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学员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商务英语
GPA:3.81 雅思:7
主要经历
课程设计:
商业企划书:武汉高校某某图鉴
从某某角度探讨生活费花销问题
实习:
山西某公司财务部
录取学校
回顾过去这几年,我的人生抉择基本遵循同一个原则,就是一个巨大的" 来都来了 "。
我是跨专业申请选手,而且是从纯文科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大类,直接跨申商科。这个决定看起来跨度不小,但实际上对我而言,并不算是彻底的空中楼阁。
一切源头,都要从那家 " 双人成行更优惠 " 的 ACCA 网校说起。
" 来都来了 "
我和会计学的不期而遇
我所在的学院里,不少同学都是分数没能达到心选专业的被调剂选手,因此很多人都打算另寻出路,我的室友正是其中之一。
她擅长数学、严重偏科,且毕生梦想是成为一名富婆。搬进我们寝室的第一天,便确定了学习 ACCA 的目标。而我当时非常理想主义,梦想是把余生奉献给伟大的游戏本地化事业,坚定地拒绝了她一起报名的邀请。

没成想,入学还不到一年,文科专业就在高考报志愿时 " 节节败退 "——我们当年录取时的分数线再也没重现过,在我的生源省,本专业的分数线正以每年十分的速度稳步下跌,不由让人怀疑分数线也有熔断机制。
当时市面上正流行的说法是" 外语 + 任何一门学科 = 王炸 ",大家都信了。我向正在备考的室友求和:" 当时还是我太装了,对不起!说起来 ...... 你报的是哪家网校来着?"


大二时,我们学校开放辅修,达到分数标准的学生可以在本专业的基础上加修一个辅修专业,周六日上课。
既然 ACCA 都报了,来都来了,顺便学一下吧,所以我又报了个会计专业的辅修。我当时意气风发,庄严宣誓:辅修将至,我从今开始学习,我将不双休、不旷课、不休息。今日如此,日日皆然。
但其实我才学了半年不到,就已经快要厌学了。幸好学校的政策相当人性化,只要学满一年就能拿到辅修证书,来都来了,我硬着头皮献祭了一年的双休日。


从进入学校的那时起,我的认知里就没有 " 不读研 " 这个选项。
我的第一选择是保研,然而没过多久我就发现本专业的保研概率不容乐观,我奋力挣扎了一段时间,绩点始终没能脱颖而出。直到后来报名了辅修,我才终于下定决心——条条大路通罗马,人也不是非得在同一棵树上吊死。
去年我报名了考研,希望能转变专业去学会计。但和室友们一起准备了足足半年,最后结果并不尽人意。

我当时重病一场,发了好几天高烧。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的记忆像是被蒙上了一层纱,印象中的时间竟然一直处于夜里,似乎白天永远不会再来。

我开启了 " 留学自救 " 模式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朋友圈的同学们有人晒出了留学 offer,我刷到时就像原始人突然开智了一样,立刻和家里人商量留学事宜。
但之前报名的 ACCA 机构卷钱跑路,直接引发了我对市面上各类机构的信任危机。因此,在挑选留学中介的时候,我格外谨慎,对比了市面上的报价,在社交平台上做了调查,确认了机构不是草台班子,规模足够大,且申请战绩可查,加上有申请成功的同学介绍,才最终报名了指南者。

咨询顾问赵老师一上来就稳住了我当时惶恐到不知所措的状态,在他对现状的客观梳理下,我很快就平静下来,并且初步得出了一个申请方案:
首先,我考研失败的事情对家里打击很大,留学又是一条崭新的道路,为了说服父母,留学这个决定不是对二战考研 " 未战先怯 ",为了有书读,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加上家人并不想让我离家太远的忧心,从一开始,我所申请的范围就仅限于港三新二。
再就是专业的选择问题。留学方面,一开始我确实头绪全无,但只清楚地明白一件事,自己读研的目的是为了转行。因此,申请的专业敲定得也比较顺畅。就今年申请热的形势看来,我当初的决定做得格外迅速,甚至有些疯狂。

第一年我完全是被迫赶鸭子上架,没有语言成绩,什么 GRE、GMAT 更是完全没听说过。签了合同之后,不到一周就去考了一次雅思,成绩不理想,于是紧接着又卡着 ddl 考了第二次,总算是把申请递交了出去。

考研失败对我而言简直是脱胎换骨一样的试炼,因此,对于第一年赶着交的几个申请颗粒无收这件事,我接受得还算良好——毕竟各方面都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一项都不占的话,上来就被录取才是小概率事件。
今年我的心态放平稳了很多,我仍然在备战考研,同时在指南者留学的老师帮助下坚持申请目标专业。
雅思全力备考
鉴于去年的前车之鉴,我在七月的提前批开放申请前,就考到了自己目标的雅思成绩。
制订雅思目标分数时,我主要考虑了两个因素: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普遍的申请人画像、以及我申请的专业偏向于注重语言外的其他因素,还是更看重申请人的语言水平。
在此期间,我也不得不承认,改行或许真是正确的决定——通过了专八的我,又在雅思上连跪了好几次才磕磕绊绊拿到了目标分。

