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卖 48 亿包卡牌,卡游招股书二次失效," 类博彩 " 模式拖后腿?

作为年营收超百亿、净利润 44.66 亿的 " 盈利巨头 ",卡游在集换式卡牌领域市占率高达 71.1%,估值近 700 亿,却为何屡屡止步资本市场?核心症结可能在于其被质疑的 " 类博彩化 " 商业模式与未成年人保护争议。
卡游的盈利表现堪称亮眼。依托奥特曼、火影忍者等 69 个热门授权 IP,其构建了多元化产品矩阵,单 IP 衍生出数十个卡牌系列,通过全国 217 家经销商渗透至校园周边渠道,2024 年经销收入占比超 80%。
更惊人的是其盈利能力,每包卡牌生产成本仅 0.4 元,终端售价 2-30 元,核心业务毛利率达 71.3%,远超同行泡泡玛特,两年内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别接近 100% 和 176%。
但光鲜业绩背后,是难以回避的合规争议。卡游采用 " 盲盒 + 稀有概率 " 的销售模式,部分稀有卡牌出现概率低至 1:216,通过随机奖励刺激消费者复购,被媒体质疑为 " 类博彩 "。

监管趋严进一步放大了合规风险。市场监管总局《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明确不允许未成年人单独购买盲盒,但卡游线下店铺和自动售货机的年龄核实机制形同虚设,小学生可随意购买。
央视财经曾点名批评其诱导未成年人疯狂购卡,多部门也在开展涉盲盒经营专项治理,杜绝变相赌博行为。首次 IPO 时,证监会已要求卡游补充数据安全和儿童信息保护相关证明,合规性成为监管审查重点。
此外,卡游还背负对赌压力,需在 2026 年 6 月前上市,否则需以 8% 年息赎回红杉资本、腾讯等投资方的 1.36 亿美元股权,赔偿约 13.5 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