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58车 34分钟前

整体均衡 还有意想不到的小心思 试驾北京现代羿欧

国内电动车市场有多卷,想必每个稍微对其有所关注的朋友都能有切实的体会,虽说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之道,但你追我赶的趋势却始终没有变过。而对于北京现代这样的老牌合资企业来说,燃油车时代所积累下来的优势在新能源时代也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们今天试驾的羿欧这款车,就是北京现代交上的最新答卷。

这次我拿到的试驾车是羿欧的满配版本,整体配置等级归为最高的 TECH 版本,而且还选装了 88 度大电池以及后桥驱动电机和 20 英寸轮辋。如果对单次续航和四轮驱动不是刚需的话,选择 64 度电的两驱版本就完全够用了,不到 15 万的价格,整体性价比很高。

羿欧的整体造型与以往的车型都不同,整体的线条符合新能源车的简约风格,不过细节之处依然是现代骨子里自带的特立独行的设计。就比如这个细长的车头灯,里面四个方形的日线行车灯(兼具转向灯)分别包含了一对近光灯和远光灯。另外,这四个灯组也正好对应了摩斯电码中字母 H 所代表的四个短点,与现代品牌的 LOGO 相呼应。

侧面的线条比车头更加丰富,而且通过双色车身以及大面积的黑色饰条进行搭配,进一步加深了整车的层次感。而得益于纯电平台的优势,羿欧用 4 米 6 出头的车身就 " 装下了 "2750 毫米的轴距,外形看上去紧凑,但实际内部空间足够大(这个后面细说)。

造成视觉紧凑的原因,前后两个充满力量感的轮拱曲线有着不可推卸的 " 责任 "。如果说现代品牌有哪些独到的魅力,恰到好处的造型设计绝对能算一项。

20 英寸轮辋同样提供了十足的视觉冲击力,双拼色的方案配合夸张的造型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运动感,而且 1500 元的选装价格并不贵,只可惜 TECH 版才能够选择,要是开放给另外两个版本就更好了。与这款轮辋匹配的是 255/45 R20 105V 规格的耐克森品牌轮胎,而且还是针对电动车特性做了优化的专用型号。

前面说车侧线条丰富,显然还是草率了,因为车尾才是线条最丰富,造型也最复杂的区域。从 D 柱延伸出来的灰色饰条直接延伸到了尾门上端的导流板,底下的贯穿式尾灯又和尾窗形成了一个反向闭环,非常具有辨识度。

车尾下半区继续加码力量感的同时也在用更丰富的颜色数量来强调层次感,雾灯和倒车灯组的尺寸不大,但也依然用网格化的设计形成了左右对称的呼应,像我这样的的 " 左右对称强迫症 " 患者看到这里真是舒服极了。

羿欧的内饰设计同样很出彩,灰绿色(对,官方名称就是灰绿色)的双拼撞色风格更有温馨感,只不过这个绿色非常浅,实际看上去更像是米色加深的感觉,不喜欢的话,还有黑灰色可选。而在整体布局方面,您可以在这里多停留一下,看看有哪些似曾相识但实则更走心的设计。

双拼色的方向盘很常见,但外圈两侧椭圆,上下平直的造型却运动感十足,而且整体握感很充盈,手感很好。另外,这款方向盘保留了大量的实体按键,真实的物理回馈在如今触摸为王的当下更显得难能可贵。

羿欧的换挡手柄同样集成在方向盘区域,而且并非那种拨杆式的怀挡方案,不仅节约了车内的储物空间(不侵占中控台),而且也更贴合大多数用户的使用习惯,雨刮器和灯组的开关都在熟悉的位置,没有学习成本。

