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爱范儿 刚刚

华为鸿蒙电脑现场上手:流畅得不像电脑,无缝兼容手机平板

去年 9 月,华为余承东在直播间表示,目前的华为电脑是最后一批 Windows PC,然后抛出重磅消息:接下来会有鸿蒙电脑产品。

这一下子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毕竟比起手机,要做一个电脑系统的难度无疑更高,并且可以想象的空间也要更大。

终于在今天的沟通会上,鸿蒙电脑操作系统正式面世,和华为手机、平板一样,都基于 HarmonyOS 5 构建。

不用从零开始的软件生态

做一个操作系统很难,而做成一个操作系统更是难上加难,不仅需要攻克技术上的难关,更重要的是打造一个软件生态,才能说服用户从成熟的平台上转移。

而对于能摸着「手机鸿蒙」过河的鸿蒙电脑来说,软件生态至少可以跳过「从零开始」的阶段。由于从 X86 架构转向和手机、平板平台一样的 ARM 架构,鸿蒙电脑操作系统能无缝兼容手机和平板应用,开发者一次开发就能实现三端部署。

像是 WPS Office 这样的应用,原本在鸿蒙平板平台上就是一个桌面量级的应用,就完全可以直接迁移到鸿蒙电脑。

不过根据现场实际的体验,并非所有的现存鸿蒙应用都能直接在鸿蒙电脑应用商店中搜索到,或许还需要开发者进行主动的分发,因此暂时还不能实现笔记本触控屏玩《王者荣耀》。

值得一提的是,鸿蒙电脑不支持侧载,所有应用都需要从应用商店中获取。

除了手机平板原有的鸿蒙应用,沟通会上也揭晓了第一批鸿蒙电脑端应用:办公、设计创作、理财、影音娱乐、教育的几个国产头部平台都有覆盖,甚至还有几个轻量级的小游戏。

比起手机这种 App 更吃重的场景,其实电脑端不少服务和功能,都能用网页浏览器完成,比如 ChatGPT、Canvas 等等。但专业度较高的工科以及类似 Adobe 全家桶之类的创意软件,或许短期内很难看到适配鸿蒙电脑的可能性。

因此,在初期最适合鸿蒙电脑的场景,是主打轻度办公和商务的轻薄本,不追求极致的性能释放,而尽量平衡功能与能耗,而这刚好也是华为笔记本品牌的舒适区。

其实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文字工作者来说,鸿蒙电脑现在的生态已经基本满足,因此不由得期待实际上手工作的体验。

现场展示的全新鸿蒙电脑 MateBook Pro,采用了去年 900 多克的 MateBook Pro X 的类似模具,或许比起 Intel + Windows,鸿蒙电脑才是它应有的形态。

▲ MateBook Pro

界面熟悉还流畅,到处都有 AI

鸿蒙电脑的界面可以说融合了 Windows、macOS 甚至 ChromeOS 以及平板原生鸿蒙等多个操作系统,降低用户使用习惯的迁移成本。

总体来说,系统和应用的界面,以及手势操作都有点接近平板电脑,系统的动效也是看齐原生鸿蒙级别,甚至还有打断动画,简直流畅得不像电脑。并且现场演示机中的大体积 PPT 文档,都能实现快速打开。

桌面上,可以放应用图标、文件这些常见的内容,也能摆放「鸿蒙卡片」的小组件,华为还将手机和平板的「收纳夹」搬到了桌面端,能够摆放应用文件,总体的桌面布局形式比较丰富

键盘布局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原本的「Windows 键」被一颗「鸿蒙键」代替,按下能呼出一个类似开始的菜单,里面有推荐应用、最近文件以及电源键,也支持和其他按键组合成快捷键,类似 Mac 上的 Command 按键。

右边 Ctrl 键也变成了一个全新「小艺键」,能够直接呼出小艺助手的对话界面,能够语音输入或键盘输入。

比较有意思的是,华为将手机上备受好评的「指关节截图」的操作搬到了电脑的触控板上。

和手机、平板搭载一个系统,自然也为鸿蒙电脑带来了流转和接续能力,不仅电脑能直接远程操控熄屏手机,剪贴板和鼠标也是共用的,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叫「手眼同行」,当用户看向平板、手机等其他华为设备的屏幕,只要点一下 Ctrl 按键,就能将鼠标移动过去。

还有应用的自然流转能力,比如说用户在户外用手机在飞书上开会,回到办公室点击一下就能将会议转移到电脑上,不需要繁琐的重新进入流程。

作为后起之秀的鸿蒙电脑,反而有机会在 AI 时代弯道超车,因为现存的电脑操作系统,都不是专门围绕 AI 构建的,不管是 Apple 智能还是微软 Copilot,目前都只能算是一种集成在系统中的工具。

而作为一个 AI 时代下诞生的电脑系统,鸿蒙电脑系统和 AI 的结合要更加深度。

比如说,不管是文字还是文件,通过鼠标选中后,右键都能直接发送到小艺助手进行 AI 分析。

以及系统全局的搜索,可以通过关键字提示或者提问的形式,从电脑中精准检索出来。

由于和系统底层深度结合,小艺还能实现其他第三方 AI 助手做不到的系统设置能力。作为一个全新的系统,鸿蒙电脑对基本上所有消费者来说,都会比较陌生,这个功能可以说是内置了一个智能的「说明书」。

至于会议智能记录、AI 生成文档这些原本就在华为笔记本以及鸿蒙手机平板上有的功能,自然不会缺席鸿蒙电脑。

是无奈之举,更是一种选择

其实和手机系统长久以来基本只有 Android 和 iOS 两个选项不同,电脑系统的选择要更加丰富,除了 macOS 和 Windows 之外,还有大大小小开放的 Linux 发行版可用。

今年 3 月的华为笔记本产品,也确实开始出厂搭载了 Linux 系统,但这也只是一个过渡,华为最终肯定会选择 All in 鸿蒙电脑系统。

以手机为中心,华为用鸿蒙内核构建了一个包括平板、智能配件、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在内的全方位生态,但缺少了最后一块拼图——电脑。

再怎么用「鸿蒙电脑管家」魔改 Windows,它终究和手机跑的不是一个系统,并非真正位于一个生态之内。

因为外部原因不能用 Windows 系统,对华为笔记本产品来说当然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打击,但也给了华为一个契机,能够放手尝试一个挑战性更高的平台。

从 2016 年第一台华为 MateBook,到去年国内第二的笔记本出货量,华为笔记本品牌历史其实不长,但足够深入人心,在商务本和学生本领域累积了口碑,这也是他们换用全自研电脑系统的信心和底气。

如果说现在鸿蒙电脑的最大优势,或许还是「鸿蒙互联」上。目前鸿蒙生态设备突破 9 亿台,「鸿蒙全家桶」用户越来越多,一台和手机、平板搭载同一个操作系统的电脑,能够共享一个剪贴板、鼠标,文件和应用一点就能流转 ......最终就能靠这种独特的体验,构建出鸿蒙生态壁垒,吸引用户,留住用户。

当然,作为一个新生的系统,加上电脑这种生产力工具的定位,鸿蒙电脑在短时间之内,或许都难以成为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

但至少我们,比以前多了一个选择,一个抓在自己手里的选择。

华为也已经宣布,首款华为鸿蒙电脑产品 MateBook Pro 将于 5 月 19 日正式发布,爱范儿也将在第一时间追踪报道,也即将为大家送上鸿蒙电脑更详细的评测体验。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