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北京商报 1小时前

在线旅游开卷 AI:人才、大模型与流量入口三战齐发

2025 年,在线旅游行业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 AI 竞速战。截至 5 月,包括同程旅行、飞猪、马蜂窝等在内的平台均加速更新 AI 产品。深蓝智库调研业内多家主要在线旅游平台,并采访多位研究该领域的业内专家,围绕在线旅游企业角力 AI 总结出行业发展趋势。业内专家认为,AI 驱动的旅游业需突破 " 技术工具化 " 的初级阶段,呼吁政策层面开放数据共享与标准共建,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的关键变量。

平均 1 — 2 个月产品迭代

在深蓝智库采访调研的平台中,所有的在线旅游平台均接入了 DeepSeek。深蓝智库调研时还发现,今年所有在线旅游平台都在加速 AI 产品的迭代,平均每 1 — 2 个月都会优化或升级 AI 产品。

近日,马蜂窝自研 AI 旅行助手 "AI 小蚂 " 正式上线。据悉,马蜂窝将完成全面技术升级的 "AI 小蚂 " 全量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的同时,还集成了马蜂窝的垂直精调模型。在 "AI 小蚂 " 上线的前不久,飞猪 AI 产品 " 问一问 " 也加速上线。4 月,途牛旅游网也对外宣布,已完成自主研发、端到端架构 "AI 助手小牛 " 的开源发布。一个月之内,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接连更新 AI 产品,让 " 火药味 " 逐渐升级。

谈及升级后的 " 程心 AI",同程旅行副总裁余沛说到," 程心 AI" 可以帮助用户更顺畅地完成从行程计划到产品预订的全流程,实现从 "AI 推荐 " 到 "AI 决策执行 + 预订执行 " 的闭环。余沛进一步介绍,未来,同程旅行将持续推进 AI 产品迭代,不断提升 AI 在旅游出行领域的应用范围,在提升信息处理及反馈效率的同时,将更多业务产品及供应链资源接入到 " 程心 AI" 生态中。

飞猪 " 问一问 " 产品负责人刘洪敏也说到," 问一问 " 也会持续迭代升级,目前已有多项新功能在开发中。" 接下来,飞猪希望让 AI 继续吃透行业知识,让服务向更细致、更具人文关怀的方向升级;同时,产品的交互方式也会更智能化,让用户自己来定义自己想要的旅游。" 刘洪敏说道。

缩短用户决策时间

深蓝智库在调研中还发现,几乎所有的平台在升级 AI 产品后,都实现了帮助游客缩短决策时间,并能够帮助游客完善行程线路规划、制定旅行攻略等功能,一些平台甚至训练出了 " 预算管理师 "。

在被问及优化后的产品如何帮助用户决策时,马蜂窝方面相关负责人说到,AI 助手将直接帮助游客缩短决策时间。该负责人进一步介绍,在平台上,一个要去新疆的用户,平均的浏览时长是 62.5 分钟;要去澳大利亚的用户,平均浏览时长是 90.4 分钟。"AI 小蚂 " 的诞生,正试图改变这一困境。马蜂窝平台上拥有上亿用户积累的真实游记、笔记,以及覆盖全球 6 万多个目的地、6300 万 POI 的数据库,"AI 小蚂 " 将漫长的、需要跨平台检索的 " 功课时间 " 缩短至几分钟。

除了酒店顾问、路线定制师、攻略达人等助手外,飞猪 " 问一问 " 还设置了 " 预算管理师 ",它能汇总并核算相关费用,交由 " 行程助手 " 输出方案。最终生成的方案中,包含了往返机票、入住酒店、每日游玩景点及特色餐饮的建议,匹配了对应的机酒商品方便用户收藏和预订,还考虑到了带娃出行的注意事项。"AI 产品的进一步升级,将极大缩短游客从选择产品到下决心付款的决策时间。" 一家在线旅游平台的相关负责人说道。

技术人才与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在线旅游企业在 AI 客服、行程规划、动态定价等领域的投入增加,直接推高了算法工程师、AI 产品经理等技术岗位的需求。深蓝智库调研发现,多地招聘会现场,人工智能算法、大模型研发等岗位成为热门。

在 BOSS 直聘上,包括携程、同程旅行等企业均有算法工程师、AI 产品经理等岗位招聘需求,薪资待遇也从 2 万余元 / 月到 5 万元 / 月不等。

知名数字经济学者刘兴亮谈到,随着在线旅游平台对大模型的接入从浅层应用(智能客服、搜索优化)向深层应用(智能定价、用户预测行为、全仓库自动化运营)演进,研发成本必然会逐步增加。

携程发布的 2024 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公告显示,2024 年四季度产品研发费用为 34 亿元,同比上升 16%,主要由于产品研发人员相关费用产生了变动。2024 年全年,产品研发费用为 131 亿元,同比上升 8%,占净营业收入的 25%。

根据同程旅行 2024 年财报,服务开发开支由 2023 年的 18.2 亿元增加至 2024 年的 20 亿元,服务开发开支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信息科技雇员人数增加导致雇员福利开支增加。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还分析到,在线旅游平台接入 DeepSeek 等大模型后,AI 技术运营投入会随着模型训练的深入而增长,主要体现在数据量、算法和算力需求上。因此,为降低成本并提升技术水平,企业也需要合理规划技术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合作,优化算法设计和训练效率,并进一步平衡技术研发与成本投入。

未来是高频打低频商业逻辑

当下,在线旅游平台开启 AI 竞速的同时,不可避免陷入同质化内卷。未来场景究竟是什么?趋势又将走向何方?在深蓝智库调研采访的业内专家中,超过半数专家学者以及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是一场高频打低频商业场景之战。

途牛研发负责人顾启宁谈到,AI 对旅行社和 OTA 的短期助力,主要体现在对用户端信息处理上的快速高效响应、个性化推荐以及高效预订服务上。不过就现阶段而言,AI 发展还处于早期,还在持续不断地学习和迭代过程中,精确性还需进一步提升。

而谈到未来的市场竞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数字文旅研究中心主任邓宁分析认为,当前市场上一种是以小红书、抖音为主的内容平台,另一种是携程、同程旅行等基于旅游供应链的在线旅游平台,就现阶段而言,内容生态和供应链整合可能有助于形成独特优势,但当前 AI 大模型的能力并非绝对的护城河。

邓宁进一步谈到,抖音和小红书在旅游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因为它们拥有能激发用户决策的内容。而在线旅游平台通过预订酒店和机票等资源整合能力,也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目前还不能确定哪一种方向能够完全跑出来。

如果未来出现类似微信之类的超级应用,或许将会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互联网行业竞争下,本质是一场高频打低频的商业之战,即通过提供高频服务吸引用户,从而占据市场。旅游行业相对低频,但是通过 AI 产品加持,可提高频次。总的来说,无论资本层面,还是国家政策层面,均看好 AI 在旅游行业的应用前景。

北京商报记者 吴其芸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

新闻启迪财智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