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12分钟前

国产射频芯片公司,IPO 赶考

文 | 半导体产业纵横

近期," 融资 ""IPO" 是射频市场的两大热词。

早在 2023 年,笔者就在《国产射频,容不下那么多上市公司》一文中指出,中国射频市场规模并不算大,尽管如此依旧有超百家射频公司扎堆赛道,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因此,上市便成为射频芯片公司破局的关键路径之一。

射频公司,集体奔赴 IPO

近日,有三家射频芯片公司相继披露融资进展与 IPO 动态。有意思的是,这三家公司中有两家都并非第一次开启上市辅导。

锐石创芯:三次辅导的上市执念

4 月 17 日晚间,证监会官网披露,广发证券进行辅导登记备案,将辅导锐石创芯(重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锐石创芯是一家专注于 4G/5G 射频前端分立器件及模组的研发、制造及销售企业。

该公司具备射频前端产品所需全系列芯片的设计及模组化能力,并战略布局滤波器晶圆制造,构建了 " 芯片设计 - 模组集成 - 滤波器晶圆制造 " 的全产业链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物联网、卫星通信、无人机及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

目前,锐石创芯已陆续推出 4G Phase2、5G Phase5N、Sub6G L-PAMiF、Sub3G L-PAMiF、WiFi FEM、波滤器、射频开关、天线调谐开关(Antenna Tuner),LNA Bank, 分集接收模组 DIFEM,L-FEM 等高性能射频前端产品,以满足国内手机终端厂商在 4G、5G 和物联网市场对射频前端产品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其三年来第三次开启上市辅导。

其第一次上市辅导始于 2022 年,当时的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第二次开启上市辅导是在 2023 年,锐石创芯与广发证券签署辅导协议,注册地也从深圳市福田区迁至重庆市两江新区;到了近日,锐石创芯重新开启了上市辅导。

2018 年,锐石创芯 4G 全套产品开始量产;2019 年,打入ZTE供应链、获得 1000 万套 4G 产品订单;2020 年至 2021 年,先后进入OPPO、小米供应链;2022 年累计出货超过 3 亿颗 4G/5G 射频前端模组;2023 年,其重庆滤波器工厂自研自产独立滤波器产品成功量产、卫星通讯产品被某头部品牌的旗舰手机采用。

飞骧科技:第二次开启 IPO 流程

近日,飞骧科技官宣与浙江嘉善经开区华东总部项目签约落地,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

官方资料显示,飞骧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的公司,核心业务覆盖 2G-5G 全品类射频前端芯片,产品包括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开关、滤波器等,终端客户涵盖传音、联想、闻泰科技、荣耀等品牌,并且成功进入这些知名 ODM 厂商的供应链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 2 月飞骧科技已在深圳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正式启动 A 股上市进程,辅导机构为招商证券。

这也并不是该公司首次开启 IPO。

2022 年 10 月,飞骧科技首次向科创板递交 IPO 申请,拟募资 15.22 亿元,用于射频前端器件及模组的升级与产业化项目、全集成射频前端模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等。然而,在经历了两轮问询后,2024 年 9 月,公司及保荐机构撤回 IPO 申请,上交所于次月终止 IPO 审核。

昂瑞微:开启 IPO 申报冲刺

昂瑞微也正冲刺科创板 IPO,其在去年 12 月就已完成上市辅导,并进入 IPO 申报冲刺阶段。

今年 3 月 28 日,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招股书资料显示,昂瑞微成立于 2012 年,主要从事射频前端芯片、射频 SoC 芯片及其他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昂瑞微核心产品线主要包括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 5G/4G/3G/2G 全系列射频前端芯片产品(包括射频前端模组及功率放大器、开关、LNA 等)以及面向物联网的射频 SoC 芯片产品(包括低功耗蓝牙类及 2.4GHz 私有协议类无线通信芯片)。

其射频前端芯片产品终端应用领域主要为智能手机,客户包括荣耀、三星、vivo、小米、OPPO、联想(moto)等。

射频公司上市,为何如此之难?

