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天前,新大洲控股披露了一则诉讼公告。
这则公告,涉及新大洲控股全资子公司浙江商贸与华夏银行宁波分行之间的借款合同纠纷,涉诉金额约 8134 万元,包括本息、罚息、复利等。
根据公告披露,2023 年 9 月 18 日 -2023 年 9 月 20 日,作为浙江商贸的经营周转,华夏银行宁波分行每天分别对浙江商贸发放 3060 万元、3180 万元、1760 万元,三天合计发放贷款 8000 万元。
这三笔借款期限均为一年。于 2024 年 9 月贷款到期后,华夏银行对这三笔贷款统一展期一年,展期借款期限为 2024 年 9 月 11 日 -2025 年 9 月 10 日。
但截至 2025 年 9 月 10 日,浙江商贸仍未能向华夏银行支付 8000 万元到期本金以及约 104.38 万元利息。因而,华夏银行将浙江商贸及相关担保方告上法庭,追讨借款。
该笔借款逾期,对于华夏银行的资产质量难免造成一定的影响。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华夏银行逾期贷款余额 409.76 亿元,逾期贷款率占比 1.7%,信贷逾期压力不小。
其中,逾期 90 天以内贷款和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余额分别为 110.39 亿元和 299.37 亿元,占比分别为 0.46% 和 1.24%。

从侧面看出,华夏银行的风险把控能力仍需加强。此前几年,华夏银行未设置专职首席风险官岗位,今年 1 月,刘小莉获监管核准出任首席风险官职位,但任职仅 9 个月时间,便卸任了这一职务。
而接任华夏银行首席风险官的人选,则是来自北京银行的方宜。方宜现年 45 岁,曾任北京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北京银行董事会 ( 监事会 ) 办公室副主任、北京银行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北京银行石家庄分行行长。
作为华夏银行掌舵者,杨书剑对于同样出身于北京银行的方宜,寄予厚望。
毕竟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始终处于上市股份行较高的水平,今年上半年,华夏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386.7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7.56 亿元,不良贷款率 1.6%。
而其它上市股份行,不良贷款率基本都在 1.5% 以下。
本身华夏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较高,需要靠公司贷款部分压低不良率水平。
2025 年上半年,该行华夏银行公司贷款不良余额 224.35 亿元,比上年末减少 24.61 亿元,不良贷款率 1.36%,比上年末下降 0.23 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余额 162.35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32.17 亿元,不良贷款率 2.27%,比上年末上升 0.47 个百分点。
步入今年三季度,华夏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
期内,该行不良贷款率为 1.58%,比上年末下降 0.02 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 149.33%,比上年末下降 12.56 个百分点。
从贷款质量情况看,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华夏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 384.56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 1.43%,较 2025 年中减少了 2.14 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