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来咖智库 03-04

奇瑞 IPO 启航:技术驱动与全球布局的二重奏

LAIKA

2025/03/04

燃油车稳基,新能源破局

作者 | 金刀

编辑 | G3007

2 月 28 日,成立 28 年的国产汽车品牌奇瑞,正式向港交所递交 IPO 申请,中金、华泰和广发为联席保荐人,有媒体将这次申请称为 " 迟到 20 年的 IPO"。

值得注意的是,奇瑞汽车本次招股书并未披露拟发行股份数量和募资金额。不过表示募资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研发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提升生产设施以及用于营运资金补充。

01

奇瑞招股书亮点频出

奇瑞的成立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7 年,当时公司的前身安徽汽车零部件公司刚刚成立。两年后的 1999 年,奇瑞的第一辆轿车—— 000001 号 " 风云 " 下线,标志着奇瑞自主造车从无到有的突破。

尽管奇瑞成立时间还不到三十年,但从发展的速度来看已经可以和国外百年大厂初步分庭抗礼。

按招股书中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以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止九个月的全球销量计算,奇瑞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前九个月全球销量共为 154 万辆。而 2024 年奇瑞全年销量累计突破 260 万辆,最后一个季度贡献了超百万辆的业绩,令奇瑞继续稳坐全年世界第十一大车企的宝座。2024 年前三季度,奇瑞汽车在中国的乘用车销量较 2023 年同期增长 61.9%,而新能源汽车销量较 2023 年同期增长 246.5%。报告期内,奇瑞汽车全球销量同比增长 51.8%,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集团之首,在中国前十大乘用车公司中排名第一。

财务数据绝对是本次招股书中的另一大亮点。招股书显示,2022、2023 年及 2024 年 1 至 9 月,奇瑞汽车营收分别为 926.18 亿元、1632.05 亿元及 1821.54 亿元;利润分别为 62.66 亿元、119.53 亿元及 112.22 亿,其中 2024 年 1-9 月净利润同比增长 58.5%。

这一份财务数据到底有多亮眼呢,我们可以拿市面上一些国产汽车品牌进行对比。

比如曾经的 " 国产一哥 " 上汽集团,最新发布的业绩公告显示:2024 年上汽集团实现整车批发销量 401.3 万辆,同比减少 20.07%。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5 亿元到 19 亿元,同比减少 87%-90%;扣非净亏损 41 亿元到 60 亿元,同比减少 141%-160%。

广汽集团则发布公告表示:2024 年,广汽集团累计销量 200.31 万辆,同比下降 20.04%。广汽集团 2024 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 8 亿元到 12 亿元,同比减少 72.91% 到 81.94%;扣非净亏损为 3.3 亿元到 4.7 亿元,同比减少 192.37% 到 231.56%。

而北汽蓝谷、江淮汽车、海马汽车、众泰汽车等,不是由盈转亏,就是陷入亏损泥潭中无法自拔,更加不是奇瑞的对手。

去年在 A 股市场表现亮眼的赛力斯,刚刚实现全年扭亏为盈,预计利润在 55-60 亿元区间,刚达到奇瑞去年前三季度的一半。

以上数据对比下来,我们惊奇发现,原来奇瑞是一家 " 闷声发大财 " 的公司。

而在翻阅招股书后发现,支撑奇瑞汽车利润水平的,是稳定增长的毛利和毛利率。

2022 年、2023 年和 2024 年 1-9 月,奇瑞汽车总的毛利分别为 128.05 亿元、260.9 亿元以及 270.04 亿元;其中乘用车的毛利分别为 107.51 亿元、241.11 亿元,以及 243.72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13%、15.9% 以及 14.7%,并且可以以此推断出 2024 年前九个月奇瑞汽车单车毛利在 1.6 万元左右。

02

奇瑞的毛利法宝

油车打底 + 均价提升 + 出海

在国内汽车赛道,尤其是国产新能源赛道极度内卷,价格天天掀桌子的情况下,奇瑞是如何做到保持毛利能力?这个问题也在招股书中找到了答案。

从销售产品上来看,奇瑞是国内为数不多,燃油车仍然在增长的车企。目前的情况是燃油车和新能源两条线并行的状态,并且从占比来看,2024 年 1-9 月奇瑞燃油车销售占比 82.4%,远高于新能源车的 17.6%。目前容易拉低毛利率的新能源车占比还不到五分之一,因此对奇瑞毛利率的影响暂时还不大。

从品牌来看,目前奇瑞汽车共拥有奇瑞、捷途、星途、iCAR 和智界五大品牌,其中奇瑞和捷途是绝对的销售主力。在 2024 年 1-9 月全部销售的 154 万辆车当中,奇瑞品牌贡献 105 万辆,捷途贡献 35 万辆,二者合计占比超过 90%。自 2022 年至 2024 年前三季度,奇瑞及捷途品牌平均销售单价增长率分别为 32.8%、36.4%。

