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管癌素有 " 癌王 " 之称,起源于胆管上皮组织,是一种隐匿性强、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其早期症状不典型,超半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且常伴随癌细胞转移。无法手术的晚期患者若一线治疗失败,后续二线治疗选择极少、且疗效甚微。目前,晚期胆管癌的五年生存率不足 10%,临床亟需突破性疗法打破僵局。

他进一步介绍,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案,基于肝穿刺时空动态多组学研究,团队清晰地揭示了该方案 " 三剑客 " 的协同作战机制——冷冻消融 " 打头阵 ",利用冷冻技术裂解肿瘤细胞,释放新抗原,成功激活并启动体内的 CD8+T 细胞免疫应答;靶向治疗 " 破壁垒 ",通过靶向药物有效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瓦解肿瘤间质屏障,为 T 细胞 " 修路搭桥 ",使其能深入肿瘤巢穴;免疫治疗 " 再赋能 ",以 PD-1 抑制剂贯穿全程,解除免疫抑制,防止 T 细胞耗竭,协同放大并维持持久免疫杀伤效果。
为攻克医学成果转化 " 最后一公里 "、加速产业化进程,本次发布会同步举行 " 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 · 肿瘤精准介入卓越创新中心 " 合作共建签约仪式。该中心将从已验证的 " 肝肿瘤冷热复合消融 " 为起点拓宽深化合作。后续,中心孵化的产品将优先在中山医院开展临床试验,通过 " 医工深度融合 " 模式,致力打造世界级肿瘤精准介入研发与转化高地。
如何让上述突破性疗法早日惠及更多患者?由王鹏教授牵头的后续研究—— " 冷热复合消融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和仑伐替尼对比 FOLFOX6 二线治疗晚期肝内胆管癌患者: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于会上同期启动。该研究是对前期论文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与验证,旨在通过更高级别的循证证据彻底填补当前胆管癌二线治疗的有效方案空白。
从基础机制的揭示,到临床疗效的突破,再到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多中心研究的启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正携手产学研各界,在攻克肝胆肿瘤的征途上迈出从 " 跟跑 " 到 " 并跑 " 乃至 " 领跑 " 的步伐,为全球患者贡献 " 中山方案 "。