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平板电脑行业有这么一个说法——平板电脑只有两种:iPad 和其他。在智能眼镜领域,这种 " 赢家通吃 " 的情况同样在上演。
根据 Meta Ray-Bans 智能眼镜的生产商依视路 - 陆逊梯卡(EssilorLuxottica)的说法,自 2023 年 10 月第一代产品发布,Meta Ray-Bans 智能眼镜已经获得了 200 万副的销量,并计划在 2026 年增产至每年 1000 万副。同时,依视路 - 陆逊梯卡与 Meta 的合作还将拓展至更多眼镜品牌。
图片来源:Meta
值得注意的是,依视路 - 陆逊梯卡提到的 200 万销量是从 2023 年 10 月开始计算的,并不包括 2021 年发布的 Ray-Ban Stories。也就是说,Meta 和 Ray-Bans 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在不涉足中国内地市场的情况下,把一款售价 299 美元(约人民币 2100 元)的轻智能设备卖出了 200 万台,这样的成绩从任何角度看都足够出色。
当然了,Meta 不是智能眼镜品类唯一的参赛者,光是国内市场就有界环、星纪魅族等品牌在各自发力。CES 2025 上,智能眼镜更是掀起 " 百镜大战 ",成了消费电子的新风口,只是截至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能达到 Meta Ray-Bans 的高度。
那么 Meta 和 Ray-Bans 合作的这一系列智能眼镜,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
在之前分析界环的智能眼镜新品时,小雷提到过智能眼镜的 " 三阶段 ",分别对应三类不同的智能眼镜产品:
只有音频 + 触控交互的音频智能眼镜;
在音频智能眼镜基础上增加摄像头的拍摄智能眼镜;
搭载光波导等技术的可视智能眼镜。
其中音频眼镜结构最为简单,本质上就是把蓝牙耳机拆开,将扬声器、麦克风、电池和蓝牙模块嵌到镜腿中。考虑到眼镜的产品形态,音频眼镜中的扬声器通常是开放式耳机同款的椭圆扬声器,同时电池容量也大于一般的 TWS 耳机。
由于产品设计并不复杂,这类音频智能眼镜在设计上更接近一般的眼镜,同时整机功耗更低,续航时间更长、重量也不容易失控,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国内的界环 AI 音频智能眼镜,就属于这一类。
如果说纯音频智能眼镜是 " 听 ",那拍摄智能眼镜就是在 " 听 " 的基础上,再加一个 " 拍 " 的维度。Meta 和 Ray-Bans 的合作眼镜、闪极的 A1、以及更早期的 Snap 的 Spectacles 都能算到这一品类中。
图片来源:星纪魅族
尽管拍摄智能眼镜只是多了一个摄像头,但从技术上讲,拍摄智能眼镜的复杂程度不亚于智能手机:考虑到信号稳定性,摄像头拍摄到的数据必须先保存在眼镜本体里,这意味着眼镜必须包含一套可以音频播放、语音交互、视频拍摄存储、无线传输的算力硬件。
从好的方面讲,基于 Android 开发能降低前期硬件开发的成本和后期迭代的难度,但因基于 Android 开发,这类眼镜的续航表现较差。小雷在美国报道 CES 期间曾多次前往线下门店,考虑买一副 Meta Headliner,最后还是因为续航时间太短而放弃。
但如果我们横向对比 Meta 和其他智能眼镜品牌的销量表现就不难发现,Meta Ray-Bans 有限的交互和轻度的智能,恰恰才是其最大优势。
首先,Meta 将绝大多数智能运算放在手机 App 上,设备端只保留最基本的语音控制功能。这种产品与算力脱钩的做法为 Meta 的智能眼镜带来了更强的 AI 性能和更快的 AI 更新周期。举个例子,前段时间 DeepSeek 概念一夜爆火,而第一时间宣布 " 接入 DeepSeek" 的 AI 硬件,均为 " 轻智能 " 方案的 AI 产品。
其次,轻智能方案本身也能为眼镜 " 减负 ",让智能眼镜能把有限的硬件资源投放在更关键的方向,比如语音识别准确度和视频拍摄算法上。当然了,Meta 智能眼镜项目的成功也离不开 Ray-Bans 在海外时尚领域的影响力,以及 Meta 本身在全球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力。
