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港股解码 1小时前

卡塔尔航空“情断”国泰,有何影响?

香港航空集团企业国泰航空(00293.HK)宣布,将从场外回购其大股东之一卡塔尔航空所持有的 6.43 亿股股份,占国泰航空已发行股份的 9.57%,每股回购价或为 10.8374 港元,较其公告前最后交易日的收市价 11.28 港元折让 3.9%,总代价或为 69.69 亿港元,国泰航空将以其内部资源和现有信贷额度支付。

于 2025 年 6 月 30 日,国泰航空的流动资金仅 89.12 亿港元,但一年内应支付的计息负债却高达 115.44 亿港元,还有 537.10 亿港元的长期计息负债,支付回购价后,该集团的财务状况或进一步收紧。

当前,卡塔尔航空为国泰航空的第三大股东,国泰航空回购股份之后,将作为库存股份持有。

值得留意的是,国泰航空的两大股东太古公司(00019.HK)中国国航(00753.HK),分别持有 43.12% 和 28.74% 权益,占了 71.86%。

在国泰航空回购卡塔尔航空所持股份并列作库存股后,两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上升至 79.47%。由于这两大股东按 2006 年订立的股权重组协议持有权益,被视为不可撤回承诺(IU)股东。

在此意义上的国泰航空公众持有量将由 28.14%,降至 20.53%,低于港交所(00388.HK)《上市规则》规定的最低公众持有量 25%。国泰航空已向港交所申请豁免。

卡塔尔航空为何清仓减持?

卡塔尔航空主要从事商业航空运输业务。2017 年 11 月 6 日,卡塔尔航空从香港建滔化工集团(00148.HK)手中,以每股 13.65 港元的价格全数收购后者所持有的 3.78 亿股国泰航空股份,随后于 2018 年初,又以 13.65 港元的价格增持 1,298 万股,同年 4 月再增持 183 万股。

随后于 2020 年,为了应对疫情对其未来前景和运营带来的不确定性,国泰航空提出资本重组建议,其中包括以每股 4.68 港元,向现有股东按每持有 11 股现有股份获配发 7 股的比例供股,卡塔尔航空也参与此次供股,获配发 2.50 亿股,交易完成后的持股量增至当前的 6.43 亿股。

按其已经披露的股份买入价计算,卡塔尔航空买入国泰航空股份的成本价或在 65.35 亿港元左右,现在国泰航空以 69.69 亿港元回购这些股份,不考虑汇兑波动的话,卡塔尔航空或有 4 亿港元左右的账面利润,其年复合回报率或不足 1%。

卡塔尔航空没有透露为何清仓国泰的股份。

疫情后旅客吞吐量回升,油价处于不算太高的水平,有利于航空业的复苏,国泰航空的业绩也见回升,今年上半年,国泰客运流量增长 30%,货运流量增长 5.9%,快运流量增长 28.3%,都显示出不俗的复苏势头,但其上半年的股东应占溢利仅按年增长 1.1%,展望未来,国泰在区内或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其他航司的竞争,例如中国南方航空(01055.HK)、深航等,而且油价未必能长期维持当前的较低水平,卡塔尔航空趁此时套现离场不足为奇,今年以来,国泰航空的股价累计涨幅在 31% 以上,而且卡塔尔航空也持有中国南方航空的股份,同样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增长。

卡塔尔航空在其 2025 年财报中提到,其现持有英国国际航空集团的 24% 权益、拉美最大航空集团拉塔姆航空公司的 10% 权益、南航的 3.38% 权益,以及提供 " 半私人 " 航空服务的美国德州注册航空公司 JSX 股权,但打算未来深入非洲和澳大利亚投资。

为此,卡塔尔航空收购维珍澳大利亚航空的 25% 权益,并收购了南部非洲的区域性航空公司联程航空的 25% 权益。

地区市场的战略调整可能是其清仓的另一个原因。

结语

本次股份回购为卡塔尔航空与国泰航空七年股权投资关系画上句号,这一变动或正反映着全球航空资本更深层次的战略调整。卡塔尔航空选择在当前时点退出,既与其聚焦非洲、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的全球布局相契合,或也体现出对航空业区域竞争格局的审慎评估——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航司竞争加剧、油价前景存在变数的背景下。

通过此次股权回购,国泰航空的股权结构将更趋集中,两大核心股东太古与中国国航的合计持股比例预计将提升至近 80%。这一方面彰显了主要股东对公司的长期承诺,另一方面也使公众持股量面临重新平衡。该公司已就相关上市规则要求申请豁免,后续进展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站在新的发展节点,完成股权整合的国泰航空既需要应对航空业共同面临的成本与竞争压力,也将获得轻装上阵的战略新空间。此次股权变动,或将成为市场重新评估这家具有重要区域影响力的航企投资价值的新起点。

值得期待的是,随着新一届 "港股 100 强" 评选即将启动,这两家关联企业的市场表现将迎来重要观察窗口。过去多年进入榜单的太古股份能否继续蝉联殊荣?而经历深度调整后正展现出复苏势头的国泰航空——上半年客运量显著回升 30%,股价年内涨幅逾 31% ——又是否能够凭借此轮战略重组带来的新动能,首次进入港股百强之列?这些悬念都将为投资者提供重要观察视角。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