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江楠 赵丹丹 / 文 吉星 / 摄)紫东地区未来什么样?4 月 10 日,南京市新闻发布会上,紫东地区建设指挥部、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栖霞区政府、江宁区政府联合公布了《紫东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活动的最终优胜方案,为紫东地区核心区的未来发展明确了发展纲要、描绘了建设蓝图。即日起至 5 月 9 日,紫东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成果将同步在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市规划资源局官网及 " 南京规划资源 " 微信、微博等平台上发布,广泛征询公众意见。
2019 年,南京提出紫东地区崛起。紫东地区是指南京市紫金山以东地区,具体范围北至长江、南至宁杭高速、西至绕城公路、东至南京市界,与镇江(句容)接壤,与扬州(仪征)隔江而望,跨玄武、秦淮、栖霞与江宁四个行政区,总面积约 758 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约 83 万。一直以来,紫东地区在空间布局上缺乏整体协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
南京提出紫东地区将以 " 长三角一体化先导区、宁镇扬同城化核心区、创新生态最优地、生态文旅新标杆 " 为发展目标,打造 " 创新之城、文旅之城、产业之城、生态之城 "。
" 紫东地区核心区 " 位于紫东地区中部,北至龙王山山脊线,南至沪宁高速,东至规划七乡河,西至绕越高速公路,面积约 22 平方公里。
规划国际招标,最终东南大学院士团队设计
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紫东地区核心区,南京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了全球公开招标,2019 年 12 月,来自全球的 9 位规划、建筑等领域的知名专家,通过投票从 7 家入围单位提交的方案中评选出 2 个优胜方案。
经过进一步地优化完善,2020 年 3 月 28 日,南京市组织召开了紫东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深化完善方案评审会,对深化完善的 2 个优胜方案进行了论证和咨询。通过专家投票,最终东南大学王建国院士团队方案被评选为优胜方案。
下一步,将在汲取此前各方方案优点和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继续修改深化并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如何打造?
打造山水紫东宜居境、创新名城智汇地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紫东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以 " 山水紫东宜居境,创新名城智汇地 " 为总体设计目标,以建立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区域 "HUB" 为设计理念,通过汇聚与整合周边生态、产业、景观等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空间环境品质,集中展现江南丘陵地区城市核心区的风貌特色,并辐射带动周边发展。
未来,紫东地区核心区将成为开放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典范;生态优先的城市有机生长典范;传承创新的自然人工共轭典范;创新驱动的产城融合发展典范;城乡一体的田园都市宜居典范;科技引领的优质人居环境典范。
整个城市设计顺应了核心区的丘陵起伏、山水林田交相融合的自然特征,建立起了 " 一脉一带两心三环三版块 " 的空间结构,其中:" 一脉 " 为中央绿脉," 一带 " 指 CAZ 中央活力带," 两心 " 为孟北综合服务中心、东流综合服务中心," 三环 " 指景观大道环、城市生活环、外围水绿环," 三版块 " 为西部版块、东南版块、北部版块。
城市设计以职住平衡为功能布局的重要原则,通过对生活、生态和产业空间比例的优化,形成了核心区的创新活力。通过中央绿脉、景观大道环、外围水绿环、CAZ 中央活力带等自然与城市的融合共生,该城市设计为城市与生态自然的衔接给出了解决方案。
未来夏季地表温度较其他地区或低 3 度