方向盘后面的仪表盘被前移到了前风挡的下方,想要读取车速等信息的时候,视线只需要进行一点点偏移,大幅减少了行车时的安全隐患。这和 HUD 系统的意义差不多,不同的是其显示的信息可以被所有乘员看到,不像传统 HUD 那样只有驾驶员独享。不过,由于这个屏幕尺寸十分有限,可显示的信息并不算多,想要更详尽的行车信息还得依赖中控屏左侧的那部分区域。

27 英寸的一体式中控屏绝对是吸睛的重器,一整块屏幕不仅意味着毫无割裂感,同时也提供者无与伦比的显示效果。强调一点,屏幕右侧的区域基本上正对着副驾驶乘员,不会让人产生 " 偏见 "。

得益与高通 8295 芯片的强大处理能力,中控屏可以实现多种显示模式,多任务并行处理也毫无问题,副驾的娱乐活动完全不会影响到主驾,只不过面对这块巨大的屏幕,用户初期确实要花一些学习成本来熟练掌握各项功能,限于篇幅咱就不逐一列举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店把玩,你会发现羿欧的车机系统不仅功能够丰富,而且还有些独家的创意。

说到独家创意,这不仅体现在车机里,很多实体功能也有所体现。中控台下的隐藏式储物格以及双无线充电面板只是基本操作,后面这个可以翻折的杯架框才是颇具创意的小心思,靠近驾驶员侧的储物格可以摇身一变成杯架,小物件实现大自由。这要是出现在某新势力品牌上,至少能讲仨小时的故事。

对于储物和充电接口要求较高的用户,这两个常规位置也算是物尽其用了,各自安排吧,不多说了。

值得多说的是,通过方向盘和车顶上的红外 + 光学摄像头,羿欧不仅能够通过其识别驾驶员的疲劳驾驶、视线偏移等常规功能,甚至还能够检测前排乘客的血氧、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虽说准确率可能不及专业仪器,但至少能够想到利用这些设备延展新功能,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座椅的舒适性以及通风和加热的功能咱就不多说了,这些对老牌车企来说都是基操,很难做不好。值得吹一波的是一个看不见的小玩意:埋藏于主驾座椅靠垫两侧的支撑气垫,当方向盘转角超过 6 度,另一个方向上的气垫就会在 1 秒内充气,给上半身提供更坚实的侧向支撑来对抗离心力;而当车速高于 100km/h 时,两侧气垫则会同时充气,加强对身体的支撑,提升驾驶员的专注力。(这小玩意是不是以前只有豪车上才见过?)

后排乘客也别太羡慕前排,坐在后面一样很舒服,坐垫距离地板的高度比较适中,不会像某些纯电车那样蹲马扎,腿部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承托。靠垫也可以调整的较大的倾角,让人处于一种半趟的姿势,中央扶手的位置也比较高,放下之后能够辅助支撑身体,休息放松很惬意。

说来也是奇怪,羿欧的设计师好像特别怕你喝不到足够的水,前排多给两个杯架也就算了,后排门板上居然也多给了两个,而且还是更顺手的位置,这小心思您说到不到位?

后排纯平的地板以及较大的前后排间距非常方便后排乘客的横向移动,这是我一开始就说这车内部空间足够大的最有力体现。另外,对于储物空间的挖掘,羿欧也是做到了极致,前排扶手箱背面给了个小抽屉,能装下不少零碎物品,最上面也有个储物槽,里面还带有防滑处理,够用心了。(您问后排空调出风口在哪?仔细看前面车门水杯架旁边)

常规状态下,羿欧的后备箱容积为 506 升,在同级别车型中属于较高的水平,而且后备箱底下的暗格也能放下不少零碎物品,肯定是够用了。需要使用大功率用电器的话,后备箱左侧提供了一个最大 250V/10A 的电源接口,在国内的话,达成 2200W 的输出功率不是问题。

我拿到的这台四驱的羿欧采用的是前后双电机的四驱方案(两驱车型只有前电机),前电机最大功率 160kW,最大扭矩 310N · m,后电机最大功率 73kW,最大扭矩 170N · m,二者合力带来的动力输出还是相当不错的,即便是 ECO 节能模式下也能提供充足的动力输出。而在标准和运动模式下,输出的迅捷程度以及爆发力都会逐级递增,已经处于动力过剩的状态了。

