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文脉颂中华 | 用药如“调兵遣将”,百年前这位南京国医弟子遍天下

1925 年,一场瘟疫在南京暴发,气势汹汹,众多医家没有好对策。这时,张简斋站了出来,他用辛温解表法医好了许多病人。两三个月后,瘟疫消失 ……

95 年后,张简斋中医温病医术是江苏省级非遗,传人遍布海内外。今年 70 岁的侯俊便是张简斋中医温病医术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从医 47 年来不忘祖师医训,传承医术的同时,还把祖师张简斋的医德发扬。

张简斋看病,双手同时为两人搭脉

张简斋生于南京中医世家,幼承家学,20 多岁医术已崭露头角,45 岁以后在医学界负有盛名,有 " 南张北施(施今墨)" 之称。他以治病救人与爱国爱人为心志,受到各方面敬重。

" 他身材不高,记忆极强,精力充沛,精通中医。" 侯俊眼里,张简斋是中医界的传奇。

△张简斋老照片 侯俊供图

据说,张简斋有次开给一位久泻不止病人的处方中有三分砒霜(剧毒中药,一般只用一分),吓得药店不敢抓药,他说照发不误,病人只一剂药就泻尽治愈,可见他用药大胆,药到病除。更神的是,他能双手同时为俩病人搭脉,口述处方,由人代记,从未出错。

1925 年,南京暴发瘟疫,张简斋凭借高超的医术,一举成名。不过,他医德高尚,病人不分贫富,一视同仁。病人家境困难的,不收其诊费,深受南京百姓称道。" 他每天中午起床,洗漱用餐后门诊,有时候多达两百人。晚上出诊,次序按路程远近或病情缓急,许多要人派车来接,数辆车子穿街走巷,如长龙一般。"

侯俊介绍说,由于张简斋医术高超,当时,民国显要也纷纷奔走其门就诊,有的甚至命他们的子女拜张为义父。张简斋与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等家族尤为接近,治好了陈果夫的肺疾、治愈了宋美龄的胃病和宋子文的腰痛。其他如于右任、何应钦、陈诚、程潜、谷正伦等都是他的老主顾。

从医 47 年,他牢记祖师医训

上世纪上半叶的南京,自家医馆的门牌若有幸能挂上 " 张简斋夫子授 " 的名号,那绝对是块金字招牌。

△侯俊的中医藏书

很多年前,位于原南京门西水斋庵 20 号的侯席儒诊所门前就挂着这样一块招牌。" 张简斋门下有侯席儒、汪六皆、濮青宇和傅宗翰四大弟子。我爷爷,便是张简斋的大弟子侯席儒。"

侯俊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小时候,街坊邻居常常来祖父这儿看病。16 岁那年,侯俊开始跟随祖父系统地学习中医,掌握了张简斋中医温病医术的精髓。

如今,侯俊已经学医 53 年,从医 47 年了。从南京建工医院退休后,他一直在君和堂看诊。" 救人于水火,解民于倒悬 ",这是张简斋常常叮嘱弟子的话,也是侯俊始终坚守的原则。" 简老对待病人,向来一视同仁。遇到穷人,他不仅不收诊金,还免费送药,他也经常钻到又脏又乱的窝棚里给人家看病。秉承这样的医训,我在君和堂一直保持着最低的挂号费。我经常给病人进行免费的耳穴治疗,还会开一些免费的体疗处方,配合病人的药物治疗。" 侯俊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侯俊给病人做耳穴治疗

推广八段锦,让大家强身健体

作为张简斋中医温病医术的传承人,侯俊深谙张简斋医学思想的精髓。" 张简斋医术的特色是用药轻、灵,就是药味少而精,一般不超过 12 味药,同时还常用衬方顾护脾胃。他还讲究‘中病即止’,就是达到药效后,绝不拖延用药。"

依据这样的思想,侯俊总结出一套中医治未病和慢性病的原则——体疗第一,食疗第二,医疗第三。" 这是我跟病人强调最多的一句话。很多慢性病的治疗,不能单单依靠药物,还要配合运动和饮食。食疗就是注意饮食搭配和营养均衡,而体疗,我着力推荐打八段锦。你们看,疫情期间的方舱医院里,大家都在打八段锦,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的功效。"

△侯俊演示八段锦

侯俊的祖父传承了金陵国术流派的八段锦,如今,侯俊致力于将八段锦向公众推广。" 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气功疗法。它的八句口诀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六腑和气血运行,能够疏通经脉,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而且一套八段锦打下来 10 分钟左右,非常适合忙碌的现代生活。" 现在,侯俊依旧每天抽空练习八段锦,70 岁的他稳健如松,招招缓慢有力,做起一些拉伸动作连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我祖父把它传给我,我还要继续把它传下去。"

传承人遍地开花,中医理念走进微信课堂

几千年来,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大多是祖传或者师带徒的形式,张简斋中医温病医术的传承遵循了这一传统。" 简老的徒弟遍布海内外,在南京,他的传承人大多集中在南京市中医院。如今,张简斋中医温病医术有 11 位代表性传承人,年纪较长的大多都有 10 来个徒弟。"

现在,侯俊自己正带着 9 名学生,他对他们没有别的要求,唯独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够从心底认可并热爱中医,能够静得下心来把中医学懂、学透。侯俊还和学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每天都会在群里探讨病例,互相分享和讨论治疗方案。微信群名就叫 " 春满华堂 "。

△侯俊在直播授课

这四个大字,曾写于悬在侯席儒老诊所门额上的金箔牌匾之上。在那个老宅的药房里,侯俊的祖父治好了许多病人。如今,在这个小小的微信群里,春意正在酝酿。

除了让自己的医术后继有人,侯俊说,中医的传承,核心还在于中医理念的传承和推广。" 所以,我们现在也开始积极运用直播、网课等方式向公众推广中医的理念和养生的方法。相信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张简斋国医医术一定能够惠及更多的人群。"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徐可 胡玉梅 / 文 赵杰 钱念秋 郑芮 / 摄

(编辑 余爽 陈海静)

相关标签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