城市设计创新性地将 "HUB"(集线器)比喻为紫东地区核心区的区域功能 " 核心 ", 以 " 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区域‘ HUB ’ " 为设计理念,紫东地区核心区在生态、产业、交通、地景、场所、智慧六个方面都将成为区域的核心。
通过山体修复、水系连通、保护汇水谷线及地下水等系列措施,城市设计进一步完善了紫东地区核心区的景观生态网络。在系统分析上位规划条件、物理环境及场地要素基础上,这里将建立适应地形地貌条件和呼应气候的组团格局,形成自然优先、布局合理的生态 HUB。热环境模拟验核显示,未来的紫东地区核心区的人居环境将更舒适,夏季平均地表温度较南京其他分析区域低 3 度左右。
作为 " 高端制造 - 科技创新 - 文旅休闲 " 多重产业协同发展的中枢和全面提升的引擎,城市设计提出了分别以引领型服务业、数字创意产业和文旅休闲产业为主导的,并混合有教育、医养健康、生态市政等特色产业的三大综合型功能板块,紫东地区核心区将形成创新引领、复合高能的产业 HUB。
形成 3 条轨道换乘枢纽
作为未来宁镇扬一体化的门户,核心区将形成一个立体连通、高效绿色的交通 HUB,实现 50 分钟辐射宁镇扬主要市级中心及交通枢纽、20 分钟覆盖紫东地区主要地段中心、10 分钟服务核心区内部主要节点的时空通达圈。未来,通过轨道 S3 北延、轨道 S5 南延,4 号线东流站将形成三线换乘枢纽。
通过一系列地文地景标志体系的塑造及游憩设施的配置,核心区将串联与整合周边文化与旅游资源,打造自然中的城市、城市中的自然,形成钟灵毓秀、特色天成的地景 HUB。
作为宁镇扬高品质服务的共享基地,紫东核心区将成为紫东地区绿色发展的活力中心,形成一个公共开放、活力激发的场所 HUB,打造三级公共空间体系:" 井字 " 形景观大道和串联城市级公共空间与中央绿脉,形成特色鲜明的景观大道环线;环状 PARKLINK 串联不同组团的公共中心,形成城市生活环线;在各个组团内部,与景观大道环及 PARKLINK 连接的共享主街形成利于慢性、舒适宜人的组团级公共空间。
充分应用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紫东地区核心区将实现区域内各种资源的高效整合、循环利用,打造循环经济、智慧营城的智慧 HUB。
形成一条 CAZ 中央活力带
据介绍,在 " 中央绿脉 " 周边,沿核心区环线布局公共服务、文化、体育、商务等设施,将形成 " 孟北 - 东流 " 双核心带状发展的中央公共活力带(CAZ),这将是紫东地区核心区最富活力的公共设施服务带,还与锁石村连接。
CAZ 将汇聚商业商务、政务服务与管理、文化展示、会务交流、文旅休闲、健康医疗、数字产业研发等重要公共服务内容,是中央绿脉和整体生态廊道的主体段落,将构建生态良好、景色优美、服务完善的绿色游憩场所和多层次的视觉通廊和观景交流平台,在山水林田间打造疏密有致的城市客厅。
该活力带由孟北综合服务中心、庙山周边活力地段与东流综合服务中心三个部分构成。东流综合服务中心将与孟北综合服务中心共同承载核心区引领型服务业,目标是引领宁镇扬先进制造业发展。
孟北综合服务中心是汇聚商业商务、政务服务与管理、文旅休闲、健康医疗等多种功能的复合型中心,有潜力成为宁镇扬地区的文旅休闲接待中心,将成为核心区的启动区域,以基础设施与公共配套先行、公益性项目与经营项目统筹推进。
庙山周边地区是紫东地区核心区中央绿脉和整体生态廊道的主体段落,依托原有庙山山林、水库、茶园、农田等景观资源以及西岗木器厂、西岗茶场等建筑遗存,运用隧道和道路上跨生态廊道等方法,将构建核心区连接南侧青龙山与北侧龙王山的主体生态廊道。
在紫东核心区生态格局中承担着重要的战略点作用,形成紫东中央绿脉公园群中独具特色的丘岗果牧公园。
东流综合服务中心是汇聚商务商贸、文化展示、会务交流、数字产业研发等多种功能的复合型中心,以轨道交通枢纽站为中心,通过开放式公共空间强化和周边街区的联动,促进站城一体化开发,构建多层次的视觉通廊和观景交流平台。
欢迎你来提建议:
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南京紫东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成果,从 4 月 10 日开始到 5 月 9 日结束,该方案向公众展示,广泛征求市民意见。
征询时间:2020 年 4 月 10 日 -5 月 9 日
征询方式: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现场)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ghj.nanjing.gov.cn)
" 南京规划资源 " 微博、微信
邮寄地址: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 171 号 邮 编:210005
电子邮箱:nanjingzidong@163.com 传 真:577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