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雷科技 18分钟前

手机厂商大战双 11:苹果稳坐钓鱼台,爆品永远是必杀技

史上战线最长的双 11 购物节终于落下帷幕。

2025 年 11 月 11 日零点,这场从 10 月 9 日开启首轮预售的双 11 购物节正式结束。与往年相比,今年双 11 规模更大、节奏更长。京东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11 日 23:59,全平台成交额创下历史新高,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 40%,订单量同比增长近 60%,其中手机类目表现最为突出。AI 手机成交额同比增长超 150%,成为整个电商节最具爆发力的品类。

尽管还有部分平台将在 12、13 日有返场活动,但这场购物节的战局基本已定。今年购物节最值得关注的仍然是手机数码品类——小米在 11 日当天早上便发布战报:" 小米双 11 全渠道支付金额突破 290 亿 ",京东手机竞速榜也显示,小米仅次于苹果,夺得销量累计榜第二名,国产品牌第一名。

(图源:卢伟冰 / 小米)

比较反常的是,截至发稿前,仅小米一家选择主动公布战报,其他手机品牌无动于衷。相比起前几年各家为了冠军的头衔拼尽全力,今年怎么突然就静了下来?实际上,不争冠军的双 11,要比往年打得更加激烈。

早在双 11 购物节前夕,手机市场已经热闹起来。vivo、OPPO、荣耀新款旗舰接连发布,基本都卡在 10 月 15 日前后,也就是双 11 首波预售开启的时间。而更早一批发布的小米 17 系列、苹果 iPhone 17 系列,在预售开启后快速响应,联合官方推出满减、优惠券活动。

(图源:京东)

不难看出,今年双 11 首波预售的时间相当微妙,恰好在手机厂商们推出新旗舰的时间点上,但从京东发布的战报来看,销量还真不一定全靠新品推。

一、苹果:iPhone 17 立大功。

每年双 11 基本都是苹果的秀场,这其实也与 iPhone 每年固定在九月中旬发布有一定关系。京东双 11 销量累计榜显示,苹果夺得第一名,与亚军小米拉开一小段差距。具体到热销机型上,iPhone 17 Pro Max、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夺得单品销量榜前三名。

早前销量统计数据显示,iPhone 17 系列开售 50 天销量已超 900 万台,其中 iPhone 17 Pro Max 稳居高位,标准版 iPhone 17 表现也远超上代。而 iPhone 17 在本场双 11 活动中,通过叠加优惠券、补贴等策略,优惠区间可达 500-2000 元。

此外,去年发布的 iPhone 16 Pro Max 也惊现单品销量榜,位列第四名。这款机型在京东拥有 1900 元补贴以及 400 元优惠券,假如不使用以旧换新等方案,也能获得比原价便宜 2300 元的折扣,大幅降价才是它上榜的真实原因。

二、小米:6K 价位首次上榜,高端真成了。

小米 17 系列自发布后便收获消费者高度关注,尤其是独特的背屏设计,使小米 17 Pro、小米 17 Pro Max 一度成为该系列的销量担当。而在今年双 11,标准款小米 17 凭借补贴 + 优惠券的形式,到手价降至 3999 元,销量一路飙升。

而此次令人意外的是,小米 17 Pro Max 上榜 6K+ 价位榜单,排名第三,仅次于 iPhone 17 系列两款新机以及 iPhone 16 Pro。作为小米第一款「Pro Max」后缀的旗舰机型,这款新机在发布初期虽有一些争议,但架不住配置均衡、设计独特,让小米成功拿到 6K+ 价位榜单的入场券。

当然,回到单品累计榜,小米旗下最叫好叫座的仍是去年发布的 REDMI K80、REDMI Turbo 4 Pro 和 REDMI K80 至尊版。这三款机型在双 11 活动中,价格都来到 2K 以下,且有着出色的硬件配置,自然能成为大热单品。

三、vivo:新品大热,折叠屏扛起了大旗。

vivo X300 系列正巧卡在双 11 预售后两天时间开售,这让原本就口碑不俗的新品,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在京东的全品牌销量累计榜中,vivo 也成功夺下第三名,仅次于苹果、小米。

相较于苹果和小米在单品榜上大杀四方,vivo 则是靠着 X300 系列、Y500 等新机抢到不少热度,此外,iQOO 15 今年首销成绩也远超前代,称得上是新品全面开花。更值得注意的是,vivo 在 6K+ 价位单品榜上也有一席之地,这归功于 vivo 的折叠屏手机 X Fold5。

不得不承认,今年卡在双 11 首波预售期间发布的新品有很多,但 vivo 的表现却远超预期,这也给了所有手机品牌一个警示,只有产品力足够强,才能在新机潮里脱颖而出。

