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独角金融 03-11

9.5 万亿中信银行“换帅”未满月,副行长转舵中信信托

作者 | 谢美浴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9.5 万亿中信银行(601998.SH;0998.HK)高管又生变动。

3 月 10 日,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副行长吕天贵因工作调整辞去其职务。据《21 世纪经济报道》文章称,接近中信信托的人士称,吕天贵已被任命为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 中信信托 ")党委书记。按照惯例,在经过相关程序后,吕天贵亦将出任中信信托董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的 2 月 20 日,原中信信托董事长芦苇才出任中信银行行长。

吕天贵卸任后,中信银行高管团队将呈现 " 一正四副 " 的格局,分别为行长芦苇,副行长胡罡、谢志斌、谷凌云、贺劲松;此外,纪委书记肖欢、业务总监陆金根和董事会秘书张青也在中信银行的高管名单当中。

1

副行长吕天贵卸任,

已被任命为中信信托党委书记

公开信息显示,吕天贵出生于 1972 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拥有高级会计师职称、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

吕天贵拥有三十年中国银行业从业经验,其中 22 年是在中信银行度过的。吕天贵 2003 年加入中信银行,之后的岁月里工作经验涵盖银行多个核心业务领域,尤其是零售银行和信用卡业务。具体而言,吕天贵历任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财务部副总经理、营运部总经理、信用卡中心总裁等职。

图源:罐头图库

2018 年,吕天贵升任中信银行业务总监,2020 年晋升为副行长。此外,吕天贵还担任中信百信银行董事长、阿尔金银行董事、中国银联董事等职务。

中信银行年报显示,2022 年,吕天贵薪酬达 538 万元,并持有 55 万股股票。2023 年,行业限薪后,中信银行所有高层薪酬都大幅下调,吕天贵薪酬降至 223 万元。

《21 世纪经济报道》文章称,吕天贵已被任命为中信信托党委书记。按照惯例,在经过相关程序后,吕天贵亦将出任中信信托董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2 月 20 日,因中信建投证券(601066.SH)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常青到龄退休,中信银行前任行长刘成赴任中信建投证券董事长;与此同时,中信信托原董事长芦苇获聘为中信银行行长,目前任职资格待核准。

不过,从履历上看,芦苇出任中信银行行长算是 " 回归 "。芦苇出生于 1971 年 10 月,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会计学硕士,1997 年入职中信银行,曾在总行营业部、计划财务部、资产负债部担任要职。

2017 年 1 月至 2022 年 10 月,芦苇在中信银行历任董事会秘书、董事会秘书(业务总监级)、业务总监、党委委员、副行长,2022 年调任中信信托,2024 年 5 月成为中信信托董事长。

图源:罐头图库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指出,"中信银行和中信信托之间的高层管理人员调整,反映了中信集团内部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的战略意图。"

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也表示," 中信银行和中信信托通过高层管理人员的轮岗和交流,可以进一步优化集团内部资源配置,提升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效应;同时,这种调整也有助于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思路,激发组织活力。"

2

副行长一年内 " 两进两出 "

从管理团队来看,自 2016 年以来,中信银行 10 年间经历了三任董事长,依次为李庆萍、朱鹤新、方合英;四任行长,依次为孙德顺、方合英、刘成,芦苇。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指出,"最近的十年是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发展最快的十年,在面临行业变革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新的领导团队要更加努力的推动银行进行改革和转型,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不过,中信银行副行长变动则较为密集,此番吕天贵辞任后,近一年中信银行副行长已经 " 两进两出 "

具体来看,2024 年 4 月,中信银行副行长、财务总监王康因工作调整原因辞任,后出任进出口银行副行长;2024 年 5 月,中信银行聘任贺劲松为副行长,10 月,贺劲松的任职资格获监管部门核准;2024 年 9 月,中信银行聘任谷凌云为副行长,目前,其任职资格仍待监管部门核准;如今,副行长吕天贵辞任。

图源:罐头图库

余丰慧指出,"高层管理团队的频繁变动可能会对其发展战略的持续性和执行力产生一定影响。尽管每次更换领导层都可能带来新的思路和发展机遇,但过于频繁的变动也可能导致战略执行不连贯,甚至造成员工士气下降。为减轻这些潜在负面影响,中信银行需要确保新旧管理层之间有良好的交接,并且保持核心战略方向的一致性,以实现稳定过渡和发展。"

