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在缩量市场寻增量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刘一博 冯若男 网编:王巍 2025-05-07
伴随着最后一份年报发布,21 家白酒上市公司以超 4000 亿元的营收、超 1600 亿元的归母净利为 2024 年画下句号,与此同时持续增长的表现也为资本市场点了一把火。5 月 6 日,白酒板块以 2055.77 点收盘,上涨 1.31%,其中 19 只白酒股上涨。经过 " 五一 " 假期沉淀,白酒板块资本市场表现源自于白酒板块业绩增长的涟漪。
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21 家 A 股白酒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 4439.65 亿元,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80.78 亿元。对比 2023 年白酒行业整体水平,营收同比提升 5.92%,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 7.01%。经粗略计算,近两年 21 家白酒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速从 18.77% 收窄至 5.92%;归母净利增速从 19.73% 收窄至 7.01%。
整体增速收窄的背后,是营收、归母净利下降的企业数量增加所致。北京商报记者统计,21 家白酒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下降企业数量由 2023 年的 2 家增加至 2024 年的 6 家;归母净利下降企业数量由 2023 年的 3 家增加至 2024 年的 8 家。
尽管整体白酒业绩呈现放缓趋势,但百亿俱乐部仍是业绩的主要贡献者。2024 年,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洋河股份以及古井贡酒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3797.35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559.87 亿元。与白酒行业呈现的整体趋势相同,2024 年 6 家白酒头部上市企业营收与归母净利也呈现出增速放缓的趋势。
2024 年 6 家白酒头部上市企业营收同比增长 8.69%;归母净利同比增长 8.90%。对比往年 2021 — 2023 年 6 家白酒头部上市企业营收及归母净利增速均呈现双位数增长。其中,2021 — 2023 年 6 家白酒头部上市企业营收增长分别为 17.44%、17.72%、17.94%;归母净利分别增长 16.27%、21.71%、18.98%。
白酒赛道业绩增速放缓之下,酒企也面临着存货压力。国信证券分析指出,2025 年上半年,白酒企业仍将以去库存、出清风险为主要任务,市场供给端的压力或有所减小,降速共识将进一步强化,预计下半年市场基本面将逐步改善。
针对产品库存情况,洋河股份方面表示,从渠道库存的情况看,目前正在积极去库存过程中,库存水平有所降低,也是接下来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
对此,山东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酒业分会秘书长欧阳千里指出,当前渠道库存高企,酒企为缓和渠道压力,有意识地减缓对市场的放货速度,导致存货上升。
作为上游企业,酒企库存压力会从一定程度上反馈到终端市场,形成了库存积压的现实压力。酒业营销专家肖竹青指出,中国酒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社会购买力不足,在过去几年中,大量渠道代理商和烟酒店等库存消化不及预期,酒业库存像堰塞湖一样难以消化。
如今,当国内白酒消费市场受库存积压、动销不畅等问题困扰时,对于白酒企业而言,海外市场或将成为寻找增量市场的又一途径。
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4 中国白酒产业发展年度报告》,2025 年是白酒产业进入转型重塑的关键一年,要以国际市场拓展新增量,发力国际蓝海市场。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当前白酒优质产能持续提升,已能满足国内需求,拓展国际市场成为行业升级的关键路径。
欧阳千里指出,目前许多白酒企业都将出海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加快布局海外市场。一些头部高端白酒企业在海外市场相对占据一定优势,但从行业整体看,白酒出海仍处于起步阶段。
从深耕国内市场到初步探索海外市场,白酒征战国际市场尚有一段路要走。而在此过程中,如何让白酒传统文化真正伴随着产品 " 飘香 " 海外,成为摆在白酒企业面前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此,结合餐酒搭配融入当地消费者生活方式以及借助跨界电商平台成为解题新思路。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原副院长张五九表示,酒业可以借船出海,其中中餐在全世界备受关注,中国酒企应当研究酒与中国菜的融合方式,使酒和菜融为一体。此外,中国酒企出海也应当注重风味协调,并了解不同人群的差异。
此外,在白酒行业专家蔡学飞看来,以前的 " 出海 " 更多的是初级产品外销,且多数集中在传统华人区域。随着酒企不断加大国际化市场投入,并建立起完善的全球分销网络,此轮白酒 " 出海 " 是伴随着全球品牌文化推广、品质教育等更为系统性的国际化拓展。
北京商报记者 刘一博 冯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