此时或许有读者好奇,为何上述公司都经历了多次上市辅导流程却仍未完成上市?

这主要受国产射频市场低毛利、内卷严重的影响。

接下来,笔者将从射频芯片市场的竞争格局与射频芯片公司的现状进行剖析。

首先,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射频前端中主要器件包括:功率放大器(PA)、滤波器(Filter)、开关(Switch)、低噪音放大器(LNA)、调谐器(Tuner)、双 / 多工器(Du/Multiplexer)。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从射频前端器件的价值占比来看,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是射频前端的两大核心元件,各占射频前端总市场 53%、33%,而射频开关和低噪声放大器共计 9%,剩下其他元件占到 5%。

如此换算下来,2027 年在中国射频前端市场中,滤波器的市场规模大概 39 亿美元,射频 PA 的市场规模大概 24 亿美元,射频开关和 LNA 的市场规模大概 7 亿美元,剩下调谐器、双 / 多工器的市场规模大概 4 亿美元。

射频 PA 主要有四大应用场景,分别为手机、基站、WiFi 、NB-IoT。且目前射频 PA 市场主要由国外厂商主导,市场份额集中在 Skyworks、Qorvo 和博通等国际厂商。

这就意味着留给国产射频芯片厂商的市场空间本就少之又少。

上文提到的三家公司均为手机 PA 的主要参与者。而单单是手机 PA 这一市场的上市公司就还有唯捷创芯、卓胜微、慧智微等。

市场的激烈战况,还不止如此。

三伍微总经理钟林曾根据其市场调研披露一则数据,2021 年国内前十大手机客户端 PA 采购金额近 200 亿元,其中唯捷创芯约为 30 亿元,市场占有率为 15%,国外厂商市占率为 70% 左右。慧智微、昂瑞微、卓胜微、锐石创芯和飞骧科技等公司共占市场 15% 的份额。

其次,从国产射频芯片公司的现状来看。这些公司也多面临着毛利低,盈利难的问题。比如:昂瑞微仍处于持续亏损中。2022 年至 2024 年,昂瑞微实现营收分别为 9.23 亿元、16.95 亿元、21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 50.88%;归母净亏损分别为 2.9 亿元、4.5 亿元、6470.92 万元;毛利率分别为 17.06%、20.08%、20.22%。

截至 2024 年末,昂瑞微累计未弥补亏损为 12.39 亿元,昂瑞微表示,预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公司账面累计未弥补亏损将持续存在,导致一定时期内无法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

根据飞骧科技更新的数据,公司在 2019 至 2023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 1.16 亿元、3.65 亿元、9.16 亿元、10.22 亿元、17.17 亿元。

这家公司在 2021 至 2023 年期间累计亏损金额接近 9 亿元(2021 年亏损 1.75 亿元,2022 年亏损 3.6 亿元,2023 年收窄至 1.93 亿元)。

毛利率方面,2022 年 -2024 年,昂瑞微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17.06%、20.08% 和 20.22%。尽管逐年上升但仍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的均值。

再看飞骧科技 2021 年 -2023 年,其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3.19%、13.37% 和 14.07%。根据已披露的数据,2022 年、2023 年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值分别为 25.83%、23.59%。

看到这里,或许不少读者会心生疑惑:在业绩平平、毛利率表现欠佳的情况下,这些射频公司为何依然执着于 IPO 之路,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底气,不断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冲高端,是 IPO 的路径之一

留给国产射频公司的路很难走,但是它们也正蹚出自己的一条路。

当前这一市场正发生显著变化。

这一变革主要源于两方面:

其一,部分国际射频龙头企业逐步退出接收模组及分立器件市场,转而聚焦 PAMiD、L-PAMiD 等高价值模组领域;借此机会,部分国内厂商在中低端 PA 模组市场取得了一定进展。

L-PAMiD (集成了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耦合器、射频开关、滤波器、双 / 多工器等的射频前端模组)是手机射频前端中难度最大、集成度最高的模组。

