很多人愿意耗资 4.2 万元选装的原因。但车主们发现,该部件实际并无宣传的空气动力学功能,从 " 功能件 " 变成了 " 装饰件 ",且普通版车型亦可通过数千元进行外观改装。
小米汽车在 5 月 7 日的道歉文中称问题出在 " 信息表达不够清晰 ",给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对于未交付的订单,将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可以改回铝制前舱盖;对于已提车和在本次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锁单用户,将赠送 2 万积分。
这个解释与解决方案并未得到车主们的认可。北京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威表示:" 虚假宣传行为的认定标准主要在于经营者是否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服务的关键信息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广东华商(扬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栋表示:" 小米汽车如果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对于因为 4.2 万元挖孔前舱盖导致的误导消费,补偿方案应该覆盖功能溢价的损失,车主可以针对前舱盖主张‘退一赔三’。"
记者 | 吴丹若
编辑 | 杨程
红星资本局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