但从产品体验上看,和某些连最基本音频功能或拍照功能都做不好的产品相比,Meta 基于 Android、主攻轻智能、稳扎稳打的做法,确实也是其能在全球市场稳坐头把交椅的原因。
图片来源:星纪魅族
在小雷看来,这种做减法的产品逻辑,也是轻智能智能眼镜成功的地方。眼镜不同于智能手表,对产品重量、续航表现有着更严格的要求。而移除摄像头和显示模块可以大幅降低整机功耗,显著延长续航时间。毕竟对用户来说,智能眼镜的续航尤其关键——一天不戴手表没什么问题,但一小时不戴眼镜则寸步难行。
可能也是出于相同的原因,在品类繁多的国内智能眼镜市场中,暂时也只有主打轻量化、轻智能化的产品能实现一个健康的产品循环。目前国内主流的智能眼镜品牌有雷鸟、XREAL、星纪魅族、Rokid、闪极和界环。其中除了界环外,所有产品均为带有显示功能的 AR、XR 智能眼镜。
而从用户反馈来看,相比于 FoV 狭小,焦平面不一、分辨率和续航时间都还有大量进步空间的可视智能眼镜,界环这种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 " 少做少错 " 的产品策略,确实能赢得不少用户的认可。
图片来源:小米
只不过在 Meta 的成功经验下,未来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到拍摄智能眼镜品类,用拍摄和 AI 拉开与界环的 " 代差 ",在全面可视智能眼镜的浪潮前抢占市场先机。更不用说有 " 价格屠夫 " 之称的小米也已多次试水智能眼镜品类,并在 2024 年与供应链企业歌尔股份达成合作,为其对标 Meta 的智能眼镜做准备。在行业全面加速的情况下,纯音频方案的界环,还能坚持多久呢?
其实从智能眼镜的发展潮流来看,随着技术的成熟,拍摄智能眼镜取代纯音频智能眼镜,几乎已经是必然的事情。从功能上,音频智能眼镜和开放式耳机的定位高度重合;在体验上,开放式耳机的充电方式也更加灵活。
小雷也大胆猜测,未来的智能眼镜市场将由拍摄眼镜和可视 AI 眼镜这两类产品组成,而传统的纯音频眼镜市场会进一步萎缩,以至于被智能化的开放式耳机取代。
与此同时,近期火爆的 DeepSeek,也有望从生态侧改变智能眼镜品类。DeepSeek 的多层次模型架构与开放式接入大幅降低了 AI 使用门槛,包括 AI 算力、续航的消耗以及成本,因此将允许更多硬件设备给用户提供 AI 功能。用更直白的话来说,DeepSeek 的出现让智能眼镜品牌首次可以摆脱 " 概念产品 " 的范畴,用实打实的 AI 功能,而不仅仅是 " 接入了 AI" 来吸引消费者。
在 AI 与硬件结合的浪潮中,谁能真正让智能眼镜变得有用、易用,谁就能在这个领域笑到最后。就像 DeepSeek 成为了 AI 品类的黑马一样,谁又敢说智能眼镜的未来必须在 Meta、界环、闪极这些 " 老玩家 " 中产生呢?乾坤未定,你我皆黑马,让我们一起期待 AI 眼镜领域的 DeepSeek 出现。
聚焦 DeepSeek:
1、DeepSeek-R1 大战豆包、Kimi,国产 AI 大模型第一花落谁家?
2、我把 DeepSeek 装进了电脑里:生成能力一般,但确实很好玩
4、AI 闯入了玄学圈!我用 DeepSeek 算命,结果真绝了!
6、我用 Deepseek 开发了款文字冒险游戏:AI 创造力太牛 X 了
10、一举 " 干翻 " 英伟达!DeepSeek 震惊世界,国产 AI 忽然这么强了?
11、联想个人智能体 " 小天 " 接入 DeepSeek 打造更便捷 AI 交互体验
12、优惠结束!DeepSeek 不再是性价比之王?全球六大模型 PK 结果出炉
13、靠着 DeepSeek,我 3 小时拿下鸿蒙开发者认证!
14、百度文心一言免费!体验真不如 DeepSeek?我们评测了一番
16、海信长虹官宣!DeepSeek 风吹到电视圈,AI TV 要爆发了?
17、联想 moto 接入 DeepSeek-R1 满血版!无需下载,点击即用
18、小心!App 狂蹭 DeepSeek 热度,千万别花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