同样得益于这个双电机架构,四驱的羿欧拥有更强的动能回收能力(相比前驱版),再加上多级可调的(通过方向盘背面的拨片实现)动能回收力度,完全可以实现绝大多数场景下只需要控制好加速踏板的踩踏深度就能完成车辆的加减速,只有最后需要完全停住的那一下彩绘需要去踩刹车踏板,大幅降低了右腿的工作压力,顺便还能少消耗些续航里程。

虽然有了动能回收系统,机械刹车的使用频率被大幅降低,但即便是这样,羿欧的工程师也还是为其开发了舒适停车功能。通过调整动力输出、制动力输出、动能回收功率等多维度的参数,让车辆在刹停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前后俯仰感,更少的眩晕就意味着尽量避免晕车风险。

转向方面,羿欧的表现符合普通家用 SUV 的定位,几乎没什么多余虚位,转动的力道也相对较轻巧,即便是原地打方向也能一只手轻松搞定,行驶中其给予的回馈力度也很容易掌控,不贼也不肉,没有上手难度,也不需要适应,这是北京现代车型的一贯作风。

悬架方面的表现整体来说是比较令人满意的,虽然是常规的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的常规四轮独立悬架方案,但无论是对行驶中纵向颠簸的过滤,弯道中的侧向支撑、制动时的俯仰抑制都表现得称职尽责。但作为纯电 SUV,其较大的自重也意味着悬架要撑住更大的重量和冲击,整体需要更硬实一些才能让车身保持稳定,这也就意味着在面对一些路面凹凸不平的状况下,颠簸感和冲击感会稍有些明显,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有点儿硬,但也不至于让人感到不爽。想要更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得上更高级的,可变阻尼减震器了,从成本的考虑上,就是 " 得加钱!"

羿欧的隔音水平对于一个 15 万级的纯电 SUV 来说是个中上游的表现,电动机的声音完全听不到,再加上 TECH 版给前排配备了双层隔音玻璃,一定程度上隔绝了更多的风噪,这反倒似的车底传进来的路噪被相对突出了一些,再加上 255 宽的大轮胎带来的负面影响,能有这样的表现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反正不是还给了 BOSE 音响么,稍微开大点儿声,就都盖过去了。

最后说说续航方面,羿欧标配的动力电池容量为 64.2kW · h,对应的 CLTC 纯电续航里程是 540 公里,加 2 万元选装 88.1kW · h 大电池的话,对应的 CLTC 纯电续航则能上升到 722 公里(四驱版为 590 公里),两款电池都是来自弗迪的短刀磷酸铁锂电池,而且都是定制款,30%-80%SOC 充电速度都不到半小时,这对于一款 400V 电压平台的车型来说,速度够快了。满足大多数用户一周充电一次的需求不是问题,如果是北方寒冷地区的用户,有条件还是选装大电池更划算,毕竟冬天耗电更大,频繁充电也挺烦人的。

受限于篇幅,羿欧这款车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产品亮点没能呈现出来,不过从上面的分享中您也能看出北京现代这种老牌的合资厂商对于新能源车依然有着足够的产品深度自己的见解。和燃油车相同的部分,老牌合资厂具备强大的开发、生产经验,大家常说的很像燃油车的新能源车其实就是这种状况的概括。而对于 " 触电 " 的部分,羿欧这款车的表现也是主流水平,供应商也都是国际大厂,品质依然足够有保障。对更倾向于选择合资品牌的用户而言,羿欧这款车各方面均衡的表现让用户实现了全面升级的同时也保持了较低的切换难度,尽可能的快速无缝适应新车。

更多原创热点汽车资讯可关注 58 汽车微信号:wub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