除此之外,旧日高管陷入违法风波,也给中信银行在风险控制和合规监督方面敲了警钟。

2023 年 12 月,中信银行原董事长李庆萍,被曝因中信银行任内的问题,在退休后被有关部门追责,从厅局级降为科级,并被开除党籍。" 财新 " 报道显示,李庆萍被追责或与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谢宏儒案有关。

图源:罐头图库

2024 年 9 月,中信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原副总裁(一级部总经理级)罗金辉,涉嫌严重职务违法被查。履历显示,罗金辉于 2016 年加入中信银行,出任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副总经理一职。

据 " 财新 " 报道,罗金辉任职中信银行资管业务中心那几年,正值该行原行长孙德顺掌舵之时。孙德顺早年也是工商银行干部,曾担任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交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于 2011 年到中信银行担任总行副行长,2016 年起升任中信银行行长,2019 年 9 月 " 失联 " 后被查。

3

2024 年营收、净利润双增,

未来是否继续发力零售业务?

1987 年成立的中信银行,是全国第二家股份行,仅比首家股份行招商银行晚几天成立。成立后,这家银行持续积累经验,逐步在金融市场中展露头角。20 年后的 2007 年 4 月,中信银行在两地 A+H 股同步上市。

根据 2024 年业绩快报,中信银行总资产为 9.53 万亿元,同比增长 5.28%;营业收入 2136.46 亿元,同比增长 3.76%;净利润 685.76 亿元,同比增长 2.33%

图源:中信银行业绩快报

截至 2024 年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 1.16%,比 2023 年末下降 0.02 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 209.43%,比 2023 年末上升 1.84 个百分点。

而从具体业务来看,早期的中信银行主要以对公业务为主,对公贷款占比达 7 成以上。到 2014 年,中信银行正式启动了零售战略二次转型,此后十年不断升级优化零售战略,在 2021 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提出 " 零售第一战略 "

数据显示,中信银行对公贷款在信贷中的比重,已从 2014 年的 71.54% 降到 2024 年上半年的 52.17%,零售贷款从 2014 年的 25.35%,提升到 2024 年上半年的 41.63%。

图源:罐头图库

然而,中信银行也在经历零售转型的 " 阵痛 ",尽管该项业务收入增长,但税前净利润却逐年下滑

2021 年至 2023 年,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分别为 825.63 亿元、846.64 亿元、864.24 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 40.4%、40.1%、42%;税前利润分别为 227 亿元、173.8 亿元、159.35 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 16.9%、-23.45%、-8.31%。

到 2024 年上半年,中信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营收由 2023 年同期的 439.97 亿元,下降至 434.64 亿元,贡献营收占比由 41.4% 下降至 39.9%;税前利润则由 112.38 亿元下降至 26.74 亿元,同比下滑 76.21%。

零售业务 " 失速 " 并非中信银行一家的问题,多家银行零售业务营收和利润出现下降。

据《21 世纪经济报道》统计,2024 年上半年,从零售业务营收贡献比看,9 家超过 40%,但多数银行贡献比下滑。与此同时,11 家披露了相关数据的银行零售业务盈利情况均下滑,有 6 家利润降幅超过 50%,其中 3 家零售利润甚至为负。

图源:罐头图库

对此,王蓬博指出," 中信银行背靠拥有全牌照的中信集团,客户基础良好,在对公业务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企业客户和机构客户,在某些细分场景里面也提前布局多年,相比而言更容易完成客户转化,相对来讲发力零售业务也更加容易。"

为进一步发展零售业务,王蓬博建议,中信银行加大对该业务的科技投入,优化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提升客户办理业务的便捷性和效率;同时加大对零售业务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产品创新,紧跟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提高场景覆盖率。

自 2015 年开始,中信银行每三年都有三年规划出台。2024 年,中信银行已提出《2024-2026 年新三年规划》,具体内容为实施 " 五个领先 " 银行战略,即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领先的综合融资银行、领先的交易结算银行、领先的外汇服务银行、领先的数字化银行,明确了下一步的重点业务方向。

你是否看好中信银行新三年的发展?评论区聊聊吧。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独角金融

独角金融

以独家视角观察金融,拆解市场,穿透迷雾。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