四、OPPO:Reno+Find,高端中端两手抓。

OPPO 在今年双 11 的表现,核心还是由 Find X9 系列带动。10 月中发布的新旗舰把影像和续航抓得很紧,特别是 Pro 版的大电池 + 长焦组合,既有卖点也有体验闭环。叠加预售期的补贴与券包,Find X9 系列迅速放量,成了 OPPO 在高端段位的担当。

而中端战场,Reno14 系列主打稳健。轻薄手感、耐用续航,再加上 AI 影像的易用性,符合大众换机的直觉诉求。今年双 11 不少渠道给到的活动价,把 Reno14 Pro 的性价比边际又往前推了一步,好上手、好用、价格合适,因此热度一直没掉。

回到单品累积榜,真正扛量的还得是大众款。A6 Pro 在活动期的价格策略很到位,防水抗摔与大电池的组合提高了容错率。同时,上一代的 Reno 主力配置在双 11 期间普遍下探到更友好的区间,也承担了不小的走量任务。

五、华为:新 Mate 缺席,老 Mate 硬扛销量。

作为排名前五手机厂商里唯一没有在 9、10 月推出新旗舰的品牌,华为硬是靠着口碑炸裂的 Mate70 系列和 Mate X6 折叠屏在双 11 销量榜上夺得第五名的好成绩。

早前渠道数据显示,Mate 70 Pro+ 自开售以来长期稳居高端机型销量前列,今年双 11 叠加国补与分期优惠后,再次掀起一波 " 补票潮 "。这款机型凭借昆仑玻璃、超聚光主摄和强大的 AI 算力,在高端市场仍然难觅对手。而 nova 14 系列中端市场表现良好,在双 11 活动中通过满减与定金膨胀,Pro 版一度跌破三千元,不少年轻用户都选择 nova 14 系列。

总体来看,今年双 11 华为没有新品出击,但凭借 Mate 系列的高端口碑、nova 系列的市场覆盖率以及 Pura 系列的设计差异化,依然稳居国产阵营前列。

其余五名上榜的手机厂商,荣耀、三星、真我、努比亚、摩托罗拉,其实各自也有比较亮眼的表现。例如荣耀,虽然总销量不及前五名,但单品榜上却有荣耀 X70、荣耀 Play10C 两款千元级别的爆款机型,真我今年的 GT8 系列首波预售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今年双 11 的手机榜单,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苹果依旧是那台熟悉的 " 销量发动机 ",靠着 iPhone 17 系列三款机型包揽单品榜前三,稳稳拿下冠军。今年叠加补贴、分期优惠后,iPhone 17 Pro Max 依旧卖到断货,也算是意料之中。

国产这边,小米和 vivo 撑起了热度。小米 17 Pro Max 是典型的 " 爆品打法 ",命名上跳过 16 直接对齐 iPhone 17,还加上了 "Pro Max" 的后缀,争议不少,但话题度更高。关键是产品本身没掉链子,配合 6K+ 价位的补贴策略,让它在榜单上越打越猛。对小米来说,这也是首次在高端战场里交出让消费者满意的成绩。

vivo X300 系列 10 月中旬发布,正好卡在双 11 预售节点,既有新品热度,又有渠道节奏。天玑 9500、蔡司影像、系统层的 AI 体验,让它不靠大降价也能形成稳定转化。OPPO 的 Find X9 系列同样踩准时间点,但更多还是靠 Find 和 Reno 双管齐下拿到前四。

从整体表现来看,今年能在销量上表现不错的,基本都能有一至两款爆款机型,或者说能让消费者明显感知到「这代有变化」的产品。比如小米 17 Pro Max、vivo X300、iPhone 17 Pro Max 等,它们都是在设计上做出鲜明风格的新品。

无论如何,每年的双 11 其实都是对手机市场的一次「摸底考」,一方面能帮品牌摸清新旗舰的市场反馈,看看用户到底买不买账;另一方面也是检验哪些产品具备 " 爆品潜质 " 的最好时机。

毕竟,未来的大促拼的早已不只是补贴和价格,而是谁能更快地捕捉需求、用技术和体验打动消费者,从而打造出现象级产品。只有真正懂用户的手机厂商,才能在下一场战役中脱颖而出。这也让我们更加期待,接下来的 12.12 大促,谁又会是那匹黑马呢?

史上最早双 11 全面开启!

AI 与电商深入融合,即时零售全面爆发,大消费浪潮如火如荼,2025 年双 11 注定意义非凡!

雷科技双 11 · 2025 专题,聚焦平台动向、品牌战报、好物推荐、电商趋势,立体呈现电商零售年度盛事,敬请关注!

相关标签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