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星河商业观察 22分钟前

大幅减持蔚小理,摩根大通怎么想的?

摩根大通对蔚来、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的美股持仓进行了大幅调整——其中对小鹏和理想的持仓量分别削减 99.7% 和 98.8%,对蔚来也减持 30%。

让人看不懂的是,小鹏、蔚来近期风头正劲,而摩根大通在第二季度还同时增持这三家新势力车企。有意思的是,刚刚,软银清仓英伟达的消息也被曝出。

根据摩根大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 2025 年第三季度 13F 报告,摩根大通分别减持 182.39 万股小鹏美股和 39.56 万股理想美股,对这两家新势力的持仓规模分别降至 6204 股和 4771 股,均创历史新低。

摩根大通虽然减持蔚来美股 149.21 万股,但受蔚来股价期内大涨逾 1.2 倍影响,该机构报告期末对蔚来美股的持仓市值环比增加 55% 至 2626.8 万美元,创七个季度以来新高。

被摩根大通减持的三家新势力车企,小鹏汽车目前风光无俩。

2025 年 1-10 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 355,209 台,同比增长 190%。小鹏汽车在 10 月交付新车 42,013 辆,单月交付量创下历史新高,并连续 2 个月交付量超过 4 万辆。小鹏 P7+ 累计交付超 80,000 台,连续 11 个月蝉联 15-20 万级中大型纯电轿车销冠;小鹏 G6 在今年已累计交付量突破 65,000 辆,同比增长近 60%;MONA M03 交付量超过 15,000 辆,连续 14 个月单月交付破万辆。

在小鹏科技日,何小鹏几乎不再谈汽车,而是谈小鹏的科技 " 涌现 ":第二代 VLA 大模型、Robotaxi、IRON 人形机器人、A868 飞行汽车,各种 " 疯狂 " 的设想更像是中国版的埃隆 · 马斯克。

马斯克还在社交媒体点赞了关于小鹏机器人的视频,并表示," 特斯拉和中国公司将主导市场。我非常尊重中国的竞争对手。

在第十五届全运会,何小鹏还作为广州站的亚洲火炬手,在万众瞩目下完成第 50 棒交接,被认为广州科技的新领军人物。

第三季度,小鹏美股环比增长 31% 至 23.42 美元,11 月 11 日,股价已涨至 26.04 美元。

蔚来汽车在三季度交付量也同比增长 41%,达 87071 辆。在刚过去的十月,蔚来公司延续了过去 3 个月连续增长的势头,单月交付量继续上升,历史首次突破单月 4 万台。

在 11 月 10 日的蔚来用户活动现场,李斌表示,由于四季度没有新车发布计划,也没有 NIO Day 这类大型活动,大部分需要投入资金的事项已在第三季度完成,从成本控制和业务节奏的角度来看,四季度实现盈利存在一定机会。

从目前的增速来看,蔚来定的四季度冲击 15 万辆的目标也存在可能。

截至 11 月 11 日,蔚来的股价也从今年最低的 3.02 美元涨至 6.71 美元,基本走出了 ICU。

三家里有点四面楚歌的只有理想汽车。

曾经的冰箱彩电大沙发的优势现在成了竞品的标配," 半价理想 " 的零跑和银河 M9 都在挑战着理想的价格防线,今年下半年上市的蔚来 ES8、腾势 N9、问界 M9 系列大六座也都虎视眈眈。

理想布局纯电赛道也有点 " 运气 " 欠佳。

理想 i8 与卡车的对撞测试视频引发激烈争议,i6 又出现产能卡壳。10 月 23 日,上海一辆理想 MEGA 2024 款起火,尽管理想随后紧急召回 11411 辆 MEGA,但也是毁誉参半。

理想汽车 10 月交付 31767 辆,环比下降 6.43%,同比大跌 38.25%,基本跌出第一梯队。

摩根大通减持映射出资本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评估标准已从 " 故事想象力 " 转向 " 盈利确定性 ",对于持续规模化盈利,机构仍然有所担忧。

有意思的是,软银近期也令人意外的清仓了 "AI 芯片霸主 " 英伟达,套现 58 亿美元。孙正义之前不久才表示," 后悔卖掉英伟达股票 "。

上月底,英伟达市值一举突破 5 万亿美元,成为历史上首个跨过这一门槛的公司。今年以来,英伟达股价已经上涨逾 40%。而自 2022 年 ChatGPT 推出掀起 AI 热潮以来,英伟达股价已经涨了逾 10 倍。

软硬没有透露清仓的原因,有分析师称,是因为担忧英伟达高估值背后的 AI 泡沫风险。

来源:星河商业观察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