对此,连语料库都懒得背诵的我采用了相当粗糙的解决办法。在购物平台买了几个版本的作文教程,提取其框架共同点,找出万金油句子背下来,再把每个题材的生词单独背几个,便于考试时填充。
口语方面,只要给自己塑造一个不会说中文的油腻搭讪女子人设,围绕题库话题,向自己周围的每个物品都搭讪一圈,效果就会相当显著。但我也不禁怀疑,其实最大的帮助可能是多考几次,摸清了套路,考试发挥就会好不少 ......
雅思口语不知道说什么?练了很久都难以突破瓶颈?面对新题库手足无措?
别慌!指南君为各位同学整理的【雅思口语通关攻略】来了!
下方扫码添加,即可免费获取!

雅思成绩拿到手,在文书方面,我选择全盘信任专业人士。
我跟文书老师和申请主导师头脑风暴了许多回,竟然真能围绕与申请专业相关的课程设计及辅修内容,挖掘出不少可以细说的点。
先是梳理了我所能提供的课程项目证明,然后分门别类地针对不同的方面挑出一部分有说服力的项目,再在这些项目里寻找值得一提的闪光点,每个项目都贵精而不贵多。
在此之后,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审核文书。有幸遇到了很好的申请团队,这方面几乎没有什么需要费心的问题,文书肖老师返稿的速度也很快。

无论任何什么时候我收到学校的邮件只要在申请群里发消息,基本全是秒回。在我纠结时,也是她稳住了我的心态,并帮我修改了后续面试的稿子。
我反复比对,除了语言成绩的提升以外,今年的申请和去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天时。
在提前批时,我就已经在老师的指导下把申请全部投了出去。笨鸟先飞的战略也确实得到了回报,基本上,所投的学校都至少愿意给我一次面试机会。
面试一举拿下
接着就是模拟面试——利用大型申请机构的资源,我模拟了面试时的问题,老师发给我的小程序里面涵盖了大部分 ai 面试的随机抽选题库,而且在真人面试前夕还组织了腾讯会议的模拟面试,大家轮流发言,老师会为将要面试的我们这批考生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套组合拳下来,至少为自己涨了涨底气。

我由衷感谢在那段时间遇到的所有人:愿意支持我背水一战的父母、帮助我解决申请问题的同学、无私开导我,并为我提供推荐信的二位导师(而且在我论文写得很烂的基础上)、以及指南者留学各位为我的申请尽心尽力的老师。
所幸,我的申请结果尚可,就在我交了一百多块考研报名费之后,我收到了港大的 offer,这无疑是一针定心剂,证明我还没有像自己预想中那么差劲,也算松了一口气。
拿到港大 offer 后
我还想试试考研
在拿到 offer 之后,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不放弃今年的考研。
但其实这个决定和长远考虑没有任何关系,真要究其所以,只有一个本质原因,就是报名费已经交了,且我为此放弃了一顿疯狂星期四。
如果要找出第二个原因,就是留学的学费对我这种普通家庭而言确实不算一笔小数目,尤其是商科。
因此对于这次二战,我还是会竭尽所能,毕竟 " 来都来了 ",如果考研也能上岸,那我就有了更多的可选项。

一年制的学制,让学生可以在拿到研究生学位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职场,大大节约了青春,对于期待闯出一番天地的同学们而言,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一条路径;
同时,其留学的本质也能磨炼人的耐力,让人大大提升独立处事和自理的能力。留学对于一些自身简历漂亮,且经济状况能支持的同学而言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但是,对于一些那些对学制没有并无特别需求的学生而言,这部分优势确实不能让其完全忽视留学的性价比问题。
如果还有支撑自己坚持学习的精力,那么选择考研,晚些离开校园步入职场,或许相比于一口气支付大几十万的学费,或许之更加合适。
而且,如果是对考公考编感兴趣,本科专业又能报名对口岗位的同学,那么留学提升学历其实可以不作太多考虑。
我算不上是一个多么锐意进取的人,有人说 " 流水不争先,而争滔滔不绝 ",可惜我既没有奋发图强的激情,也缺少积跬步成千里的耐力。
我从过去能得到的唯一经验,就是不要随便给出自以为然的建议。
因此,如果一定在结尾要说些什么,我希望大家都能在下决定前结合自身的情况,人生有千万种道路,不要拘泥于一时的得失,而是综合考虑。如果决定留学,港硕从各方面看都是一个很好的进修选择,指南者留学这个机构也值得推荐。
我仍然在摸索自己人生的道路,这份宝贵的 offer 为我提供了一个人生的新方向,而我对此满怀期待。
引用 Enya 的歌词:
"I cannot find the finish,
我难以找寻路的尽头,
It's either this or that way,
要么是这条,也可能是那条,
it's one way or the other,
也可能是一条路或其它各种路,
it should be one direction,
但它终归只有一个方向。"
END
▼
需要一对一留学规划指导
扫码获取专属顾问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