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常州市的一家大型企业集团,百兴集团至今未有上市平台。4 月 8 日晚间,天洋新材揭晓了公司接盘方,百兴集团旗下常州百瑞兴阳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百瑞兴阳 ")将通过受让股权方式拿下上市公司控制权,其背后实控人茹伯兴、茹正伟父子也将成为公司实控人。这也意味着百兴集团将迎来首个上市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入主天洋新材并非百兴集团在资本领域的首次尝试,百兴集团也曾试图推动旗下资产 IPO,不过在 2024 年撤单。另外,对于茹伯兴、茹正伟父子而言,此次入主天洋新材之后,还将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上市公司恐现三连亏。
百瑞兴阳将成控股股东
通过受让股权方式,百瑞兴阳将成为天洋新材控股股东。
4 月 8 日晚间,天洋新材披露的方案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李哲龙及其一致行动人李明健、朴艺峰、李顺玉、朴艺红(以下合称 " 转让方 ")与百瑞兴阳、常州伟创佳则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百瑞兴阳以下合称 " 受让方 ")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以及《表决权放弃协议》。
根据《股份转让协议》和《表决权放弃协议》相关约定,转让方拟通过两次协议转让,向受让方合计转让其持有的天洋新材 21.35% 的股份。其中,在第一期股份转让中,转让方拟以每股 7.345 元的价格向受让方合计出让 15.35% 的股份,第一期标的股份转让总价款约为 4.88 亿元;同时,李哲龙放弃其持有的剩余 19.8% 股份对应的表决权。第二期股份转让中,李哲龙拟向百瑞兴阳出让 6% 的上市公司股份,交易对价由李哲龙和百瑞兴阳届时另行签署的关于第二期股份转让的协议约定。
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百瑞兴阳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值得一提的是,百瑞兴阳控股股东为江苏百兴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百兴产投 "),而穿透股权关系,百兴产投背后大股东则是百兴集团,百兴集团持有其 95% 的股份,合计持有百兴集团 100% 股份的股东茹伯兴、茹正伟也将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
据了解,百兴集团在江苏省常州市较为知名,是一家集工业制造、房地产、金融投资等一体的民营企业集团,集团工业制造板块拥有 30 年高分子材料研发制造经验,产品涉及 PVC 压延薄膜、卡基材料、特种聚酯薄膜、太阳能封装胶膜等,是国内领先的功能性薄膜生产基地之一。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表示,一般上市公司易主事件,如果接盘资金较高的话,接盘方的资金来源会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百兴集团合并口径货币资金为 7.74 亿元,银行承兑汇票 2.85 亿元。对于受让方的履约能力,天洋新材表示,受让方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拟通过并购贷款等方式取得的自筹资金比例不超过本次交易对价的 60%。如自筹资金未审批通过的,剩余资金由受让方自有资金支付。受让方及其关联方具备足够的资金能力及履约能力。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百兴集团方面进行采访,不过电话未有人接听。
新主曾携百佳年代冲 A 未果
入主天洋新材已并非茹伯兴、茹正伟在资本市场上的首次尝试,其旗下资产也曾有过独立 IPO 的经历。
据了解,百兴集团旗下常州百佳年代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百佳年代 ")曾在 2023 年申报沪市主板 IPO,当年 3 月公司招股书获得受理,当年 6 月公司 IPO 进入问询阶段,但在 2024 年 6 月公司撤单,百佳年代上市 " 梦碎 "。
百佳年代彼时披露招股书显示,公司控股股东系百兴集团,持有公司 55.77% 的股份,实际控制人为茹正伟、茹伯兴、殷凤娣和杜桂珍。其中,茹伯兴、茹正伟系父子关系,分别出生于 1947 年、1975 年;殷凤娣、杜桂珍分别系茹伯兴、茹正伟之妻,分别出生于 1952 年、1975 年,四人合计控制公司 74.5132% 股权。
据了解,百佳年代是一家从事功能性薄膜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彼时盈利能力可观,仅在 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 19.87 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 1.88 亿元。
虽然盈利能力不俗,但在排队逾一年后,百佳年代还是撤回了发行上市申请,公司 IPO 终止。
另外,除了旗下资产曾冲击 IPO 之外,百兴集团还曾高调举牌过 A 股公司绿康生化。
2024 年 10 月,绿康生化曾披露公告称,百兴集团旗下百兴地产斥资 1.1 亿元受让上饶市长鑫贰号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的上市公司 5% 的股份。交易完成后,百兴地产将成为绿康生化持股 5% 的股东。
面临扭亏压力
接盘天洋新材后,茹伯兴、茹正伟也面临着经营压力,上市公司恐现三连亏。
资料显示,天洋新材 2017 年 2 月登陆 A 股市场,公司从事的行业领域目前涵盖了光伏材料、家装新型消费建材、电子胶黏剂材料以及热熔环保粘接材料领域。
从天洋新材上市后业绩表现来看,公司曾在 2021 年迎来业绩高峰,当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 1.1 亿元,首次突破亿元。不过,2022 年,天洋新材净利开始出现亏损,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 -5658.87 万元。2023 年,天洋新材继续亏损,当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 -9420.87 万元,同比增亏。
对于 2024 年的业绩表现,天洋新材目前尚未披露年报,不过公司披露的 2024 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全年实现归属净利润仍为亏损状态,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归属净利润 -2.2 亿至 -1.6 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 -2.25 亿至 -1.65 亿元。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天洋新材表示,报告期内,光伏行业持续筑底,光伏组件价格持续维持低位,组件厂开工意愿不足,导致光伏封装胶膜供需错配,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公司光伏业务板块净利润减少。
二级市场上,4 月 9 日,天洋新材收跌 6.86%,报 7.6 元 / 股,总市值约为 32.88 亿元。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当上市公司新主有较强实力,旗下有优质资产,而上市公司方面经营持续亏损,不排除后续会有资产注入等计划,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