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讯 时间,忠实记录着泰安市立医院成长壮大的过程。
又是一年春来到,泰安市立医院建院三周年。医院以打造一座让患者性命相托的医院为目标,一步一个脚印。随着泰安市立医院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口口相传、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锦旗、感谢信越来越多,成功完成的高难度手术越来越多 ……
◆待病人如亲人一站陪诊提高患者满意度
随着医疗机构的大型化、医疗服务的数字化,就医活动在不断规范的同时,也给老年群体带来了新的考验——老年人对网上挂号、手机支付不熟悉,异地患者就医不便等情况。尤其对于独自看病、外地看病、行动不便的人,看病是个不小的负担。
杨洁听后立即推来一辆轮椅,请老人坐好并安排了陪诊人员,带领老人去皮肤科问诊。
" 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医院的陪诊服务无异于雪中送炭。" 老人肯定地说,工作人员全程陪他挂号、问诊、拿药,不到 1 小时就看完病了," 泰安市立医院的服务既温暖又贴心 "。
真心换真心,全面关怀争取最优服务。" 每完成一次陪诊服务,我们也会反思一些不足,希望以此增长服务经验、优化服务品质,为患者打造更贴心的诊疗体验。" 陪诊人员汪特特说," 泰安市立医院力争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悉心呵护。"
" 需要陪诊服务的,都可以电话预约,医院可以安排专人全程陪同、引导,协助患者及家属完成看诊、检查及出入院办理等业务。如果是急危重症病人,医院会根据情况及时协调开通就医检查绿色通道,全程陪检,确保病人检查过程既安全又顺畅。" 门诊部负责人李叶红介绍。
◆用技术保障服务书写高分医疗答卷
在 " 小孔 " 世界里,耳鼻喉专家唐少松书写出了医者的 " 大爱 "。唐少松是 " 联合国和平勋章 " 获得者,曾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还到 SAMOA 国家医院耳鼻咽喉科做过访问学者。从原解放军第 89 医院退出现役后,唐少松到泰安市立医院担任耳鼻喉科主任职务。耳鼻喉科内窥镜下手术多,精细程度高,唐少松总是随叫随到。
为了方便听力有障碍的老年人就诊,他在诊室里专门准备了助听器。遇到来就诊的小患者,唐少松就从抽屉里拿出小朋友最喜欢的各类玩偶,不知不觉中,整个检查就顺利完成了。唐少松把小事做成精品,把细节做到极致,把重复做出精彩,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支持。
急诊科是医院救治的 " 第一战场 ",患者病情相对更急、更重,常有大人受伤后带孩子一起来就诊。大人去看病时,无人照看的孩子会因受到惊吓而哭闹不止,急诊科的护士们此时就轮流担任起 " 临时家长 " 的重任,陪孩子们作画,喂孩子们吃饭,消除孩子们对医院的恐惧。护士长颜慧玲拉开抽屉,里面是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喜欢的贴纸," 急诊的很多家长分身乏术,这些礼物都是给孩子们准备的,希望他们能信赖一身绿衣的临时‘爸妈’。"
放射科主任朱峰日积月累练就了一双 " 火眼金睛 ",能凭借细微的征象识破隐藏的疾病,是影像专业享誉一方的知名专家。九年前,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因肝部不适,在多家医院被诊断为肝血管瘤,但朱峰通过磁共振为其检查后,仔细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凭借多年的经验指出他是肝癌初期,应及时进行治疗。患者听了他的话,到北京进行了射频治疗,很快就康复了。现在九年过去了,这位病人每年都会来找朱峰复查。他说:" 我最信任朱主任,要不是他,我可能早就没命了。"
" 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怀东带领团队用高超且扎实的医疗技术和贴心的护理服务,已抢救多例呼吸衰竭的高龄白肺患者。李怀东和他的团队坚守在自己岗位上,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让重症老人重获新生。
" 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 "" 年纪越来越大了,家门口有个医院,感觉特别踏实,有你们这个医院,小区居民觉得特别放心 "" 您的帮助让我们度过了非常艰难的时期,您的努力和付出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 "……
一位滕州老人弥留之际想回家,但急救车上的氧气供给不足一小时,而车程需要两个小时。接到老人子女的请求电话后,泰安市立医院的氧气站工作人员早早地备好一个大瓶和两个小瓶的氧气,确保老人能安全返回家中。
" 我刚被送来医院时整个人都不能动弹,心里非常害怕,担心生命不能保住,会不会瘫痪了,会不会给家人带来负担 …… 但医院一刻也没有耽搁,迅速对我进行抢救。经过治疗,我的右手、右腿都能动了,还能自己翻身,恢复得如此好、如此快,我太感激了。" 一名 79 岁的患者激动地说道。
爱的甘霖,洒在医院的每一个角落。
面对群众就医需要,医护人员用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对患者、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护佑生命,大爱无疆。医务工作者将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患者带去希望。
记者 : 徐文莉 刘英迪
通讯员 : 孙鲁腾 李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