比如,Qorvo 全力保障发射模组,让出部分接收模组及分立器件市场;Skyworks 由于对苹果依赖度较高,优先保供核心大客户苹果,使得 OPPO、vivo 等安卓客户面临供应不足,将部分订单转向国内厂商。

其二,国产厂商正在 5G PA 模组方面相继取得进步、甚至其中部分公司在 L-PAMiD 模组也有所突破。此外国产厂商还正在加快 WiFi PA、卫星通信 PA 等领域的业务拓展。

国产厂商的路线主要由单一产品逐步向模组化产品演进,从 2-4G 频段切入,逐步向 5G 渗透,通过提升设计能力、积累设计经验来弥补差距。目前这些厂商在中低集成度 2-4G PA 模组已具备和海外一线龙头对标的能力,5G PA 模组国产化率还比较低。

不过,小米、OPPO、华为、荣耀等国内主流品牌手机对国产 PA 模组接受度较高,国产 4G PA 模组市场份额已过半。

L-PAMiD 模组方面,唯捷创芯是率先量产 L-PAMiD 模组的公司,慧智微也在 5G 领域率先推出了 L-PAMiF 和 L-FEM 等高端产品,覆盖了 3GHz-6GHz 的 5G 新频段。

上述的这么一家公司便是通过冲击高端市场,业绩得以改善。

这家公司便是飞骧科技。

根据飞骧科技 2024 年半年报显示,其在去年第四季度首度实现单季度盈利,并在 2024 年上半年完成经营逆转,实现营收 11.3 亿元、净利润 1327.99 万至 1827.99 万元。

与同行业的龙头企业唯捷创芯相比,唯捷创芯 2024 年上半年营收 10.7 亿元,同比增加 20.28%,盈利 1126.86 万元,飞骧科技业绩表现已经超过唯捷创芯。

申报材料显示,飞骧科技能够实现半年盈利的关键,是高端产品销售额大幅增长,同时带动了主营业务毛利率的改善,主要是依靠 5G 射频产品和泛连接产品(包括 WiFi 射频模组、卫星通信 PA 和车载射频产品等)。

飞骧科技从 2020 年开始销售 5G 产品,到 2023 年,5G 产品形成的营收已增长为 4.8 亿元,毛利率 22.19%。飞骧科技披露,射频产品中高技术门槛的 L-PAMiD 产品已实现突破并已于 2023 年放量出货。另外,其泛连接产品营收也从 2021 年的 418.40 万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1.17 亿元,开拓了新的市场增长空间。

这也意味着,冲高端,是国产射频 PA 公司摆脱盈利难、低毛利的途径之一。

昂瑞微也表示,通过创新的低噪放构架和高耐压的射频开关解决方案,实现 5G L-PAMiD 和 L-PAMiF 等高集成度模组对高功率、大带宽和低噪声的要求,该技术方案和产品性能可以达到国际厂商水平,并已在主流品牌旗舰机型大规模应用。

作为 " 科八条 " 后第二家未盈利的 IPO 企业,昂瑞微的 IPO 之路备受关注,这为昂瑞微提供资本通道。未来其营收难题能否通过高端产品销售得以改善,或许是关注重点之一。

对于国产射频芯片公司来说,上市并不是终点,而是突围的新起点。

从 2G 时代的全面落后到 5G 时代的局部突破,国产射频芯片已走过二十载春秋。如今,随着 5G 基站建设进入深水区,以及物联网连接数爆发式增长,属于中国射频企业的战略窗口期已然打开。在卫星通信、车载雷达等新兴领域,国产射频企业也正迎来更多的机会。

当锐石创芯的滤波器晶圆厂在重庆拔地而起,当飞骧科技的 L-PAMiD 模组在三星产线流转,当昂瑞微的射频 SoC 芯片在小米生态链绽放,这不仅是单个企业的突破,也是整个国产射频芯片产业的向前跨步。

相关标签
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