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11 月 12 日讯(编辑 黄君芝)企业负债累累、投资者惊慌失措、一连串的破产……这就是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师所推演的、当前人工智能(AI)繁荣一旦崩盘后所面临的部分最糟场景。
小摩分析师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他们对人工智能行业 " 最大的担忧 " 是,人工智能的狂热最终会像 20 世纪 90 年代末的互联网热潮一样,留下一地鸡毛。互联网泡沫破裂前,企业在电信和光纤网络建设上也投入了大量资金。
" 我们最担心的是电信和光纤建设失败的重演,即收入增长速度未能达到足以证明继续投资合理的水平。(当时)电信领域许多实力较弱的公司倒闭了。" 他们写道。
以史为鉴
具体而言,小摩分析师解释称,在互联网繁荣时期,电信领域的少数 " 新时代 " 公司为建设光纤网络而背负了大量债务。当时的想法是,这些网络将有能力支持当时预期的爆炸式互联网流量。但该领域最终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互联网使用比预期的要慢。最终,电信公司花了 " 比他们想象的要长得多 " 的时间才能从投资中收回资金。小摩分析师指出,当时债务融资成本也有所上升。
" 在对普及曲线的走向缺乏清晰认识的情况下,投入了相对大量的资金。而这似乎也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投资面临的问题。" 小摩分析师写道。
其次,互联网公司的失败。小摩指出,那些在互联网泡沫时期蓬勃发展但最终却因自身实力不足而倒闭的公司,最终导致了人们对光纤网络需求的 " 重新审视 "。
然后,公司股价开始下跌。对光纤网络的需求并不像公司想象的那么强劲。分析师们解释称,当时大多数家庭使用的是铜线网络,连接互联网的速度很慢。在企业客户中,互联网的采用速度低于预期。
分析师补充道,这导致光纤产能 " 过剩 ",从而压低了价格。
" 虽然对数据中心计算能力的需求可能呈指数级增长,但竞争和对效率的限制可能会阻碍收入的增长," 他们补充说。
最后是业务的 " 循环性质 "。分析师们写道:" 许多光纤电信公司通过在自己已建成光纤的区域内,将线路与不同地理位置的其他运营商的光纤线路进行交换,从而扩展了其网络。"
小摩表示,这也反映了当今人工智能领域交易的循环性质,并指出最近该领域最大的公司之间达成了一系列交易,例如 OpenAI 和英伟达。
" 当投资者发现网络建设者们大部分库存都是通过无现金交易相互出售时,恐慌情绪开始蔓延。这些无现金互换最终让实力较弱的企业陷入困境。随后,这些企业纷纷破产,最终导致整个行业的崩溃," 他们写道。
与此同时,小摩也承认,人工智能股票与在互联网泡沫高峰时期上市的公司之间存在重要差异。他们表示,超大规模企业如今产生了 " 大量 " 的自由现金流,这也是它们比上世纪 90 年代过度借贷的弱小企业 " 财务状况好得多 " 的一个原因。
不过,该行仍在另一份报告中写道:" 即使一切顺利,也会有引人注目的赢家,但考虑到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中涉及的资本规模以及赢家通吃的性质,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同样惊人的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