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虎嗅APP 昨天

阿里吴泳铭再提创业,将采用“饱和式投入”打法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5 月 9 日上午,阿里巴巴(下称 " 阿里 ")CEO 吴泳铭发布内部信。在这封信中,吴泳铭明确提出:" 阿里巴巴必须放下过去的成绩,回到创业初心,以创业者的心态,开启一段全新征程。"

与此同时,吴泳铭提出 " 饱和式投入 " 打法。" 接下来集团将以饱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于几大核心战役。这几个关键战役将由多个业务方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和长项。我们会选择长期和全局的价值而非短期局部价值,以全局价值最优来制定集团各业务的协同策略。" 吴泳铭在信中如此写。

同样在这封信中,吴泳铭还表示:" 我们会在工具支持、组织保障、考核机制上全力保障,让改变不仅落于口头。"

虎嗅独家获悉,吴泳铭所提及的饱和式投入除了围绕 AI、云等核心业务的硬件与资源投入外,还包括了对于既有绩效机制、组织流程等维度的改革。虎嗅了解到,吴泳铭希望阿里上下聚焦于国内外电商业务、AI+ 云计算的科技业务、互联网平台产品这几个关键战役,并希望在 AI to C 等新方向上有重大突破。

另据虎嗅 4 月了解到的信息,阿里内部正在研究包括跨部门人才流动、年轻高潜质人才升迁、核心技术天才留存等一系列的策略和制度变化。有知情人士告诉虎嗅,阿里高层希望阿里内部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和风气," 聚焦于做事本身,让人才减少做事之外的后顾之忧和噪音。"

比如,内部已经在研究针对年轻高潜人才(尤其是技术向人才)额外的晋升体系,以及思考调整以往的 " 阿里系内兄弟公司跳槽需要离职且清司龄 " 的传统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聚焦关键战役和加大跨部门协同也是吴泳铭近期在阿里内部频繁提及的事情。为了加大业务协同,2025 年以来集团已经对部分重叠资源和组织进行了整合,并通过高管人事变化扩大关联部门的协同效力。而接下来围绕协同的组织调整和人事变化还会出现,虎嗅了解到高层希望在这个财年内为今后若干年打造出新的 " 基础架构 " 和 " 流程制度 "。

吴泳铭内部信的背景是 "510 阿里日 "。自二十一年前开始,阿里把每年五月十日设定为 " 阿里日 "。今年阿里日和以往的差异是,阿里高层希望集团内的精神面貌有所变化。就在阿里日前三天,阿里在杭州西溪园区 1:1 复刻了湖畔小屋——即 1999 年阿里创业时所在的湖畔花园 16 栋 1 单元 202 室。而这一举动,是为了让集团内上下重拾 " 创业 " 精神。

一个让阿里高层重新思考创业精神的契机是 AI。

虎嗅了解到,2025 年开年后,阿里所有的核心业务都在进行 AI 化转型,相应的 "AI 增量指标 " 也被纳入到相关员工的考核体系之内。以电商板块为例,有业务线小二向虎嗅表示,他们被明确要求增加 "AI 相关渗透动作 ":去和商家客户沟通并让对方采用平台所提供的新 AI 工具或新 AI 流量产品。另有业务线核心管理者向虎嗅表示,在一季度和二季度,他都把 AI 带来的 GMV 增量、用户相关增长数据纳入了团队的核心指标。

有消息人士在年初告诉虎嗅,阿里高层明确意识到 AI 可以解决一些互联网大厂普遍面临的 " 隐性挑战 ",比如部门墙和效率。而这背后的本质是,AI 重塑阿里目前的业务流。该人士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在某个 " 报表类 " 审核环节采用 AI 后,一方面提高了人效,一方面大幅度减少了沟通成本。该人士还描述了一种畅想,基于 AI 的辅助工具,可以更客观真实地跟踪员工的业绩表现和成长性,降低人为主观因素。

如果阿里想彻底推动深层改革,势必需要从绩效考核、利益分配制度等维度,重塑阿里内部的生存法则:让具备大局观、打出战功的人,可以在新的规则下,获得足够高的确定性。

附:吴泳铭内网帖《回归初心 重新创业》全文

各位阿里人:

明天就是第 21 个 510 阿里日。为了纪念抗击 " 非典 ",我们将每一年 510 设为阿里日,感谢阿里家人的支持,更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为何出发。

此刻,全球技术浪潮带来的全新时代正在开启。阿里巴巴必须放下过去的成绩,回到创业初心,以创业者的心态,开启一段全新征程。

AI 科技革命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深远复杂的改变,风险与机遇并存。阿里积累的技术、人才和资源,是面向新时代的优势,但 AI 跨代际的创新也会瞬间将以往的优势变为劣势甚至桎梏。我们必须抱着从零开始的心态,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从中创造机遇,否则我们面临的只会是风险。

公司过去两年主动变革,围绕 " 用户为先、AI 驱动 " 的战略主线,我们对业务方向进行了重新聚焦和优先级的重组。接下来集团将以饱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于几大核心战役。这几个关键战役将由多个业务方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和长项。我们会选择长期和全局的价值而非短期局部价值,以全局价值最优来制定集团各业务的协同策略。

走向新时代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有勇气改变自己,适应变化。" 突破自己 " 这个说法不新鲜,但是非常难,会是一场艰难的蜕变。我们不能沉迷于过去的成功,要丢掉路径依赖,打破组织惯性,超越内部视角。阿里历史上颠覆性的创新,恰恰都是打破常规,选择了艰难且少有人走的路。同时,AI 技术革命,也让阿里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有机会产生更大协同效应,具备创造全新用户体验和价值的机会。如何运用 AI 技术重塑组织运作方式和提升效率也尤为重要。我们会在工具支持、组织保障、考核机制上全力保障,让改变不仅落于口头。

重新创业路上,唯一不能变的是初心: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创造客户价值,站在未来思考。这是阿里巴巴穿越周期走向 102 年的根基。淘宝、支付宝、阿里云……事实不止一次证明,当我们帮别人解决了问题,自己发展也就不会太差。前两天,我们在西溪园区揭幕了 1:1 复刻的湖畔小屋。这是阿里创业的起点,它代表阿里巴巴永不止息的创业精神、永远对创新的追求。选择现在将它搬进全球总部,不是为了怀旧,而是要提醒我们所有人,今天阿里巴巴依然在创业。

阿里的基因里没有 " 守成 ",只有 " 创造 "。阿里人,回归初心,重新创业。

相关标签
虎嗅APP

虎嗅APP

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与交流平台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