从销售区域来看,奇瑞当之无愧的国产汽车 " 出海之王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止九个月,奇瑞汽车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中国市场销量、海外市场销量、新能源汽车销量及燃油车销量与 2023 年同期相比增幅均超过 30.0% 的公司。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止九个月,奇瑞在中国及海外市场的乘用车销量较 2023 年同期分别增长 61.9% 及 37.0%。奇瑞的新能源汽车及燃油车销量较 2023 年同期分别增长 231.7% 及 36.9%。自 2003 年起,奇瑞连续 22 年在中国品牌乘用车公司中出口量排名第一。

如此庞大的出海量也给奇瑞带来了可观的利润:自 2022 年至 2024 年前三季度,海外市场单车平均售价增长率达 20.6%。2023 年及 2024 年 1 至 9 月,奇瑞汽车从海外市场获得的收入分别为 330.65 亿元、794.8 亿元及 801.48 亿元,占同期公司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35.7%、48.7% 及 44%。

03

奇瑞的两大挑战

品牌营销和能源结构

对奇瑞有所了解的读者应该知道,奇瑞是国内车企中典型的 " 技术流 ",这一点也同样被写进了招股书中。

奇瑞自行研发的 1.6T 和 2.0T 发动机,曾经被《汽车与运动》杂志评为 " 中国心 " 十佳发动机;2023 年研发的最新款 1.5T 发动机,最高热效率可达 40%,高于中国品牌 35% 的均值。

除了发动机以外,奇瑞自主研发的鲲鹏 8AT 变速箱是中国首款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 8AT 变速箱,与自行研发的发动机进行搭配,确保发动机高效运转和低油耗。

在某些消费者喜欢锐评国产车 " 三大件 "(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不行的时候,奇瑞攻克了其中两项最难的。一方面我们能看到,前文提到奇瑞与捷途品牌的销售单价在不断提高,这是市场对于奇瑞猛攻技术的肯定;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奇瑞品牌在国内高端化逊色于同为国产品牌的吉利、蔚来、小鹏等。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品牌营销,虽然奇瑞品牌在海外已经大受好评,但在国内还略显低调。因为当年的奇瑞 QQ 产品过于成功,以至于直到今天,不少汽车消费者提起奇瑞,脑海中第一想到的仍然是这款经典产品。知名度是有了,但品牌却无法在消费者脑海中建立高端化的形象,这在未来有可能制约奇瑞产品的价格增长空间。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在售的高端品牌星途和智界,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或与此有关。

在这个 " 酒香也怕巷子深 " 的时代,我们非常希望奇瑞这样的 " 技术流 " 车企能够通过更多新颖的方式营销自己,让更多人知道奇瑞产品技术的闪光点。

另一个有可能制约未来奇瑞发展,同样也有可能影响奇瑞在资本市场表现的因素,则是奇瑞销售产品的能源占比。

奇瑞自己预测,到 2030 年,全球乘用车销量将达到 8940 万辆,其中燃油车销量为 4740 万辆,占比仍超过一半,纯电动汽车和插混汽车销量分别为 2960 万辆和 1230 万辆。但目前奇瑞汽车销量中,新能源产品的占比才不到五分之一,与之预测的 2030 年全球乘用车能源占比来看,也是不协调的存在。

如果再看国内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曾在去年一度高达 50% 以上,比亚迪坐拥中国市场全年销量突破 500 万辆,则新能源这一市场是奇瑞不得不重视的存在。

不过好消息是奇瑞已经开始重视这块市场。根据招股书显示,奇瑞新能源汽车去年销量为 58.36 万辆,同比大涨 232.7%,渗透率达到 22.4%。单月新能源销量已经突破 10 万辆。并且未来的募资方向中,也有对于新能源产品的投入。

结 语

成立 28 载的奇瑞,以港股 IPO 为里程碑,揭开了资本市场的崭新一页。燃油车稳守基本盘,海外市场扛起半壁江山,连续 22 年出口称王的战绩,更显其全球化野望。然而,品牌高端化的桎梏与新能源占比的隐忧,仍需奇瑞充当自己的 " 破壁人 "。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Highlights

蜜雪冰城通过港交所聆讯,新茶饮破发魔咒即将终结?

古茗港股 IPO:从县城小铺到资本盛宴,能否打破破发魔咒?

传利润破 10 亿,小红书再次经历 IPO" 狼来了 "?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来咖智库

来咖智库

来了就是咖!关注科技带来的产业变革。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