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 成长之树 " 系列的前两章,微软中国 CTO 韦青老师带领我们扎下了思辨的 " 根 " 与 " 茎 ",重塑了能力的 " 叶 "。
我们学会了回归初心、常识与本分。
根基已立,枝叶已茂。一个终极的问题摆在面前:
然后呢?
当机器的能力日益超越我们的 " 叶 ",我们孜孜以求的效率、我们引以为傲的组织,将 " 开 " 出怎样的花?当一切尘埃落定,我们最终将收获怎样的 " 果 "?
本周,「成长之树」系列将迎来最终章——《沉默的主角与成长之树(下):花与果》。

你的价值,
不再是 " 标准答案 ",而是 " 异常值 "
在课程中,韦青老师将 " 成长之树 " 的 " 花 ",定义为两种正在绽放的商业图景:" 前沿组织 " 与 " 超级个体 "。
" 前沿组织 " 是什么?它首先颠覆的是对 " 人 " 的价值定位。
在一个组织里,机器的价值是什么?是 " 回归平均值 "。
正如韦青老师所说:
" 机器能做到什么?它随时能做到六西格玛 ... 那么人的最大价值是什么?我认为最大价值恰恰是提供‘异常值’。"
工业文明要求人 " 听话、重复、不出错 ",而这恰恰是机器最擅长的。当机器接管了所有 " 标准答案 ",人的价值就必须转向——提供那些机器无法计算的、源自价值观和创造力的 " 异常值 "。
这彻底改变了组织的形态。
" 这个组织开始不是以硬性的叫部门制的分布来进行管理的,变成什么呢?随时构建的,称之为叫‘以任务为基础的组织架构图’。"
当组织不再是僵化的部门墙,而是流动的 " 任务团队 ",我们该如何管理?
更重要的是,韦青老师提醒我们,这种 " 前沿组织 " 不是靠规划设计 " 做 " 出来的:
" 花是做不出来的 ... 花是靠有强大的根系、树干和叶之后自己 ... 长出来的。"
那么,如何 " 长 " 出一个前沿组织?我们又该如何成为提供 " 异常值 " 的 A 面人才?
你的身份,
不再是 " 简历 ",而是 " 足迹 "
" 前沿组织 " 的基石,是 " 超级个体 "。
而 " 超级个体 " 的身份证明,不再是一张纸。
你是否想过,在不远的未来,招聘将不再需要 " 简历 "?
当一个 " 前沿组织 " 想要了解你,它会做什么?它会分析你留在 GitHub 上的代码、你公开发表的视频、你参与过的所有项目——一个由机器为你构建的、无法伪造的 " 数字孪生 "。
正如韦青老师在课程中所言:
" 在未来,你不是你的简历,你就是你的‘数字足迹’。企业招聘的本质将从‘看简历’变为‘分析你的数字孪生’。"
当 AI 接管了重复性劳动," 超级个体 " 将成为未来组织的核心。而那些无法证明自己价值、没有留下 " 数字足迹 " 的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是在创造未来,
还是在造下一个 " 愤怒的小鸟 "?
这朵 " 花 ",绚烂、夺目,但也可能转瞬即逝。
韦青老师在课程中抛出了一个极其冷静的隐喻——" 愤怒的小鸟 " 隐喻。
" 我们有多大的概率 ... 现在大家口耳相传的所有公司 ... 会是 Rovio ( 愤怒的小鸟开发商 ) 这样,如流星般爆发一下就消失的?"
这个隐喻直指当下所有 AI 热潮的核心:我们是真正地在创造一个新时代,还是在用新技术,制造又一个现象级的、但生命周期极短的 " 愤怒的小鸟 "?
当下的狂热,有多少是泡沫?又有多少是坚实的 " 果实 "?
这引出了韦青老师对 " 果 " 的终极拷问: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
是像《黑客帝国》里的 Cypher,沉迷于机器制造的感官刺激(AI for Stimulation)?
还是选择另一条更艰难的路,利用机器去探索科学与未知的边界(AI for Science)?
终极一问:
你,想不想成为 "0"?
从 " 根 " 到 " 果 ",我们一路都在探寻 " 人 " 的价值。
在课程的最终章,韦青老师将这个命题推向了极致:
" 人是那个‘被乘数’,技术是乘数。如果‘人’这个被乘数,自己选择成为‘ 0 ’,那么一切都是‘ 0 ’。"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设问。
当机器越来越强,我们是选择躺平、沉迷、放弃思考,让自己无限趋近于 "0"?
还是选择成为那个 "1",那个 "10",那个 "100",去定义这个乘法的结果?
「成长之树」的旅程即将抵达终点。
这不仅是一堂课,更是一次关于个体与组织在智能时代 " 何以为人 "、" 何以存在 " 的深度思辨。
《沉默的主角与成长之树(下):花与果》
立即预约课程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