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经济观察报 9分钟前

合盛硅业陷亏损之际,股东富达实业意欲套现离场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作为陪伴合盛硅业(603260.SH)走过十余年的重要股东,富达实业正计划对其所持股份进行 " 清仓式 " 减持。

2025 年 11 月 11 日,合盛硅业发布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富达实业拟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 2707.05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2.29%,减持价格将按减持时的市场价格及交易方式确定。公告显示,富达实业本次拟减持的股份来源于合盛硅业 IPO(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的股份,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公告日,富达实业持有合盛硅业 2.29% 的股份,这意味着此次减持将涉及其所持全部合盛硅业股份。

具体来看,富达实业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 1182.21 万股(占总股本 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 1524.85 万股(占总股本 1.29%)。若以合盛硅业 11 月 10 日收盘价 58.51 元 / 股估算,此次减持预计可套现约 15.84 亿元。

11 月 11 日,合盛硅业开盘跌幅超 3%,截至收盘,跌幅为 0.60%,收于 58.16 元 / 股,总市值为 688 亿元。

对于富达实业的减持动作,11 月 11 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合盛硅业,工作人员回复表示,目前,富达实业持有合盛硅业 2.29% 的股份。公告所示减持数量上限累计为 2.29%,若按计划上限完成减持,富达实业将不再持有公司股份。不过,具体减持数量尚存在不确定性,最终将由富达实业根据自身资金需求自主决定。

大股东 " 清仓式 " 减持

富达实业并非首次减持合盛硅业股份。自 2018 年以来的七年时间里,富达实业在分批退出合盛硅业。

据悉,富达实业是自然人黄文达控股的香港投资公司。追溯历史,2011 年,富达实业受让合盛硅业 32.89% 的股份,成为其股东。至 2017 年 10 月合盛硅业登陆 A 股市场时,富达实业作为 IPO 前创始股东及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 24.62%,对应股份数量为 1.65 亿股。根据规定,其所持股份需锁定 12 个月。

合盛硅业限售股解禁后不久,富达实业便迅速启动了减持计划。2018 年 11 月 26 日至 2019 年 5 月 8 日,富达实业通过 " 集中竞价 + 协议转让 " 双轨并进,短短半年内抛售合盛硅业超 8000 万股,套现约 33 亿元,持股比例从 24.62% 骤降至 12.31%,近乎 " 腰斩 "。2019 年至 2024 年,富达实业又连续发起多轮减持。

经济观察报记者依据 Wind 数据统计,在长达约七年的时间内,富达实业共实施七轮减持,累计减持合盛硅业股份达 1.71 亿股,总套现金额约 134.02 亿元。

在持续减持过程中,富达实业曾出现违规行为。2019 年 11 月 5 日,合盛硅业发布《关于股东违规减持公司股份及致歉的公告》称,股东富达实业在 2019 年 10 月 31 日及 11 月 1 日期间,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累计减持公司股份 431,800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05%。该减持行为未按照相关规定提前 15 个交易日披露减持计划,构成违规。

合盛硅业公告显示,本次违规减持的主要原因在于,富达实业近期更换了负责相关事务的工作人员,新任人员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等规定未能及时充分掌握与理解,从而导致违规行为的发生。富达实业对此表示诚恳致歉,并将加强内部管理,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前三季度陷亏损

合盛硅业的主营业务涵盖工业硅及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受光伏行业整体承压影响,硅基新材料龙头合盛硅业正面临显著的业绩压力。

2025 年上半年,合盛硅业出现自公开披露业绩数据以来的首次亏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Wind 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合盛硅业实现营业收入 97.75 亿元,同比下降 26.34%;归母净利润为 -3.97 亿元,同比下降 140.60%。该公司解释称,亏损主要源于工业硅、多晶硅市场供需阶段性失衡,以及相关产品期现价格持续下行带来的压力。

进入第三季度,合盛硅业营业收入为 54.3 亿元,同比下降 23.51%;净利润为 7566.75 万元,虽实现单季扭亏,但仍同比大幅下降 84.12%。整体来看,该公司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 152.06 亿元,同比下降 25.35%;净利润累计亏损 3.21 亿元,同比下降 122.10%。

2025 年 9 月 8 日,合盛硅业召开业绩说明会,董事长罗立国与总经理罗烨栋共同出席,直面投资者的多项尖锐提问。

有投资者就亏损控制与行业走势向合盛硅业发出提问:" 公司二季度的亏损是否可控?当前产业链出现回暖信号,主要由哪些因素驱动?合盛是否考虑提价?在光伏行业普遍减产的背景下,公司是否将收缩在手硅料产能?"

合盛硅业回应称,上半年出现阶段性亏损,主要受工业硅销售价格下降、光伏板块停工损失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因素综合影响。近期在国家 " 反内卷 " 政策与行业自律推动下,晶硅光伏产业正逐步回归健康发展,对上游工业硅行业形成积极带动;原材料价格企稳也为成本端提供一定支撑。合盛硅业表示,该公司将支持多晶硅行业尽快走出 " 内卷式 " 竞争,并将积极响应光伏行业协会的相关倡议,后续若有具体安排将依法依规披露。

有投资者关注合盛硅业的现金流状况,指出 2025 年半年报中 " 收到、支付其他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项目显示,该公司收到合盛集团借款 40.36 亿元,同期归还 36.45 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 1.47 亿元,同比下降 81.93%。该投资者质疑:" 大额集团资金频繁往来,且现金余额低于 2 亿元,是否意味着公司出现流动性紧张?"

对此,合盛硅业回应称,公司与集团之间的资金调度遵循市场化原则,旨在优化整体资金配置效率。在当前行业整体弱势的背景下,相关资金往来是为了合规支持上市公司发展,共同应对周期挑战。该公司还表示,正通过多元化融资工具主动管理债务结构,聚焦核心主业与新兴应用领域,未来将持续强化资金统筹,保持财务结构健康。

在上证 e 互动平台,也有投资者提出忧虑:是否认同光伏产业已严重过剩,企业普遍处于高负债盲目扩张状态?行业会否出现类似房地产企业普遍爆雷的情况?

合盛硅业表示,当前晶硅光伏产业正处于 " 深刻调整、结构重塑 " 的关键阶段,国家层面正多措并举引导行业走向良性发展,市场已呈现逐步改善迹象。公司强调坚持以一体化产业链为核心战略,支持行业尽快走出无序竞争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行业角度来看,华安证券表示,在工业硅方面,2025 年第三季度,光伏行业 " 反内卷 " 政策着力解决低价无序竞争问题,硅料企业积极响应,将产品价格提升至成本线以上,同时多晶硅企业协同限制出货,叠加市场 " 买涨不买跌 " 心态影响,下游囤货采购需求增加,推动多晶硅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从而带动金属硅市场情绪明显提振,市场供需逐步改善,硅价开启反弹;在有机硅方面,2025 年三季度有机硅单体市场偏弱订单不足,因此价格持续下跌,行业开工率处于下滑态势。随着四季度传统旺季来临以及行业有检修预期,价格有望实现阶段性修复。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