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6 日,以 " 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 为主题的 " 国际博物馆日 " 陕西主会场活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启幕。活动旨在探索博物馆在新时代的使命,积极探寻创新发展路径,全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公众服务实现深度融合。

活动期间,陕西历史博物馆 " 吉金 · 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 " 展与西安碑林博物馆 " 汉字书法碑林 " 展将对外开放。西安碑林博物馆安排了现场书法展演、文创产品展示、社教活动展演、文物公益鉴赏和文物普法宣传等丰富的配套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参与。此外,围绕 " 博物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这一主题举办了学术研讨活动,邀请了荣新江、安来顺、鞠德东、沈旸等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记者现场了解到,陕西将五月定为 " 博物馆月 ",组织了各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公众参与性强的线下线上活动。线下省内各文博开放单位围绕博物馆日主题举办主题展览、社教活动、专题讲座、知识问答等 521 场次,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服务当代社会,促进文化消费、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线上展播 " 共承文脉 再绘新篇 " 为主题的纪录片与 " 方寸揽千年 一馆藏万象 " 为主题的科普动画,以多种形式展现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社会公众感受博物馆在新时代下的创新发展。
来源 / 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