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瑞财经 曾树佳
百度的短剧业务,传来了人事变动的消息。
有报道称,原百度短剧负责人于轲,于近期离职创业,业务由百度百家号泛娱乐负责人樊婷婷接管。
仔细算来,于轲在百度任职,还不足一年。
在加入百度之前,他还曾担任快手娱乐剧情业务中心负责人,任内从 0 到 1 搭建起快手短剧业务,并推动其战略升级。
2024 年 12 月,于轲正式加盟百度,担任百家号泛娱乐与付费方向负责人,全面推进百度的短剧业务。
他主导了平台从流量分发,向 " 平台 + 自制 " 的战略转型,并明确 " 押注免费短剧 " 为业务方向,帮助平台日活跃用户有所突破。
业务经验丰富的于轲,快速撤离百度,令人颇感意外。
去年 12 月 26 日,于轲在西双版纳的活动上,上台发表了以 " 向新同行,合作共赢 " 的主题演讲。
今年 9 月,他于某论坛再度现身,并做出发言称,百度正围绕自有 APP 大生态,搭建微短剧小生态,而多元化的题材布局,正是这一生态的核心支撑。
据其介绍,百度在题材选择上采用多元策略,全面覆盖甜宠、悬疑、古装、青春治愈等热门赛道,目的是打造丰富立体的内容矩阵。
目前,平台已储备项目超 50 个,上线作品逾 200 部,并与凡酷文化、鳴白文化、柚米短剧等行业头部伙伴深度联动。
百度短剧已与番茄、容量、麦芽、漫森等多家内容机构,联合出品超过 30 部作品,包括《皇室奶团萌翻全京城》《神豪萌宝》《路棺行》《君心劫》等。
依托百度 APP 里 7.24 亿 MAU 海量流量池、AI 技术与内容生态优势,百度 APP 似乎已跻身短剧市场的头部玩家。
眼下,百度短剧作为百度 APP 第一大内容品类,DAU 破 4000 万,免费短剧供给超 1 万部,成为继红果短剧、河马短剧之后的第三大短剧平台。
有分析称,百度短剧的经营密码,是 "AI+ 精品化 " 的双轮驱动。
10 月 16 日,百度搜索宣布旗下 AI 短剧生成平台,正式开启公测,将通过亿元创作基金、百亿流量扶持、长期 IP 变现等方式,为创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据悉,百度搜索 AI 短剧生成平台具备自动生成、人机协作等不同模式,可辅助创作者完成 80% 以上的内容创作。
此次于轲离职后,接手的樊婷婷,在短剧与剧情短视频的运营、合作与商业化方面,也有相关经验,对百度短剧的内容生态建设有深入参与。
尽管如此,此番人事变动,仍不知是否会影响百度短剧业务投入的持续性,以及战略方向的转变。
百度的核心是 " 人找内容 " 的搜索场景,而短剧的消费,更依赖 " 内容找人 " 的推荐算法。这注定百度做短剧,需要找对路。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它能否真正将搜索流量转化为内容生态,并建立起一个能让创作者赚到钱、让用户愿意留下来的良性循环。
事实是,百度近年来进行了整体的战略转向,向 AI、搜索、云计算等核心业务倾斜,收缩短视频战线,短视频业务被视为非核心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